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引鸽,女,196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宝鸡文理学院教师,扎根西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一线35年以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为核心,用爱心、耐心与匠心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知识强国的使命感,引领学生创新科学能力。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更好教书育人。

潜心教书育人。讲授过本科生 “气象气候学”“全球变化”“灾害学导论”“自然资源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及其他课程等10多门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通选课,年平均教学工作量290学时以上,讲授过研究生 “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灾害原理、评估与响应”及“地理科学前沿” 3门课程。作为学院学科带头人,参与完成地理科学、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及地理信息三个专业相关的学科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其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的编写。采用启发教学的培养模式,课堂上教好学生基本知识同时,启发学生更要领会为什么,将来能干什么。教学与实践案例结合,研究成果及社会案例用于课堂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也体会到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厌其烦,耐心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论文写作,每次线上线下视频指导达1小时以上,多次获校级本科生及大学生优秀论文。曾获本科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实习及专业实习优秀带队教师荣誉,获学校优秀教师多次,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项,优秀研究生导师及学校优秀党员等多项荣誉。

严谨治学,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我、追求卓越、创新成长。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把握学科前沿,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采用融合协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方式,科研与教学融合,德育与智育协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承担省级及学院大学生创新培训项目5项,主持和承担学校重点教改项目和一般项目4项,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实践创新能力,并产生了很好影响,鼓励研究生每年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并发言。主持完成国家基金、省重点研发、省重点实验室、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厅、横向项目及承担其他2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基金项目3项,“近二百年来渭河流域气候变化水文效应特征与机制研究”,“西北地区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与安全保障研究”结项等级为良好,“西北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生态效应综合测评与安全调控研究”。主持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气候变化条件下区域生态演变机制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厅局级和横向项目7项。依托科研项目,出版专著4部《科学出版社》1部独著,《中国环境出版社》2部(第一作者),《气象出版社》(第三作者),在SCI、SSCI、CSCD、EI和核心及其他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研究生、本科生课堂中,有较好案例及实践教学效果。

自2014年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担任研究生3门课程讲授,已经培养研究生19人毕业,11人在读,其中3人考上博士,获优秀毕业研究生和国家奖学金各1名,每年有研究生获校级一等、二等奖学金1-3名。获校级硕士优秀毕业论文3篇,其中2021年2名研究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研究生完成创新培训科研项目2项。带领研究生参加各种相关学术会议交流讨论,近年来每年学生参加会议并发言报告(展板)1—2次,并得到好评,拓宽了视野和增强了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曾获省厅市级及其他各种奖励和荣誉39项,其中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宝鸡市自然科学和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三等奖,宝鸡市优秀论文奖、科学技术推广奖、减灾防灾协会奖22项。获学校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优秀拔尖人才、中青年教学科研带头人、科研年度人物2次、横渠学者培养计划、国际会议优秀报告、本科生、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等荣誉及其他荣誉17项。

服务地方和社会,更好应用于教书育人。曾兼职1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学位与研究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发展中心研究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和本科论文抽查评审专家、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山东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宝鸡基地)特邀研究员、宝鸡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委员会委员、西北水环境青年论坛顾问委员、宝鸡市应急管理专家,提交眉县对流性天气调查报告,服务于县区农业气象咨询。曾担任The 2019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 Scienc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SEEP 2019)组委会委员、International_Journal_of_Climat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As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Ecology,Environment and Social Psychology,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Scientific Reports等多个国际期刊评审专家,通过这些社会服务,增强了实践经验,更好地应用于教书育人中。

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把握学科前沿,应邀出国出境及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20余次,并做相关大会报告(展板)和主持讨论,拓展了学科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交流及学术影响力。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