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录入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富含深刻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还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智慧的结晶。

通过研究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达到“人文性”和“语用性”的统一注入更多活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兴味盎然、心灵愉悦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驰骋想象,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文本中的形象产生互动,在真实的阅读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教学,既要重视运用文本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关注文本内容和情感对学生的审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作用,要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以达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一、深度文本解析,唤醒作品的深层内涵

(一)揭示文学作品,搜集创作背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揭示文学作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是为学生提供作品更丰富解读的重要一步。通过了解作品创作时代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氛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深入把握作品的内涵。如学习《题临安邸》时,课前学生搜集了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资料。课堂上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结合陆游《示儿》中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让学生感知当时老百姓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南宋王朝早日收复失地的迫切心情。了解了历史背景,接着带领学生品读《题临安邸》将会事半功倍。再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一次大集合,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课前让学生了解作者、收集作品创作的背景资料等。通过交流影视剧,对古典名著的创作时代、故事梗概、主要人物及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如此在阅读时学生才能得心应手。

(二)剖析文本结构,剥离情节层次

学生要对文学作品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学会把握不同类型作品的特点。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事件梗概,这有助于学生厘清作品的情节脉络,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每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从文中找出“天亮以前、太阳渐渐爬上山头、黄昏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再概括出在时间点发生的事“潜伏山沟、继续潜伏、冲锋杀敌”。这样就梳理出了文中的时间线、故事线,通过这种结构分析,学生可以轻松地把握文章脉络、复述故事,通过研读体会出邱少云的英勇品质。再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学生反复诵读诗句,可以分辨出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情感,短短四句,情景相融。通过对文本结构的剖析,了解作品的布局、构思,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达到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三)解析修辞手法,欣赏瑰丽表现力

深度文本解构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解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力。学生要学会辨别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使用的比喻、象征、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以及语言的音韵、节奏等特点,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品味作品的美学价值。如教学《赠汪伦》,讲授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通过等量交换,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深千尺”是夸张的写法,再提出“为什么说千尺桃花水都不及汪伦送我情?”让学生明白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把汪伦的情谊比作桃花潭的水。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庐山瀑布的景象,学生理解“三千尺”是夸张的写法,“银河落九天”是用比喻的写法表现出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通过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品的艺术之美,也能领略到诗人李白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二、引导思辨探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一)强调提问与深入探讨的关键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深入探讨,是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要联系生活,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对作品更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例如,教学《将相和》,教师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向课题提问,如:“通过读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激发学生对文本的主动思考和探究。学生会提出:“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和?又是怎么和好的?”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自主探究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又如,《桂花雨》一文中“母亲总说不如家乡的桂花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作者每年带给母亲的同是桂花,为什么她说家乡的金桂就比外地的香?”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文中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抒发的浓浓思乡之情。

(二)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除了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和提问,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探究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或个人阅读时提出问题,并交流他们的疑惑和观点。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中,教师利用《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导入,有的学生主动提出:“短片中的玉壶明明是中国古代人的装扮,为什么会在大英博物馆?”教师鼓励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课文,并要求他们思考后在课本留白处写下自己的见解,标注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学生会提出:“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要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什么称它‘万园之园’?英法联军为什么敢火烧圆明园?当时的统治者去哪了?为什么不抵抗?”从课文中标注疑惑开始,学生潜意识里就对课文有了一定理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引导思辨与探究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表达独特而深刻的观点很有必要。在争议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的同学认为做人不要学桃子、石榴、苹果只讲体面,就应该像落花生一样默默贡献、不求回报;而有的学生就发出不同声音,他认为桃子、石榴、苹果也并非没有好处,它们应该是既让人心生爱慕又实用的;还有学生认为,落花生埋在地下、默默无闻,这样的人很有可能会在目前快节奏的社会不被重视。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并结合作者创作背景进行总结:并非桃子等果实无用,而是作者借花生映照自己的人生。

三、精湛文学鉴赏,洞察多维的文学美

(一)把握文学元素的微妙之处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精湛的文学鉴赏能力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核心。深刻把握文学元素的微妙之处,可以从小学语文的精选文章入手,对文中语言、主题、修辞等元素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解读,学会分析作者的用词选择、叙述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在学习《现代诗两首》中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自读、分组读、轮流读多种方式反复品读,促进学生理解诗的深意。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景物,通过“倦、驮、掉、一翻”感受鸟儿带来的意境,体会作者把原本没有关联的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联系起来。细品“妆、红颜”,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给全诗增添的情趣和生机,进而想象诗中描绘的美丽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人文要素。通过深入把握这些微妙之处,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与美学价值。

(二)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

文学鉴赏不仅仅涉及对单一文本的理解,还包括比较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这有助于学生更广泛地探索文学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可以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学习了《示儿》后,教师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卜算子·咏梅》,通过探讨两首词创作的时间背景、作者的文学风格、感情基调以及表现手法的异同,学生感悟到陆游的词歌颂了梅花的“坚贞、高洁”,借梅花表明心迹,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感,整首词的风格带有悲剧审美;毛泽东的词则是“反其意而行”,在表现梅花品格的同时,将梅花置身于百花丛中,做报春的使者,字里行间都表现出共产党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可以在比较分析中鉴别异同,深刻领会文本内涵,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三)阅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间存在的联结点,向外辐射。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收录了不少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中心,挖掘相关的作品展开阅读,是大语文时代的需求。通过将阅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促成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融合,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学鉴赏,从经典作品中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从中获得启迪。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除了课前让学生初步了解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人物关系、故事发生的时间等,还要在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顺势提出“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引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班上有一大半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三国演义》。为此,教师专门开展了一次“三国故事会”。在故事交流中,教师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但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及人物有了一定了解,还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周瑜虽有才但气量不够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入理解。一个课堂上的“小心机”,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既达到了阅读整本书的目的,又完成了迁移教学的目标。

四、情感共鸣与创意飞跃,唤起言意兼得的阅读共振

(一)解读文学作品中情感的传达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共鸣是培养学生文学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学会解读文学作品中情感的传达,即作者如何通过文本的语言、情节和角色表达情感,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表达方式。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教师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亲人”入手,通过大娘、小金花、大嫂和志愿军之间的故事,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探究、品味、推敲,引起学生的内心独特体验,感受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最后,教师让学生以文中“亲人”的口吻,按照“劝慰—叙事—抒情”的结构仿写一段给志愿军的话,将学生与教材的情感融合,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这种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从而与作品同频共振。

(二)分享个人深刻的阅读体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的一种方式是鼓励他们分享个人深刻的阅读体验。学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讨论或演讲等,表达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文学作品。例如,学生分享阅读《纸的发明》时产生的喜悦、惊讶、敬佩等情感,他们可以描述纸的发展历程,以及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的故事,这些能让他们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在分享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体验时,学生可以探讨文中是如何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问题。他们可以分享对小周恩来内心痛感祖国落后的共鸣,以及对于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思考,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感受到小周恩来形象的真实感和情感共鸣。

(三)促进学生通过创意表达情感

创意表达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和思考的有力工具。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创意写作、绘画、戏剧表演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和理解,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作品,并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融合在一起。例如,学生可以选择《荷花》中的荷叶挨挨挤挤、荷花姿态各异的场景,采用仿写或绘画的形式表达对荷花的喜爱及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表达方式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探究课文,并在表达中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又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怎样一幅画卷?鼓励学生创意表达桂林山水的特点及游人游览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创意表达,学生不仅能深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言意兼得”的视域下,聚焦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有效深入理解文本,触摸文本语言情感、感受文本人物形象、体悟文本深刻主旨,从中充分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这些策略将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文学经典作品。

作者单位 山东省渭南市潼关县岳渎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