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对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小学学生需要有500左右词汇量,课外阅读量累计达1500—2000字。目前英语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量极为有限,学生只有通过课外读物才能满足课标的要求。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资源,还对达成课标要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规定性的学习素材及资源,教材比较系统、科学,但在故事的完整性、情境的设计性、语料的丰富性、画面的多样性和内容的逻辑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绘本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和真实的情境,能够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核心概念与界定

1.英语活动观的概念

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解决真实问题,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学习活动观认为,学生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能力,还应该树立文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2.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概念

教材与绘本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角度出发,从语言知识、文化内涵等方面寻找契合教材内容的绘本,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认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培育方面,绘本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其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是小学英语教材的有益补充与有效拓展。

二、教材与绘本融合的实践

下面,笔者以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8 Birthdays为例,结合牛津树英语分级绘本《Kipper’s birthday》,对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案例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同仁借鉴。

1.深入解读教学文本

文本解读是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实现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基于深度的文本解读,笔者从课程六要素的角度对教材和绘本进行了解读。即分析教学内容的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因为,教师只有明确了教什么,才能清楚怎么教。

(1)主题语境

笔者从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学内容的主题语境,本教材与绘本未涉及人与自然,所以该主题可以不予分析。

(2)语篇类型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常见形式。语篇分不同的类型,既包括连续性文本,如对话、记叙文、说明文、歌曲、歌谣等,又包括非连续性文本,如图标、网页、广告等,语篇还可以分为口语与书面语等形式。教材文本是一系列师生对话,绘本文本是陈述性的表达,两个语篇都属于连续性文本,二者结构类似,大大降低了教学融合的难度。

(3)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构成语言能力的基础部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用知识。教材中的语言知识极为重要,是理解文本,学习文化,开展策略研究的基础。绘本中的语言知识较为宽广,在与教材的融合过程中,笔者对重点知识进行了精讲细讲,非重要知识则略过了。总之,教材与绘本中的语言知识分析,在教材分析中极为重要。

(4)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看,其中听、读、看是语言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表达技能,语言技能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听、说、读、写、看等活动中去。在教材与绘本的融合中,笔者利用绘本引导学生参与各项语言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技能。

(5)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内涵丰富,涉及范围极广,不仅包括饮食、建筑、交通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哲学、历史、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以及情感价值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视频、图文、音频资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下了解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以实现文化认同和传播,本节课可以挖掘的生日文化有很多。

(6)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才能实现高效阅读。学习策略教学对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要求很高,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语言支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寻求帮助等学习策略。此外,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六要素的过程中,还应厘清绘本与教材融合的关键点。

2.分层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订可以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面出发:即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制订目标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外,还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本课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能够借助图片、文本等提取信息,简单推理,用英语表达一些简单的想法;教材的话题是“生日”,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较为简单;绘本《Kipper’s birthday》与本课教学主题一致,虽然文本中有生词,但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学生特别喜欢阅读。在文本的解读和学情的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主人公Kipper,引出本节课的主题Birthdays,通过回顾Kipper的生日,扩充生日活动的知识储备。(学习理解)

2.通过学习苏阳的生日,了解生日可以从when、What、How几个角度来讨论。(学习理解)

3.通过对苏阳生日的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Mike的生日。(学习理解+应用实践)

4.通过对Kipper、Su Hai、Su Yang、Mike生日的对比,感受生日活动虽不同,但拥有同样的爱和快乐。(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5.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日,实现语言的综合输出。(迁移创新)

上述目标都是以具体可操作的活动呈现的,既强调了学习的具体过程,又凸显了学习结果的可见性,教学目标可落实、可达成、可评价。五个教学目标中:目标1和目标2属于学习理解层次的活动;目标3和目标4勾连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目标5是迁移创新活动。五个教学目标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学生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3.分类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主题意义为引领,设计丰富、有趣、实用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见图1)设计更加完整、高效的教学活动。

(1)学习理解类活动设计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教材与绘本的融合设置在导入环节,从绘本故事情节和教学主题入手,采用观看视频、观察图片、收听录音、玩游戏等方式迅速导入教材教学内容。此外,笔者还设计了以下三类学习理解活动。

第一类:感知与注意

感知与注意学习理解类活动是教师围绕主题意义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铺垫词汇的学习活动。本节是绘本和教材融合课,笔者选择了一个相同主题的绘本《Kipper’s birthday》,从生日主题入手引导学生看封面,直接导入birthday主题。此外,笔者还将其作为学生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自主跟读学习。

第二类:获取与梳理

获取与梳理学习理解类活动不仅是学生能整体理解文本大概信息,梳理文本主要脉络的活动,还是学生获取文本表层信息的首要环节。本节课,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Kipper’s birthday,让学生根据预习作业选择Kipper的生日活动,这是一个有效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此外,教师还设计了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快速巩固生日活动,为学生后续的语言表达做铺垫。

第三类:概括与整合

概括与整合学习理解类活动是文本处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学生需根据教师提示,有条理地概括文本主要脉络,整合有用信息,为后续研读做铺垫。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文本学习苏海的生日,首先让学生猜测Miss Li会提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起听一听。学生听到了两个关键词:when/ what。接着,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苏海的生日,以及在这一天苏海做了什么。最后,让学生看一看,在看的过程中学习文化知识,了解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面条。在此过程中,笔者整理板书了生日蛋糕结构图(如图2所示)。

(2)应用实践类活动设计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讨论等方式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中掌握学习策略,获得语言知识,提升阅读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以下三类应用实践类活动。

第一类:描述与阐释

描述与阐释应用实践类活动是指学生借助图表、思维导图等能完整、有逻辑地表达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学生梳理苏海生日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析生日蛋糕结构图,在关键词的指导下完成Mike’s birthday的描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落实教学活动,笔者还设计了明确的活动步骤,让学生按照活动步骤和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在读、写、说中就实现了语言的输出。

第二类:分析与判断

分析与判断应用实践类活动是指学生在了解文本意义和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剖析主人公性格特征,形成自我认知和判断。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认真思考教材中主人公和绘本人物的性格,分析Su Hai& Su Yang/ Mike/ Kipper的生日分别是怎么样的。此外,笔者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参考文字,如happy/wonderful/busy...有效降低了学生的交流难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类:内化与运用

内化与运用应用实践类活动是指学生学习文本后,真正理解并认可了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运用。本节课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了不同主人公的生日活动后,让学生运用I like ...’s birthday. Because...can... I think ...’s birthday is...( cool/wonderful/ great/ busy...)说一说自己喜欢谁的生日,为什么。这种表达过程也是学生分析、判断、评价、内化知识的过程。

(3)迁移创新类活动设计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该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能力转化,要求学生要关注文本背后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语篇背后的意义,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文本背后的意义,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因子,实现能力及素养的提升。

第一类:推理与论证

推理与论证迁移创新类活动是指学生自主整合文本信息,从细节入手,提取、剖析、思考、验证文本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对比了3位学生的生日,讨论了How do you think of their birthdays? Whose birthday do you like best? Why?并提出问题:“你觉得他们的生日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一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充分感受到了生日就是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爱,就是一代又一代人传递的美好祝福。

第二类:批判与评价

批判与评价迁移创新类活动是指学生基于已有生活经验和个人认知,评价文本的观点,并发表个人观点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生日进行了评价,让学生对“How is your birthday?How do you spend your birthday?”进行了讨论。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思考、对比、评价,极大地提升了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三类:想象与创造

想象与创造迁移创新类活动是较为高阶的活动,是指学生学习文本后能够根据已有经验,想象或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见解,完善自己的认知。在讲授文本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论文写作框架结构图说一说自己的生日,这其实是学生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一个过程,也是实现文化理解到文化认同的升华过程。

总之,英语学习活动观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技术指导,教师要积极解读教材与绘本的内容,从英语学习活动观和核心素养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当然,教学活动的设计没有固定模式和顺序,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自主协调。笔者认为,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绘本是教材内容的补充,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和遴选。未来,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还需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