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问题是师生互动的纽带,课堂教学问题链的顶端一定有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会将整节课贯穿起来,使师生在互动中与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的思路统一,从而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达成学习目标。那么,在一篇课文中,如何找到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呢?下面,笔者以自身多年课堂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在语言文字中寻找贯穿全文的大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文质兼美,其中不乏经典篇章。很多课文在结构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特点,特别是“总—分—总” (“总—分”或“分—总”)结构的课文,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围绕着“美丽”这个中心词,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在分写过程中,作者以季节变化顺序介绍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全文结构鲜明,语言优美,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写道:“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概括叙述了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接着全篇课文围绕这句话展开,具体写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结尾处又写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对全文作了总结。在讲授这篇课文时,笔者紧紧围绕中心句设计了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写道:“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接着全篇课文围绕这句话展开,先写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再按照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分别从海水的色彩、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描写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又写道:“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在讲授这篇课文时,笔者紧紧围绕中心句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

在教学《天窗》一课时,笔者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关键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文章的关键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预设:书上有小气泡提示,文中反复出现了两次。

像这样反复出现的语句常常就是文章的关键语句。

2.PPT出示“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黑板贴“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1)“藉”是非常容易出错的生字。

①读准字音,慰藉(jiè),狼藉(jí)。

②辨别、区分形近字“藉”和“籍”。PPT出示甲骨文字形,“藉:草做的垫子,草料不加整编——狼藉。籍:书,记录最重要信息的书簿。”

③理解字义(字典中义项供学生选择“依靠”)。

④回归“慰藉”(出示词典解释)。

(2)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它们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第4和第6自然段)

“这时候”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3.请同学们读一读第4和第6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这些问题串是笔者根据重点词语“慰藉”进行的设计,从字音、形、义的理解,到词语在文中意思,再到结合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及作者的感情都有涉及。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对“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一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有效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在深入阅读中构建贯穿全文的大问题

有的课文,特别是诗歌(散文诗),文章主线不是很明显。在教学中,这个贯穿于整节课的大问题的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素养,这一素养的形成有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是教师要深入地学习和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古诗《墨梅》只有短短的四句,教师要在这二十多个字中提炼一个将整堂课串起来的大问题难度较大。笔者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查阅了大量课外资料,在头脑中基本构建了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围绕“墨梅”作者写了画中梅(这是一首题画诗)、池头梅(我家洗砚池头树)、心头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当这条主线在反复备课、磨课中越来越清晰时,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也就基本明确了。

《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抒发了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文意”中想开去、从“花之形象”中想开去,以纪伯伦的生平为主线,由花到人构建了一条教学主线,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学生通过学习,对这首哲理散文诗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围绕主线反复提问,也不断深化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师:让我们从作者想开去,体会“花”的追求。文中“花之形象” 的美不仅仅是它的姿态,更是它对生命的追求,你能找一找是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吗?

(出示句子: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花的生命追求是什么?

男生、女生分角色朗读这句话。

师:文中,作者难道只是在表达花的生命追求吗?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读一读这些补充内容,相信你对课文会有新的认识。出示作者纪伯伦的生平(指名读):

1883年,出生在黎巴嫩北部省一个小山村贝什里。

1888年,就读于以赛亚修道院小学,接受读写规则训练。

1894年,离开贝什里。

1895年,到达美国波士顿,同年12岁的他进入奥利佛附近的一所移民学校奎西中学学习,在这里接触了西方文化。

1898年,15岁只身返回黎巴嫩学习民族历史文化。

1907年,因发表激进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遭到驱逐,被迫离开故土。

1908年,在友人的资助下赴巴黎学画。

1911年,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

1931年,因肝硬化和肺结核逝世,享年48岁。

同学们,随着大家对作者的深入了解,你们对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在这里作者不仅是在写花,也是在写人。写出了作者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无论遇到多大的磨难,他永远都在追求光明。

师:在纪伯伦的一生短暂而又辉煌,经历了亲人离去,情感不顺,债务缠身,身患疾病等多种磨难,但他并没有被击倒,让我们一起成为纪伯伦,自信地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吧!

(我是纪伯伦)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小结:作者写花亦写人,只有内心积极乐观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给人信心的句子,而这些句子表达的正是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和追求。

三、在反复品读中搭建贯穿全文的大问题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的硬实力。教师除了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外,还需明确“怎么教”,确定教学内容后就应该以活动策划者的身份出现,创设有利于学生阅读思考的情境,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神”上,借助外力为其搭建一条有利于阅读的情境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教学。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通过反复阅读,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作者用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限感慨,虽伤感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纵观全篇,是以情感贯穿全文的。情感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在教学中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失落等?开课时,笔者创设了有利于学生阅读思考的情境,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初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并以此为抓手,为这节课设定了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问题——“看到下边这组数字,你想说些什么?”

第一次:谈话导入

1.出示。

(1)11年≈100年的1/9。

(2)100年≈3.7万天。

2.谈话。

(1)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出示这些东西?

(2)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写11年?

(3)说一说:看了这组数字,你最想说什么?

(预设:因为我们现在上六年级,已经11岁了。如果我们能活到100岁,时间已经过去九分之一了。)

第二次:初读课文

读完课文和这些饱含作者感情的句子后,再看看这一组数字,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时间过得好快呀!全篇课文都在写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伤感。)

第三次:课堂小结

讲到这里,你面对已经匆匆逝去的11年时间,又有什么话要说呢?

(预设:时间弥足珍贵,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间。)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有时他们可能不够明晰自己的想法,但当同一问题出现三次,甚至更多,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逐渐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总之,在主线式教学中提问策略相当重要,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发问,还要引导学生发问,更要善待学生的发问。教师如果能抓住一个大的、好的问题将整堂课串联起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高,整节课就连贯、顺畅,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差。

作者单位  青岛市凤景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