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1983年出生,2008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作为青岛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化工程系的一名青年教师,作为轻化工程系教工党支部的一名党员,任燕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时刻牢记“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用心教书、用情育人、用爱陪伴,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投身到教书育人事业中,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班主任”,2015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竞赛标兵”称号。在十余载的工作历练中,她已逐渐成长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

一、深耕教学,爱岗敬业矢志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任燕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扎根教学一线,以教好书育好人为天责,以左右前辈为标杆,埋头苦干、勇挑重担、尽职尽责。刚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学年,她就主动承担起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毛织物染整》和《新型纤维及织物的染整》2门新开课程,以及《染整工艺原理实验》《纺织服装概论》《轻化工程综合实践》《染整工程设计》课程的主讲和实践教学任务。为了快速进入角色,她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每天熬到深夜,整理的历届老师留下的授课教案就装了满满一大箱。

由于所讲授的专业课程实践性强、结合工业生产紧密,传统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任燕利用去工厂考察实践的机会,将工厂的废弃材料制作成了很多教学模型和样卡。在课堂上分享这些模型和样卡的小故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生产实践有效结合了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课堂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授课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带实验课时,她能够始终保持足够耐心,反复示范实验流程,认真规范仪器操作,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认真逐项检查实验仪器设施,确保管理使用规范安全。

任燕热爱教学工作,每一节课都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丰富的课堂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深入研究如何改进课程设计方案、完善知识体系架构进行教学改革、增强书本内容生动化可视化等方面,出色的教学工作赢得了领导们的一致认可、老师们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尊敬,学生评价她的课程“教学方式灵活,内容新颖,师生互动流畅,课堂氛围好,教学效果显著”。

她对学院工作认真负责,充满热情,积极参加轻化工程专业的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山东省“一流专业”轻化工程培育项目和工程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专业认证、轻化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等工作,主动建言献策、广泛收集信息、不遗余力配合,为专业学科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近年来,她积极投身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充分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其他省级课程2门,主讲MOOC课程和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门;申报教改项目十余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个人主持的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改革项目(青年重点专项)以优秀结题;201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山东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22年作为重要参与人获山东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1篇。2018年获山东高校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15年获山东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在学校第十二、十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她连续两次获一等奖,并于2022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师奖;2021年获校级“教学名师”称号;2015年获“山东省劳动竞赛标兵”称号。

任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先后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校级2项;参加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竞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全国大学生“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竞赛获优秀奖;参加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校级银奖。

二、春风化雨,科普赋能躬身非遗传承

中国印染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世界印染领域独树一帜,享有盛誉。近年来,任燕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强与中国传统印染技艺的融合,结合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纺织服装类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在广泛调研山东及丝绸之路沿线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2015年作为主讲教师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新课《艺术印染产品开发设计》,为我国丝绸之路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她始终坚持以先进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指导教学,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学生在课程的理论学习中认识传统印染技艺,在社会调研中了解传统印染文化,在动手实践中创新产品设计,牢固树立非遗保护、永续传承的思想意识。

任燕利用寒暑假前往云南、贵州等地,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印染文化和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讨论、确定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立纺织类非遗知识链和课程实践体系;借助西部地理优势,带领学生领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维吾尔族花毡等,鼓励学生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与此同时,任燕作为学校首位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了山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并获优秀奖;申报并获批了山东省社科联科普资助项目,开展了“纺织非遗,交汇经纬”青少年科普提升活动,利用常见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选产中的扎染、蜡染的图案、工艺品、日用品,以此作为突破口,让其成为青少年了解和熟悉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

通过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学习,引领青少年在蜡染、扎染、蓝布印花、香云纱染整技艺等手工印染艺术中体会中国身份、认同中国文化、培养中国精神,既是新时代下专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要求,也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动态传承的有效途径。

三、励学敦行,学能并进力促教研相长

任燕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在高效完成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后,她依然坚持努力充实自己,在天津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常教导学生:“工科专业实践性强,想要学好它,就要多走出去,到生产实践中取延伸自己的所学”。每年暑假,她都带领学生深入工厂实践,想方设法为课堂教学搜集第一手材料,把企业生产实践的鲜活知识移植到课堂里。

她深知,科研与教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她及时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短短几年,任燕主持并参与国内外20余项科研项目,主持山东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普及资助项目1项、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厅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山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2项,科研到款30万元。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厅的配位酸性络合染料的研制及应用项目,也有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环保媒染技术的开发项目,还有高效环保染色新技术这样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科研项目和纳米环保型蛋白质纤维染色技术开发之类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3篇,参与学术梯队的多项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成果获得省、市级奖项,有的技术已在企业生产中投入应用。如:多功能性高分子化学整理剂研究与研发项目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棉纺织微悬浮体染色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蛋白改性剂改性棉织物及活性染料无盐染色项目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多功能聚氨酯化学整理剂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阳离子生物蛋白助剂在棉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中的应用项目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等等。

不负韶华不负心,只为桃李竞相开。一路走来,任燕始终秉持勤奋、拼搏、谦虚的风格,她身兼数职、任劳任怨、勇挑重担,从入职时的一名普通教师已成长为一名青年教师的优秀代表,她深深热爱着教书育人这份工作,在师德师风、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科技创新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今后,她将继续坚守教师初心,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工作中深耕细耘,求实创新,做一名敢于开拓进取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工作者,做好大学生的领路者和知心人。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