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源自黄土地的非遗手艺,开始变得萌态可掬又韵味十足,观众感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拥有了新的面貌。9月28日,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青岛市群众艺术馆、咸阳市群众艺术馆、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青岛市非遗博物馆、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承办的“‘献礼华诞 筑梦匠心’第三批青岛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活动在大华1935博物馆拉开帷幕。

关中最传统的花馍变成工艺品礼盒,泥塑变成大眼萌宝手办,虎头帽的造型变身卡通手机支架,就连秦腔造型的萌宝们也化身秦文化使者被烧制在茶叶罐上……本次展览共展出文创产品300余件,开幕式现场还有来自三地26个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互动,前来观看的外籍专家学者、观众纷纷驻足动手体验。在这里,除了青岛市非遗中心与五所高校师生设计团队们历经长七个月之久的非遗文创作品外,还有咸阳市、渭南市非遗传承人与高校研发的非遗创新之作。

从古老的剪纸到精湛的刺绣制作,从神秘的皮影表演到具有深厚底蕴的青岛鼓乐,每一项技艺都是对“匠人精神”的最好诠释。从日常的生活用品,到精美的艺术装饰品,非遗元素无处不在。这些作品,既保留了非遗的精髓与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与功能,是一场传统与创新的激情碰撞,是古老技艺与现代思维的美妙交融。

青岛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白利群介绍:“青岛市非遗中心从开展第一批文创研发至今,已有50余项非遗项目被纳入艺术院校课程,通过专业院校与传承人的强强联合,非遗实物也转型升级为市场畅销的文创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