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大潮席卷全国,大批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与之相伴的是,学前留守儿童问题更为突出。尽管在各方努力下,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数量正逐年减少,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大数目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问题亟须解决。因此,研究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就十分有必要了。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

某市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近年来其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带动了周边乡镇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随着越来越多年轻父母进城务工,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

1.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现状

第一,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在对某市周边几个村镇留守儿童心理状态调研时发现,许多孩子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呈现自我封闭状态。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以及家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环境的不稳定,导致这些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很多时候这些孩子宁愿自己独自承受一些问题,也不愿过多与他人交流。时间久了,导致他们缺乏情感依靠,性格趋向内向化,在遇到问题时变得更加无助与焦虑。因此,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特殊性,以及其长期以来的沉默寡言,很容易造成性格方面的紧张和焦虑,进而导致其出现孤僻、自闭的心理,而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而言具有很大的隐患。

第二,情绪冲动,易出现暴力行为。从调研结果来看,多数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为3—6岁,这个年纪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处于不成熟状态,容易受到外界一些新鲜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山区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由于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初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需要得到更多关注。3—6岁的儿童处于成长阶段,其情绪稳定性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引导。但是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学前儿童监护人多为家中老人,而老人接受新技术、新理念等的速度较慢,这容易导致学前留守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当这种逆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很可能会突然之间爆发,如出现攻击行为等,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暴力倾向。

第三,认知偏差,偏执性强。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而言,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在认知方面很容易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其偏执心理的出现。儿童最初并没有尊卑之分,在成长及学习阶段产生了贫富认知,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得到好的引导,容易导致他们认知方面出现问题。笔者调研中发现,一部分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将父母外出务工归结为父母没本事、没能力,一部分农村学前留守儿童还形成了盲目攀比的心态,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在父母面前态度冷漠,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和努力,与父母之间出现情感隔阂。一般说来,由于认知偏差,造成这部分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在学习中也往往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现状

笔者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处于教育技术和小学学习阶段。教育技术和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长阶段,因此其需要成年人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他们与老人常年生活在一起,学习自主意识的培养和健康心理养成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学习主观能动性差。由于学前留守儿童自我约束力差,加之老年人在约束他们学习方面力量薄弱,辅导能力不足,很多老年人甚至用强制力约束他们学习,容易给他们心理健康成长带来压力。许多农村学前留守儿童还会出现不爱上学,甚至厌学的情况。具体表现为:玩心重,放学回家后以玩为主,不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即便是多次督促仍然效果不大,或者是带着情绪完成作业,等等。这种现象在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群体中较为普遍。

第二,学习中遇难题易烦躁。留守儿童由于家长长期不在身边,遇到需要协助的学习问题时,在老人那里无法得到协助,往往最后是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时间久了容易厌学。虽然农村学前留守儿童身边有老人看护,但年龄的代沟让他们和老人之间无法有效沟通。在笔者调研的一些地区,由于老年人文化修养和认知不高,导致他们主要以打骂为主来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孩子,也有一些老年人过度溺爱孩子,这会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会产生烦躁的负面情绪。

(二)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成长环境不健全

亲情缺失是某市周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首要原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生活让某市周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关系淡漠,亲情欠缺。隔代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老人多以溺爱为主,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而在亲情、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十分少。这致使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在老人长时间的溺爱过程中形成飞扬跋扈、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亲情、友情认知低,对父母、家人甚至朋友淡漠。调研中笔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玩具交给一群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中的两个孩子,让他们一起玩耍。出乎意料的是,在拿到玩具后这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在一边玩,鲜少和身边小伙伴分享。而在城市孩子间同样做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却截然相反。由此可以看出,亲情的缺失导致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在心理状态上表现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2.道德理念缺失

儿童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质的养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方面,家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缺失导致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道德理念认知缺失,这不利于他们良好心理的养成。在笔者调研的区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员外出务工,这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家里孩子的生活状态带来一定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潜在心理问题。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是丰富了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但却无法满足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家长的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的思想道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与心理健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留给了家中老人。家中老人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导致不少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道德认知的偏离,使其认为自己就是家里的“霸王”,无论提任何要求都应该得到满足。甚至一些学前留守儿童由于零花钱过多而产生了攀比、奢侈浪费等心态。过多的零花钱容易还助长了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享乐主义思想,甚至形成拜金主义思想。此外,在金钱驱使下,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由于道德理念问题也很容易催生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人生观、价值观出现认知偏差

调研中笔者还发现,认知偏差的存在导致许多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出现认知偏差。如盲目崇拜主义思想泛滥。在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群体中,认为一些比较酷的行为就是英雄主义的一种表现。比如在受到同学欺负后以更厉害的方式报复同学等。这也是农村学前留守儿童认知偏差导致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道德理念的缺失,不良行为的出现得不到有效纠正,导致其在不完整人格驱使下难免会有一些过激行为。

二、解决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社会各方可以通过多种手段通力协作,以有效解决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一)家庭是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培养的基础

综观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多数都是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造成的。因此,要解决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还需要从源头做起。家长作为孩子心理健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第一任老师,不能因为外出务工的原因就忽略对儿童的家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即便是在外务工,也要经常与孩子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

1.多沟通,实时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状态

目前笔者调研地区的农村发展迅速,电话、手机在农村家庭基本都有了。外出务工虽然不能够经常回家,但也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心理健康情况。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工作之余,可以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每天都能和孩子通电话,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给予更多关注,以实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与情绪变化等。

2.借助即时通信工具与孩子的近距离接触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互通,外出务工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与孩子近距离沟通,让孩子切实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3.主动与学校老师交流,了解孩子情况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及时沟通,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督促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促使孩子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成绩。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父母能够说出孩子每天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这会在心理上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同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时刻都在关注自己。这种关注是孩子养成健康心理状态的基础和前提。通过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外出务工家长也能更好地发现孩子心理方面的一些微小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增加回家次数,多与孩子交流

外出务工人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通信工具与孩子实时交流,但要想真正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是离不开家长与孩子的相处和及交流的。因此,外出务工人员要经常回家看望孩子,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二)学校是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地方

在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养中,学校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地方,在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学习环境的营造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学校可以针对这个群体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比如加大学校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中小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改革。笔者调研的地区在推进农村中小幼工作的过程中,把营造轻松学习愉悦的环境作为改革的重点,积极为农村学前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建立家校沟通平台

为强化学前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培养效果,学校可以联合家长共同关注孩子健康心理培养。笔者调研区域学校的家校合作平台模式建设已取得了良好成效,并把这种模式延引到周边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建设之中,这对农村务工人员孩子心理健康培养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有义务向家长告知其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家校沟通平台,能够促使家长把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学校沟通,这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学前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培养机制。

3.完善学校心理咨询设置

首先,完善心理健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课程设施。通过每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使家长及学生意识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其次,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咨询室要坚持独立封闭性与保密性,尊重学前留守儿童隐私,教师可以将他们的心理问题记录下来,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法。良好的心理咨询室的运用,可以加强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使学校能更好地、更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

(三)政府监管职责的发挥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提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缺位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学前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比如担负起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养之任,加强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关注,保障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

首先,从政府监管角度加强对农村网吧、游戏厅等娱乐设施的监管力度,坚决拒绝未成年人进入。同时,政府可以定期组织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关怀、慰问等方面的活动,让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其次,政府可以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对社会风气、互联网信息等加强监管力度,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不利的思想、信息等要坚决阻隔,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最后,积极弘扬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留守儿童提供正确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此外,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可以多组织关爱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活动,尤其是心理方面的专家可以定期到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家中与孩子互动,如果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就及时针对性地解决,这不但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笔者就某市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发现: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为保障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养问题,可以综合借助学校、社会和国家三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确保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  山东省宝鸡市凤县唐藏镇中心教育技术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