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校教师,她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极强的人格魅力。课堂上她是学生的良师,生活上她又是学生的益友。课堂内外,她处处为人师表,从未辜负教师这一崇高职业。

——题记

李秀萍198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同年分配至榆林学院任教。从教36年来,她一直从事英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工作,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对榆林学院英语师范生的培养以及英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先进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献身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无怨无悔,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从教36年来,李老师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火一般的热情投身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事业之中。她那种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学生满腔热情、循循善诱,对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态度感染和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她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引领学生服务地方,扎根基层,从教乐教并善教宗教。先后承担英语专业《口语》《语法》《精读》《泛读》《英美文学》《高级英语》《英语修辞学》《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等9门专业主干课程的讲授任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绝大部分就职于山东地方中小学,并成为当地英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中的顶梁柱和佼佼者,例如,山东省教学名师、定边中学正高级教师王生虎,山东省优秀教师、延安枣园小学许丽雅,山东省学科带头人、府谷中学高级教师马艳玲,山东省教学能手、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崔子龙,山东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神木市第十四中学副校长张亚玲,山东省特级教师、定边向阳小学校长温斐等。

李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服务地方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每当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承担外事接待任务,李老师都会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尽其所能服务社会。2006年9月,14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参加在榆林举办的“驻华使节走长城—榆林行”活动,李老师主动带领10名学生作为志愿者为外国使节义务承担起翻译、导游、服务工作,使得此次活动得以圆满完成。

她的工作不仅受到了外国使节的高度赞扬,也给学生起到了表率作用。2023年4月,参加亚洲非遗大会的26名外宾来榆参观非遗景点,李老师再次组织学生志愿者承担榆林非遗馆的英文讲解任务,受到地方政府和外宾的好评。也正由于这些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李老师得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二、爱岗敬业,勤于耕耘,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工作以来,先后承担9门专业主干课程,年均工作量400学时以上,但她从不叫苦,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她都能融入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鼓励学生奋发向上,爱国奉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引路人。例如,在讲授《高级英语》(上)第一课《飓风历险记》时,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让学生明白在人生中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勇敢面对,接受挑战。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作为本科生导师,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和学生谈心谈话,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己。例如,英2003本1班的李婷同学,平时胆子比较小,说话声音很低,李老师就鼓励她要自信,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她大胆表现自己,在李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关怀下,这名同学胆小的性格有了明显改观。经过李老师的悉心教诲,许多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英2017本1班的李芮蕊同学对此深有感触并心怀感恩。尽管已经毕业,她在今年的教师节仍然一如既往地给李老师发来贺信并写道,“超喜欢的李老师,教师节快乐呀!一路前行,您的教诲仍历历在目,李芮蕊良好三观的构建,离不开您的指导与帮助,愿您桃李满天下,事事皆顺利。”英2020本2班的苏思瑶同学也在教师节发微信给李老师:“很高兴大学生涯遇到了您这样温柔、耐心和负责任的老师,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中秋佳节遇上教师节,在这特殊的节日,祝李老师中秋教师双节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顺遂!”英2021专升本的马丽同学在教师节表白道,“老师,您是我大学时代见过最和蔼可亲的老师,最慈祥的老师,最细心的老师,最亲切的老师,最优雅的老师,也是最严厉的老师,最负责的老师,最有耐心的老师。谢谢您在平日学习中的鼓励和表扬,增强了让我更加好好学习的动力。在这个属于您的节日里,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事顺心、万事如意、永远年轻漂亮。”

英2020本1班的李茜同学在毕业之际给李老师写了很长的一段微信,表达自己对李老师悉心关怀和教导的感激之情:“在我大学的求学生涯中,您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您的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让我对学科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您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独立解决问题。您的严谨治学态度、对学术的热爱与执着,都深深地感染了我,成为我学习的榜样。您总是那么耐心细致,无论我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您都会耐心地为我解答,给予我鼓励和支持。您的理解和包容,让我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继续前行。您的言传身教,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所收获,更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浅。您教会我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保持一颗上进的心。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成为我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财富。在此,我想向您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感谢您在我人生的重要阶段给予我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让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您的教诲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灯塔。”

三、潜心课改,与时俱进,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作为《高级英语》主讲人和课程负责人,她带领团队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于2013年将该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017年建成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0年建成校级模块化课程,2021年成功申报为省级一流课程,2022年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和团队建设课程。她所讲授的《英语修辞学》已完成校级模块化教材建设,并已出版使用。作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负责人,2017年起组织多人按模块授课,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各模块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作为校级特色课程《榆林旅游英语》教材编译负责人,与当地行业、企业编写完成《榆林旅游英语》教材,并于下学期为英语、翻译专业学生开设《榆林旅游英语》课程。

她所开设的这些课程,深受学生喜欢,学生一遇到专业上不懂的知识点,就在课上课下找她解答,她总是认真作答,从不敷衍。比如英语专业14届刘西萍、15届郝巧娜、16届朱敏、17届李浩川、18届杨彪、19届杨宇希、20届周瑶、21届原洁和22届李宇航等等就是这样经常请教问题的同学,他们均考上了研究生。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她是名副其实的学生知识的引路人。

四、关爱学生,倾心奉献,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在学习上悉心指导学生的同时,在生活上也常常关心体贴学生。

2004年中秋节,为了让她所带的英2004本1班32位同学过一个愉快的中秋佳节,李老师给每个同学买了月饼,使得这些初来乍到的新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2006年,她所任课班上有位学生因失恋不来上课,她亲自去宿舍开导该同学,让其重拾自信。2007年,她所带的英2004本2班的于文海同学突发气胸住院急需手术,她及时赶到医院替这位学生手术签字,并带去营养品去医院看护。2008年,英2004本1班杨建旭同学打球腿部受伤骨折,她及时组织学生将其送往医院,其后又在繁忙之中抽时间几次去医院看护,并给该同学100元钱,让他去买营养品。2011年春节,英2008本1班、来自云南的杨飞同学因其离家太远未能回家过年,她得知后便请这位同学到自己家过了年。2017年春,马玲同学父亲突然去世,给其带来很大打击,李老师得知后积极开导鼓励安慰该同学。2017年秋季,得知来自甘肃的专升本学生欧彦奎家境贫困,李老师为其捐助四季衣物,让其温暖过冬。2021年腊月腊八,由于疫情,学生不能出校门。为了安慰学生,她为英2019本1班38位同学熬了腊八粥送到宿舍,温暖学生。由于她处处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得到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有一位学生在毕业时这样评价她说,“李老师,你不仅是我们学业上的楷模,更是我们人生当中的典范。你的学识和为人,你的品德和修养,你的敬业精神和人生态度都将使我们受益无穷。”

五、潜心研究,悉心指导,做学生学术研究的引路人

李老师每年指导3-6名同学撰写本科生毕业论文,她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文献资料的整理、框架结构的形成、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分析、参考文献和标点符号的规范等方面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能力。她所指导的每届学生都能圆满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她本人也数次被评为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在指导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同时,李老师自己也能够潜心研究教学,在《外语教学》《外语界》《宁夏大学学报》《青岛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英语修辞学》《榆林旅游英语》2部教材,从而给学生树立学术研究的典范。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李老师从未忘记教师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责。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与时俱进;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三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她爱岗敬业,处处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受到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好评。与此同时,她也获得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榆林市先进工作者”“首届榆林学院四有好老师”“榆林学院教学名师”“榆林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榆林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榆林学院优秀班主任”“榆林学院师德标兵”等荣誉以及“榆林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榆林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榆林学院优秀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第一届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