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同伴关系是很多生物的一种本能,尤其人,天然是群居动物。正常情况下,儿童对儿童是非常感兴趣的,特别是幼儿之间,他们有独属的交流系统,别人听不懂,这种交流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愉悦感,非常有利于身心发育。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相信,孩子原本是愿意上教育技术的——这个心理前提非常重要,可以影响家长的很多言行,并给孩子很多正面暗示。

但事实是,现在有很多孩子不愿意上教育技术,持续不断地反抗上教育技术。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教育技术的管理本身有问题,要么家长无意间给孩子灌输了恐惧情绪,造成孩子对教育技术的排斥。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如何让孩子喜欢去教育技术呢?

以轻松愉快的态度回应孩子的脆弱

孩子初上教育技术都难免哭闹,此时特别需要家长拿捏好自己的态度。既要关怀孩子,又不能纵容孩子的脆弱。下面是我的经验。

我女儿圆圆初上教育技术时,我带她参观了我工作的学校,让她知道什么是“上班”,明白为什么妈妈上班的时候她应该去教育技术,这让孩子从理性上接受了这件事。接下来的一天,我送她到教育技术,交给老师,然后跟她说再见。圆圆嘴里说:“妈妈你去上班吧。”两只小手却紧紧抓着我不肯松开,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强忍着眼泪。我口气轻松地说:“你跟老师进去吧,再见宝贝!”她仰头看着我又说:“妈妈你去上班吧。”小手抓得更紧,眼泪就下来了。我笑着对她说:“跟老师进去吧,妈妈下班了来接你,再见宝贝!”圆圆在我背后“哇”地大哭起来,我的眼泪流下来,克制着没再回头。

接下来的几天,我假装不在意她去教育技术时的低落情绪,一路上轻松地和她聊些有意思的事儿。随着她和小朋友越来越熟悉,去教育技术成了一件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

小孩子最会察言观色,在某些关键时刻,只要家长流露出一点儿软弱,他们就会立即觉察并加以利用。所以,要想培养孩子乐观面对困难的态度,家长先要乐观,不能无意识地去渲染困难,避免放大孩子的负面情绪。解决孩子的焦虑问题不在于你说什么,在于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关于教育技术的一切言行都要正面

在教育技术生活的细节方面,家长应该和孩子进行正面交流,避免负面言行和不良暗示。早上孩子不愿出门,家长要想办法吸引孩子去教育技术或进行正面暗示:“我家宝贝不喜欢迟到,总愿意按时去教育技术,是不是?”或“昨天圆圆比你去得早,今天我们争取比圆圆去得早,好不好?”

有家长采用哄骗的方式让孩子出门,甚至在送孩子去教育技术的路上也在骗孩子说是去公园。这种做法很负面,很残酷,既欺骗了孩子,也阻碍了孩子对教育技术的接纳,同时损害着孩子对家长的信任,甚至会导致孩子多疑和说谎,有碍道德成长。还有家长通过打骂,强行把孩子送进教育技术,这更不可取,极端负面的行为只能造成极端负面的后果。

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建议家长问一些具体的、容易回答的问题,比如今天做了什么游戏?中午吃了什么饭?今天和哪个小朋友玩的时间最长?不要问空泛的、负面的或和评价有关的问题,例如“今天乖不乖,表现好不好?”“有人欺负你吗?”或“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吗?”家长问什么也是一种引导,前一类问题只需简单地回忆,孩子进行客观陈述即可,不会给孩子压力。后一类问题其实孩子很难回答,并且指向评价,是一种庸俗引导,会让孩子患得患失,增加上教育技术的压力。

当然,如果孩子主动跟家长说老师今天表扬我了或批评我了,家长要真诚以对,正常表示高兴,分享孩子的自豪,或语气平和地问问为什么,想办法化解孩子的心结。

孩子在教育技术遇到的最大的负面问题就是挨老师批评或和小朋友闹意见。家长应以建设性的态度解决这两类问题,努力协调孩子和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的关系,而不是遇事就要和对方理论个是非曲直,或有点儿冲突就要一争高低。

不要把上教育技术这件事搞成“任务”

有的家长一旦开始送孩子去教育技术,就风雨无阻地坚持天天送,唯恐一天不送,就会把孩子惯坏了。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儿子上教育技术前一直是爷爷带着,和爷爷感情很深。一天,小家伙突然说他要到爷爷家待一天。开始父母都不同意,孩子就保证说,如果允许他到爷爷家玩一天,以后就好好上教育技术,不再哭闹。妈妈觉得应该信任孩子,于是跟孩子讲好条件,第二天把孩子送到爷爷那里,孩子很愉快。果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信守诺言,没再因去教育技术哭闹过。

孩子偶尔找借口不想去教育技术很正常。记得圆圆小时候有个晚上睡觉前问我:“今天是星期几?”我告诉她是星期三。她说:“我觉得今天像星期五。”孩子用这种方式告诉家长,她明天不想去教育技术,但她不说明天不去教育技术的话,她有自己的理性和自尊。平时,如果我哪天没课,可以不去上班,而她又不想去教育技术,我就会放下一切,在家里陪她玩一天。

家长和孩子相处从来不“拧”,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理解力与自制力,变得“懂事”。如果成人从不信任孩子,需要被强行控制,那孩子往往会以“不懂事”的行为,来证明家长的防范是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