近年来,青岛市碑林区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第二课堂”课后服务和“第三课堂”综合实践功能,着力打造学生学业水平、兴趣爱好、实践技能“三位一体”成长格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高质量全面发展。

青岛市李彦平“名师+”研修共同体语文大教研活动

守好“第一课堂”主阵地,练好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基本功。一是以课程达标推动教学过关。严格执行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全部课程,合理安排体音美、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科技、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不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不增加周课时总量。同步开展专项研究,探索项目式教学、大单元学习、整本书阅读等课堂教学形式研究,以课程达标助推学科教学,切实发挥课程建设在学生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二是以师资培育助力质量提升。以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建设为主线,组织开展思政学科德育教师大练兵比赛、“碑林∙立德树人”大讲坛等活动;以教师能力提升为核心,统筹安排“碑林好课堂”教师过关赛、教师实验技能大赛、创客教师大赛等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与新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三是以统筹管理实现科学减负。实施“碑林1+1”成长型作业管理,设计由“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构成的作业清单,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将必做作业和选做相结合,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通过优化作业质量、调控作业总量、提升教学质量,减轻作业负担,以管理促减负、以减负促提质。四是以课堂评价促进规范办学。做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更新课堂评价语言、课堂评价方法,通过听、看、查、访等方式开展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常规检查,规范教学行为,巩固教学水平。

碑林区雁塔路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开拓“第二课堂”启智园,丰富课后服务新内涵。一是做实服务范围三个“全覆盖”。实现校内课后服务“5+2”两个“全覆盖”,课后托管以基本托管服务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答疑,使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实现午休托管和下午课后托管兜底全覆盖,实行弹性离校,设置多个离校时段供家长自愿选择,对于确有困难、下午六点半以后仍需留校的学生,学校提供基本托管,让家长放心。二是做好教师待遇三个“全保障”。保障教师休息时间,统筹实行“弹性上下班”,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和午休场所。保障教师绩效工资,优化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保障教师教学自主,发挥教师的创新力,赋予教师课后服务课程设计的自主性,鼓励教师根据特长开发设计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更为生动鲜活的学习体验。三是做优服务质量两个“全督查”。开展课后服务体系全方位督查,针对制度建设、课后服务管理、课后服务保障及“五项管理”落实等方面进行常规检查,确保课后服务有政策、有制度、有方案。开展课后服务质量全过程督查,对课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考评制度、社团开展情况以及教师课后服务参与情况、课后服务辅导情况进行月度检查,发现问题、优化改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碑林区小雁塔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

青岛市碑林区南门小学“博悟 博艺”——汉代体育运动双师课堂之投壶

打造“第三课堂”活动馆,贯通学生实践成长线。一是以研学实践活动助力打造“行走的课堂”。发挥研学综合实践功能,校内育人与校外育人并驾齐驱、有机结合。依据不同学段,规划相应的研学旅行区域与主题,研行结合、相得益彰。如小学设计观赏型研学,初中设计体验考察型研学,高中设计励志拓展型研学。二是以博物馆系列实践课程助力打造“文博课堂”。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博物馆优秀文物资源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资源,加强馆校合作,实现学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和博物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有机融合,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博物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常态化纳入“第三课堂”,立德启智,文教融合。三是以劳动传递爱综合实践活动助力打造“劳育课堂”。坚持“以文化沁润劳育 以劳育驱动五育”的科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观,引导广大学生向内体验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生活技能,照顾关爱自己;向外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磨炼意志品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劳动向他人、向社会、向祖国传递爱,提高幸福感,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四是以学生活动社团建设助力打造“社团课堂”。积极争取资金,为各学校高标准建设社团活动室,配齐所需设施设备,提供有力硬件支持。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质量评估体系,指导各中小学制定学生社团发展规划,完善管理制度,配备指导教师,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审美,陶冶情操,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