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分享着时代红利,也迎接着时代挑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统整,整体统筹学科知识,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运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是一种高阶思维,因此语文教学应聚焦核心素养,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训练,同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及思维能力的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始终坚持和瞄准思维能力这一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思维能力是这样定义的,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能力包括观察、记忆、理解、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论证、判断、创造、想象等内容。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

其实,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常常会“想一想”,这个“想一想”的过程,就是拓展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的核心,参与并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思维能力是理解力、分析力、论证力、概括力、判断力、推理力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一个人够不够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是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让一名学生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培养其思维能力。学习语文一定要有思维的基本功,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发生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学习过程中不思考的话,那么读的时候也一定是有口无心,写的时候更是词不达意。语文的思维就是理解、分析及综合,然后在鉴赏评价的基础上精准表达和探究。作为语文教师,在完成知识教学目标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构语文思维能力发展体系。

二、思维训练贯穿语文教学

仔细研读教材会发现,思维训练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以下是摘选的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训练逻辑思维,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些单元要素的表述强调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所有的语言训练要素的核心训练内容都是思维训练,这是受语言本质所决定的。因此,对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分析时,都应当符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进而借助教材实现课标所设定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通过研读部编版教材中各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发现语文要素主要以阅读与写作为核心训练点,其表述也是丰富多样的。六个学年的学习,从字词学习到句段学习,再到篇章学习,从说话训练到写话训练,从写一段话到构思整篇,学习的载体不同,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也会不断变化,同时又因为人的思维过程是无法实际观察到的,所有对思维的观察,都是要通过借助人的外在行为来实现的。综合这些因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单元语文要素多数都充满着识字、查字典、近义词、形声字、情感体验、新鲜感的句子、生动的语言、难懂的句子、写作顺序、人物描写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更多的是指向语文教学的各种载体与形式,这些内容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是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但作为教师,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火眼金睛”,明白这些语文要素的本质所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个要素的核心能力点是理解,理解的最终目标是明白这段话的意思,而理解的辅助手段是关键句。那么从思维能力的视角来剖析这个要素就会发现,理解是这个要素的核心思维能力点所在,什么是理解?心理学层面的解释是:运用已有知识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理解是将未知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逻辑同人固有的认知相统一的过程。

以本单元《海滨小城》的第四自然段为例。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中心意思很简单,就是“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知道了这个中心句,是不是就意味着理解了呢?如果单纯理解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很简单,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只能浮于表面了。所以,在自读过程中找出中心句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理解了。往下阅读会发现文章通过“有……还有……”“很多”“满街满院”“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等表现庭院的美丽;从“树的种类多”“桉树的香味浓”“凤凰树开花热闹”三个方面解释“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继续思考和推理可知:树的种类多,说明这里适合各种树木的生长,自然环境为各种树木的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条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桉树的香味浓,说明在这座海滨小城桉树的分布多,香味随处可以闻到,沁人心脾;凤凰树开花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一眼望去花团锦簇,也是在表明海滨小城的树多。文章分析到这里,作者从数量、味道、形状三个方面层层推进,使学生对“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了更深入理解与思考。

以上整个理解过程中有判断、有推理、有分析、有综合、有联想,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以上只是一个分析样本,其实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每一类任务群的目标,都应该有这样深刻的思维过程与学习过程的分析,进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发现整个知识与学习的本质,而只有抓住了本质,教学才能高效。

三、大单元教学的落实

既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才能使他们成为会思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呢?其中大单元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是学科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大单元整体教学站在高位,把一个学段作为整体进行通盘考虑,有效实现了知识的跨年级迁移,弥补了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导致的许多缺陷,它既能充分揭示学科知识间的纵横关系,优化学科知识结构,又能将学科具体事实与学科抽象概念反复进行整合与加工,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结构化的知识系统中提升学科思维品质及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素养水平。开展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将教学由浅表引向深入,推动学生的思维由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让学生走向真实情境,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真实情境有助于学生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壁垒,形成语言在真实生活中的运用素养,在情境中掌握抽象、迁移及转化。教师借助情境支架串联单元和分解任务能使学生拾级而上,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的表达更为真实生动。

要落实好大单元教学,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明确学科育人理念。根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确定学习内容、情境、方法、评价等,确保单元的每一个元素都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明确该学科的学科素养和育人理念,其次要明确课程标准。确定大单元主题时,要依据学科素养和课程标准对照学生发展所需的素养,然后聚焦教材内容,关注所授的具体知识。二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机械似的学习,也不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是在学习任务引导下,主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是以真实的任务为驱动。单元大任务可以有逻辑地分解为几个子任务,设计连贯的单元活动,建构新的单元流程,引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分解任务时要提炼主题及核心概念,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进阶。真实性是大单元最重要的特点,大概念又是大单元教学的主要抓手。因此,基于真实性的教学任务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且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学科素养紧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大单元教学一般分为以下流程。一是确定单元主题。通过分析单元中各个篇章之间的内容关系和知识逻辑关联确定大单元主题。二是设置情境任务。围绕大单元主题设置真实生活情境及布置学习任务。三是确定单元目标。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提炼概念。结合学情明确大单元目标。四是设计评价量表。针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表现性任务及学习技能,选用合宜的评价方法:非正式检查,如口头提问、观察及对话等;传统的纸笔测试,如选择、填空、简答、论述等;表现性评价,根据课堂环节设计相关评价性表格。五是设计课堂活动。依据单元导向与单元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及学习方式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四、大单元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实例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围绕“思维的火花”安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精读课文及习作“神奇的冒险之旅”、语文园地六,落实“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根据情境编写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展现了智者的思辨智慧。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故事中智者的视角观察、分析、归纳及判断,从而深入了解智者的思维过程,领悟思维与决策之间的关系。在习作中学生要能将人物、场景、装备、险情等多角度、多方面的信息关联起来巧妙构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出一名智者。

通过分析发现,本单元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要想将内隐的信息外显是要借助语言表达的。可见思维与语言是本单元的重难点所在。那么学生发展的空间又在哪里呢?先看阅读,本单元的阅读大多含蓄、厚重,要想深入理解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而第三学段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理解方法,如五年级下册“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六年级上册“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六年级下册“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纵向梳理会发现,中年级重在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而在本单元之后就向抽象思维迈进了,这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挑战的,如要求学生能通过文中的信息关联了解智者的思维过程,最后横向分析这三篇课文,《自相矛盾》是进阶的基础,学生能以围观者的视角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关联整合,读懂围观者质疑的智慧。《田忌赛马》处于承上启下的进阶位置,学生要能将马与人的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关联整合,读懂孙膑对阵的智慧。《跳水》处于由表达向阅读的过渡位置,学生要能将水手、环境、孩子等信息进行整合,读懂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这一高明的选择。

第三学段的教学侧重点放在巧妙构思上。学生要想把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写好,就必须要将人物、场景、装备及险情等信息关联整合进行整体布局,巧妙构思,才能更好地塑造出一位智者。

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和学情的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为“思维大挑战,请让我来为你代言”。在这个大概念和教学目标之下,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笔者共设计了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谁是智者代言人,请你来挑战”。要求学生能够有逻辑且清楚地讲出智者的思维过程,读懂智者的大智慧。第二个任务“创编探险故事大挑战,请你为智者代言”。在第一个任务下又设计了三个子任务:我为围观者代言、我为孙膑代言、我为船长代言。每个子任务下面又设计了三个活动:我为围观者代言设计了古今故事对对碰、我为围观者代言、故事讲给谁听三个活动。我为孙膑代言设计了讲出故事还原对阵、我为孙膑代言、说服众臣三个活动。我为船长代言设计了讲好故事、我为船长代言、对话大作家三个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是有逻辑的任务链,根据认知发展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根据学生的已知能力创设指向整体感知的活动;第二层级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与观察分析紧密结合的代言活动;第三层级由课内走向课外,从阅读走向表达,继续延伸学生的思维表达。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做到学习评价伴随全程。我为围观者代言要求学生能关联整合有价值的信息,读懂围观者提出质疑的思维过程,能语言通顺、思路清晰地讲出围观者的思维过程。我为孙膑代言要求学生能关联整合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读懂孙膑的思维过程,能够语言通顺、思路清晰地讲出孙膑的思维过程。我为船长代言要求学生能关联整合多角度的信息读懂船长办法的绝妙,能够语言通顺、思路清晰地讲出船长的思维过程。

第二个任务下笔者设计了创编探故事大挑战。首先让学生对话大作家托尔斯泰,探索他的构思之妙。在《跳水》一课中,作者正是巧妙利用出险和化险的情节转折塑造了一位机智的船长,由此笔者搭设从阅读走向表达的桥梁,让学生创编探险故事,通过任务一探险故事规划描绘探险梦想、制定探险计划、设计探险险情、搭建探险支架、描写探险经历。任务二探险故事共分享是进行合情合理的构思,把遇到的困难和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这样的大单元教学既有情境的创设,又有任务的驱动,更有全程的评价和作业的设计,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一个个真实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方法。

作者单位  山东省渭南市临渭丰荫明德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