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爱琴教授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有着特殊时代所赋予的家国情怀。1992年自德国T.U.Clausthal工业大学学习归国至今,一直任教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从教30年来,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之魅:孜孜不倦,硕果累累

申爱琴教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事业,以立德树人为教师之本。30年来,以其坚定的信念诠释着“为人师表”,其学识魅力、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充分感染着学生,深受学生的爱戴。

常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坚持每年为本科生授课,先后为本科生及硕博士研究生讲授了 7 门专业课,年均教学工作量超 400 学时。从备课到授课,从课堂到实验室,总是兢兢业业,并结合专业特点及工程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由于对授课艺术的执着追求和长期积淀,她的课堂受到了同学们的如潮好评,也赢得了同学们的爱戴和尊敬。

她非常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开展了一流师资建设、高质量教材建设、双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革新、实践环节的强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建设工作。2014 年,他负责的教学团队获批山东省教学团队,自2010年以来他主持及主讲的《道路工程材料》课程先后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教材建设也是团队提升教学水平重要途径之一。公路建设技术日新月异,她率领团队成员,及时总结凝练最新成果,并将其纳入教材。经过多年积淀,她主编的《道路工程材料》2014 年获省级优秀教材,2015 年入选第二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该教材已修订了三版,也是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道路工程材料》的配套教材,已被全国20余所高校使用。

在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开发及应用方面,申教授锐意进取。她率领团队搭建了《道路工程材料》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严密的教、学、练、测体系,实现了全部知识资源的有效共享,打破了时空界限,开辟了研究性学习和师生在线互动的新局面,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知识点,教学效果大幅提升。

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申教授总是将本领域最前沿性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及趋势融入课堂,结合工程图片或视频的展示,将深奥的理论知识与现代工程实践应用相结合,克服理论知识的枯糙、抽象性,力求与同学们形成良好的互动状态,让同学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掌握和巩固知识,不仅丰富了研究生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开拓了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科研促进教学是申教授长期坚持的理念。她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西部交通项目以及全国十多省市70余项公路建设中重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经济效益超亿元。为了增强同学们对工程的认知,她经常带领研究生亲临建设工地,乘坐工程车辆,颠簸在凹凸不平的施工便道上,无论是在广东头顶炎炎烈日,或在东北脚踩皑皑白雪,或在新疆北部迎着4级以上大风,或在青海忍受高海拔的不适,她总是带着学生仔细考察沿线工程状况,精心设计测试方案,部署工程试验段的实施。

2005年夏天,在广东惠州铺筑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路面试验段,申教授早晨7点就来到了工地,亲自指挥聚合物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与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聚合物粘度太大,导致上料管路堵塞,泵机烧坏,施工不顺。为了及时排除故障,完成铺筑任务,申教授让人将中饭及晚饭送到施工现场,蹲在路边吃着盒饭。经过近20个小时的连续工作,试验段终于铺筑完成,待申教授回到住处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她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经过不懈努力,该项目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几十年来,申教授的足迹踏遍了每项科研依托项目的建设工地,她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深受业主、施工方的敬佩和欢迎,学生在此过程中受益匪浅。她这种认真负责、勇于攀登、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研究生,在行业中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在鉴定的科研项目中,已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1 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6部教材或专著,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

辛苦的教学、全心地投入终成硕果。2019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2018年先后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思之魅:光阴荏苒,逝者如斯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申教授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已经走过了三十个春秋,她始终以“师德、责任、仁爱、勤奋”八个字来勉励自己,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满腔的热忱去培养每一个学生。

她总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学生: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当今社会已是信息化时代,人才的竞争正逐步成为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的需求更加倾向于全面化、复合化,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学知识、长本领、明事理的关键阶段,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信息能力和创新精神应该是当代大学生追求的综合目标,我真诚地希望大学生在人生旅途上不畏艰险、不言放弃,甘于忍受和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直达成功的彼岸。

2015年秋的一天,申教授正在四川资阳出差,白天在成安渝高速公路工地工作了一天,夜里3点多,手机突然响起,电话接通才知是一名素不相识的大一新生,他声音微弱,沮丧至极,一番细问才知他对大学学习不适应,工程制图课完全学不懂,其他课程也遇到了很大困难,整夜失眠想退学。老师详细了解了他的高考以及家庭状况后,细心开导他,还讲述了自己当年学习工程制图课时的困惑,教他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如何克服当下的不适应,近1个小时的答疑解惑,他渐渐平静下来,重拾了学习信心。回校后老师又给多次打电话鼓励他,到期末的时候,他主动给老师汇报说各科成绩达到良好。

回顾往昔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每一个日夜,时常为自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时常对自己能够为所热爱的事业贡献一份薄力而感到欣慰,而这一切的动力正是源自于对事业的热爱,源自于对无数学子的殷切期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常言:要成为学生拥戴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魅力,必须建立优良和谐的师生关系。庄子有句名言“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这句话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同样受用。师生间的感情沟通,关键在于仁爱,对待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以爱心关注学生,以诚恳感动学生,教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弃恶扬善,这才是教师践行德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根本所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句至理名言一直是申教授的座右铭。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作为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知识修养、风仪修养,用高尚的言行感染学生,用执著的精神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才能不辱人民教师的美名。

教师应具备执著的奋斗精神,要敢于攀登,勇于钻研,要有在科研中求创新求发展的意志与决心。要关注科学发展前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对提高学术水平,拓宽知识视野,以科研促教学大有裨益,唯此才能永立潮头,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申教授一直这样工作着,奉献着。

春夏秋冬十数载,申爱琴教授不断践行着自己对事业的热爱以及对真理的探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正是她多年从事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工作的一贯追求。在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她坚定自己的信念,正如她所说:“我爱我的学生,更爱这承载着无数美好回忆的三尺讲台。”

人之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申爱琴对来自海内外的学生一片赤诚之心,用真诚感动学生,用真理启迪学生,用真才培养学生,实实在在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尽管她的严格在学生圈子里是公认的,很多学生明知道这点,还会义无反顾地报考她的研究生。因为她是一个热心肠,学生与她的感情不单单建立在课堂上和实验室里,还发生于一次次指导、一个个电话或一次次谈心之中。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深切的爱令学生们深受感动,多年后学生们回忆起在校时光,还都这样评价着他们所敬仰的教授:

“申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思维清晰,时间掌握得松紧有度,相当准确,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们兴趣浓厚。她上课的教室总是挤得满满的,去晚了就没有座位,但站着也要听她讲课。”

“申老师工作认真,又很干练,精神状态一直特别好。有一次,申老师患慢性胆结石,还精神饱满地给我们上课有一个多月,我们一直没有察觉,后来有一天她坚持不住了被送进医院,医生说她的结石病已经很严重了,需要马上手术。她这种带病上课的精神令我们特别感动。”

北京学生袁春毅多年后还常提起,“申老师患胆结石住院期间,躺在病床上,还给我们修改硕士论文,使得我们如期高质量完成了学业。到现在我都保留着老师给我修改的满篇都是红色笔迹的论文稿件,他的这种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对待学生论文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激励我前行的动力”。

“申老师特别注重研究教学,鼓励同学们带着问题和思考,在科学研究及论文写作等方面,她总是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反复修改,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及风范”。

申教授十分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跟学生们交心谈心,采用多种交流形式与学生交流,特别是当学生在找工作阶段很茫然、被招聘单位婉拒时很崩溃,这时申教授总是细心开导,并给予热情推荐与帮助。很多学生在毕业多年后感激之情依然溢于言表。申老师欣喜地看着学生们成长,教学多年来,她为我国的公路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曾获得“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等多项殊荣。

当和申老师聊起成功这个话题时她说,现在互联网发达,信息量大,但诱惑更大,如果把持不住则会思想颓废、学业荒废,由于就业压力大,更易出现浮躁。她希望年轻人一定要有梦想,要找准目标,长期坚持下去,无论身在何处,都勿浮于社会现象,不能迷失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申老师是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她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未来的个性。

如今申老师已是桃李满天下,但她每天仍一如既往地忙碌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学生的成长、长才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