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参加哈密市伊吾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西大学子翻山越岭,现场调查文物遗存。

8月21日,吴益展示发现的陶片。

8月21日,参加哈密市伊吾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西大学子与普查队员在勘察途中。 本版照片均由 王熙 摄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新疆的山林、沙漠、戈壁、草原中,有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用脚步探访着边疆大地。复核、测量、记录、绘图、摄影……他们不畏艰难,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难,只为能更好地寻找和守护历史的记忆。

他们是西北大学学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员,为了共同的目标来到新疆。他们用激扬的青春探寻历史的维度,用坚实的足迹填补中华民族的文物拼图。

近日,记者走近这群活跃在天山南北的青年,看他们如何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推动当地“四普”工作。

■ “我仿佛看到了活的历史”

9月3日晚9时许,忙碌了一天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学生金书沁回到宿舍。她已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进行了3个月的文物普查工作。

“虽然有些孤单,但我很喜欢在新疆的工作,这里给人一种辽阔和自由的感觉。”金书沁说。

巴里坤素有“古牧国”之称。考古发掘表明,新疆东天山一带曾是我国古代月氏、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巴里坤县红山口——石人子沟遗址群的发掘,被考古界誉为21世纪初新疆考古的重大发现。

金书沁告诉记者,她需要复核巴里坤县172个“三普”的遗址点位,还要踏勘100余个新的点位。

“原来只是看到石堆墓、岩画或者烽燧的照片,当真正看到这些遗迹,我仿佛看到了活的历史!”金书沁说,自己原本学的是新闻专业,考研时跨专业选择了考古。

“有一次,我在博物馆看到一具保存状况良好的古代干尸,觉得能将历史保留下来实在太酷了。从那时起,我坚定了学考古的想法。”金书沁笑着说,“考古要掌握的知识、要学的理论实在太多了。”

考古从不是轻松的工作。金书沁平均每天要复核2个至3个文物点,扛着RTK测量仪、无人机等工具早出晚归、东奔西走,日行两三万步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连吃饭都无法保证。

9月1日8时,清晨的风卷来些许寒意,金书沁一行人前往当天普查点的所在地。金书沁打开手机上的文物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列着需要踏勘的文物点。

“我们现在前往的点位叫作白格托别墓群。白格在哈萨克语中是跑马的意思,托别则是小山的意思。这里可能曾经是一个跑马场。”金书沁解释。

车辆在乱石滩上颠簸前行,不能开得太快,否则会有碰撞或翻车危险。

然而,很多古代墓葬便坐落在这乱石滩上。金书沁需要在这些人迹罕至之处辨识遗迹,复核文物信息,再用航拍和相机进行记录。一天下来,金书沁的脸被晒得通红,但眼睛里却有着兴奋的光芒。

■ “我就想多记录一些历史遗存”

8月21日,在广袤的茫茫戈壁上,一辆越野车飞驰,卷起漫天尘土。车上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学生吴益与郐雅静准备前往山里,踏勘海拔2292米的乌尊布拉克遗址。

一个多月前,她们参与到哈密市伊吾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队伍中。在这段时间里,她们翻山越岭,完成了72个文化遗存的定位、测量、拍照记录工作,新发现柳树沟墓地、若希遗址、乌尊布拉克岩刻画等12个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遗存。

伊吾县地处群山环抱中。普查的地方经常在山峰上或山谷里,复杂的地理条件极大地缩短了普查的有效工作时间。为了抢抓普查的黄金时段,只要天气允许,吴益、郐雅静都会和了解地形的当地队员一起进山勘察。早上进山时随身携带着方便食品,傍晚返回住所。

“这边的山比较陡峭,刚开始我必须用双手双脚去爬山,后来爬多了,便轻松熟练了。如今,我能在山上健步如飞。”吴益笑着说。她的步履轻盈,像一只穿行在山间的小鹿。

记者问她为什么跑那么快,她笑着说:“时间有限,我就想多记录一些历史遗存!这个点测完,还有下一个点等着呢。定位、测量、记录这些文化遗存是一件幸福又幸运的事情。”

“虽然过程比较辛苦,但是从遗迹中看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我觉得不虚此行。”郐雅静笑着说。就在几天前,为保护摄影器材,她的手机掉进了湍急的水流中。但一说到考古,所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她都抛到了脑后。

■ “收获远远超过我们预期”

9月4日,在白雪飘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刘翔带着12名学生,对新发现的大规模高级墓葬进行勘察。在两个半月的普查中,和静县普查队共复查“三普”文物点144处,新发现文物点278处,新发现文物点数量居新疆之首。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戈壁、沙漠和平原绿洲,地形和天气较为复杂,在这里进行考古工作尤为艰辛。

“草原气候多变,前一秒是晴天,下一秒就可能下雨。下雨后草地湿滑,开车很危险。之前,在轮台县的沙漠里普查时,我们用4辆车组成车队,当有车子陷入沙中时,就用其他的车合力拉出来。就这样,我们还是在沙漠里开坏了几辆车。”刘翔介绍,当遇到极端天气时,他们只能住在牧民的蒙古包中躲避。

“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本次普查到的大型墓地及居址,极大程度补充完善了巴音布鲁克草原文物点的资料库,收获远远超过我们预期!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我们还发现了大量规模达到高等级的遗迹点。”刘翔兴奋地说。

“截至8月20日,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四次文物普查中,我们共复查了“三普”文物点520处,新发现文物点50处。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遗址点,我们就特别兴奋和开心。”9月4日,正在昌吉州北庭故城复查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张梦逸说。

昌吉回族自治州曾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的必经之路,自古为西域咽喉。这里有丘陵、戈壁、沙漠、山壁,文物普查工作的难度较大。

“我们经常遇到地图上显示有路,但现实却被铁丝网或者河流拦住的情况,需要徒步十几公里才能到达普查点。有时,我们利用当地的马队前往遗址点。为了在下雪前勘察更多的遗址点,大家工作两周休息一天,虽然很累,但都坚持了下来。”张梦逸说。

无论烈日炎炎抑或寒风凛冽,西大“四普”团队不辞劳苦,穿梭于各文物点之间。夜幕低垂之时,他们常常坚守岗位,在灯火下勤勉工作,细致整理并录入当日所搜集的普查数据。此次文物普查中,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实地踏查、测量的基础上,创新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结合RTK精细测量、北斗GPS技术,利用ArcGIS、DJI Terra等分析软件,对古代遗址、墓地进行了精细化数据采集及分类。

2012年以来,已有300余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学生在新疆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发掘项目中完成田野考古实践。考古人员对东天山南北两麓、巴里坤—伊吾盆地和哈密绿洲区域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东天山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完善了东天山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与时空框架,获得了考古学界的高度认可。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