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的推行,让阅读成为一个热词,重视孩子的阅读,已成为家长和教师的共识。但很多孩子的课外阅读只是走马观花,缺乏方法的引导,收获寥寥无几。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生课内阅读量呢?笔者结合“‘双减’之下小学语文中段落实课内海量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通过“扶、放、得、用”四部曲落实小学中段学生课内海量阅读。

一、扶——课外阅读课内化的准备

《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语文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合阳县城关第二小学推行的语文主题学习模式就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依托,以编写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的实验教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载体的语文学习体系。“扶”就是通过其中的精品阅读课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备课时,学校教师大胆取舍,积极落实课堂“瘦身”、学生“减负”、阅读“增量”的教学目标。例如,笔者在执教《司马迁》这篇精读课文时,不再是传统的逐字逐句让学生理解意思,而是坚持一课一得,用朗读贯穿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在教学中省掉了无用低效的内容和环节,然后“扶”着学生运用本课所学阅读方法,拓展阅读同类型的文章——《孔融让梨》。古语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学会放手,学生才会有充足的课内阅读时间和空间。

二、得——课外阅读课内化的应用

沈大安教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主题教学模式中的自主阅读课,就是将各单元略读课文进行优化整合,采用精读课文所教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笔者在执教《灰雀》一课时,就拓展了《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文章。课堂上,笔者通过回顾《掌声》的写法,指出语用点,让学生习得方法,明确目标,并迁移运用自主学习《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这样就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放——课外阅读内化的保障

新课标提出,小学3~4 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实属不易。语文主题教学模式中的“阅读链接”课就是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读物,开展自主阅读或合作阅读,引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对学习方法进行实践提升。为此,笔者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梳理了大量阅读篇目。例如,在讲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时,课题组成员张老师围绕单元主题“美好品质”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梳理了同类型文章——《举手的秘密》《一罐果酱》《小摄影师》,以组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唤起学生的认知与思考,进而使学生学会运用,激励学生更深、更广地涉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要使学生实现“增量”“海量”阅读,“放”是保障,可以通用于每一种课型,精品阅读课、自主阅读课后20分钟,链接阅读课前30分钟,教师都可以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习得的方法放手阅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瘦身”,学生“减负”,阅读“增量”,实现课内海量阅读。

四、用——课外阅读内化的目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外阅读指导类型也应该是自由灵活、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利用好读书吧里面推荐的课外书,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课中快速阅读,落实课内海量阅读。此外,教师还应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朗读比赛、读书分享等,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分享,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同时,教师要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分享,给予他们阅读的动力。

广读必将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学生的心灵提供温暖。总之,在双减政策下,落实小学生课内海量阅读任重道远,还需教师日复一日地坚持,给学生提供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  山东省合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