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振生院士(左一)与王晓杰教授(右一)于东南窑实验室

康振生院士,四十年来扎根西部,专注小麦条锈病防控和人才培养,他以求实创新的精神,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植保人才,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卓越贡献,是新时代农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家的典范。

康振生,四川安岳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40年来,他坚持扎根西部黄土,以培养植物保护创新型人才和攻克小麦病害为己任,用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谱写了一个科教工作者的光辉形象。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等荣誉。

情系三农,矢志农业科教报国

1975年,康振生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加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山东安康石泉县一个偏僻山村接受劳动锻炼再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并被任命为知青组组长,从又脏又累的修梯田、砍柴、养猪到买粮、做饭,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些繁重体力劳动的历练,也培养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性格。

恢复高考后,康振生带着兴奋与憧憬步入了大学,成为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的一名学生。1981年,又以优异的成绩和毕业论文年级排名第一,成为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首届研究生。自此在导师李振岐院士的带领下,开启了四十余年的小麦条锈病攻克之路。

小麦条锈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常造成小麦减产10%到30%,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绝产,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生物灾害,给我国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出身农家的康振生,亲眼看见过条锈病对小麦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性格,让康振生在广袤的田野上萌发出依靠科学助农增产增收的愿望。

1988年,康振生被公派到加拿大农业部温尼伯研究所深造。从实验样品处理、切片到数据分析,他身兼数职,争分夺秒做实验。他的勤奋感动了挑剔的当地科研人员,甚至给他单独配了一把实验室钥匙,方便他利用周末搞研究。

“温尼伯研究所是全球研究小麦条锈病最好的单位,我可以留所工作,也可以拿绿卡。但我从没想过要留在那里。”康振生在与妻子的国际长途电话中说:“国家派我出国的费用相当于几十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我是党培养的,回国尽忠理所应当。”1990年末,康振生回到山东杨凌。凭着一片赤诚之心,康振生在西北大地上挥洒汗水。

条锈菌频繁变异造成的品种抗性丧失一直是病害防控的一大难题,而病菌变异的途径和规律始终不清楚。为了破解这个谜团,他从2010年开始带领学生开展田间调查。一次,康振生带队到甘肃、宁夏开展小麦条锈病秋苗调查,行车到3800米的山顶时,突遇降雪,由于路滑,一辆大轿车不能启动,挡住了他们前行的路。手头有没有合适的工具,康振生和学生一起,用手掬起沙子,一趟趟送到车轮底部,帮助大轿车解除了困境。到了目的地,皑皑白雪遮盖住了麦苗,为了寻找被条锈病感染的叶片,康振生带头,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刨开积雪,仔细寻找目标。

他的研究生陈文后来回忆说:“每次到田间和野外调查,康老师一定冲在最前面,找到病害标样时,眼睛里总会发出兴奋的光。”就这样,三年间他和学生踏遍甘、陕、川、云四省的山沟卯梁,采集植物和病菌标本上万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田间跟踪调查研究,他们终于寻找自然条件下的小麦条锈菌在小檗上“安营扎寨”甚至“传宗接代”的证据,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试验,最终获得了重大发现:有性生殖是我国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主要途径。小麦条锈菌正是在广泛分布于西北山区的灌木树叶——野生小檗上“生儿育女”,才使得新一代病菌成为小麦品种的“杀手”。从而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自然条件下小麦条锈病菌在野生灌木小檗上转主寄生完成有性生殖过程,破解了病菌毒性频繁变异的国际难题,被誉为锈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他创建了病害早期诊断和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了条锈菌有性菌源控制技术,攻克了因病菌变异导致品种抗性频繁丧失病害频繁流行的重大生产难题。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多家单位合作构建的小麦条锈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在生产中应用后,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大大降低,每年挽回小麦产量损失40亿公斤。系列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科技一等奖6项。

种植抗病品种是生产上病害防控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然而传统抗病基因由于易被病菌变异所克服,因此如何发掘新的基因并创制广谱持久抗性材料成为有效控制病害的突破口。2022年,经过18年持续攻关,康振生和他的学生们在揭示了病菌活体营养寄生的致病本质的基础上,发现了全球首个被病菌操纵的小麦感病基因,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感病基因,实现广谱持久抗性的同时不影响小麦产量,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实现了种业原始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突破,相关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入选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

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的确,没有康振生和团队师生的“白加黑,五加二”,苦干加实干的精神,就不可能有我国条锈病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的成绩。

率先垂范,四十载春风化雨育桃李

2017年,康振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康振生和教授康振生并没有什么区别。当选院士纵然值得高兴,但在我看来,最大的荣誉莫过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对我国农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农林科技人才,这才是最值得高兴的地方。”当选后康振生接受采访时说这些话的时候,沉稳坦然,不骄不躁。

尽管科研任务重,社会兼职多,他仍然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学科导论”“农业植物病理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病理学”和“植物免疫学”等课堂讲授。

为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提高教学效果,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发展过程,康振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了“学科导论”课程,使学生对植物病害及其对粮食安全生产和国民经济、社会稳定等的影响有了初步认识。他把传统的灌输式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改为引导式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并通过邀请国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更新陈旧教学内容和方法,扩展课堂教学的覆盖面,使传授的知识更加新颖、全面,加深学生的理解;他鼓励学生提问并直接参与专业问题的探讨,建立讨论小组,让学生主动阅读大量科技文献,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强调举一反三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他还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寓教于研,在科研过程中学习。本科生高明煜谈起一年级所学的“学科导论”,至今印象深刻。她说:“教学过程中,康老师结合丰富的科研工作经历,重在介绍植物保护与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等理论和实例,给刚步入校门的我们打开了植物保护学科的兴趣大门。”

康振生教授深知,三尺讲台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每一节课,每一张PPT,他都要精心准备。“如果没讲好,不仅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更是浪费全班学生的时间”,康老师总是这么要求自己。

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使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生动、易懂,康振生将自己所著的《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和《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两本专著中的800余幅病菌超微结构和超微形态特征的照片建立了植物病原真菌形态结构素材库、植物病害症状图片和视频库、病害循环图库和动画库等,用于课堂教学,使病原真菌的微观现象可视化,抽象的理论动画化,极大增强了教学效果。他还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电视片等,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该病害及其致灾机理,并通过讲解农民咨询的案例,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他先后编写出版各种教材、教学参考书、工具书、电教片共16部。他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病理学原理》发行量达万余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主编的十四五规划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入选全国高等农业优秀教材。

从1984年留校任教至今,康振生已在教坛耕耘了40个年头。用他的话说:“年轻人朝气蓬勃,有活力,有想法,经常和他们相处,我也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对于研究生培养,康振生强调研究能力和方法,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说: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在我们工作基础上站高望远,突破创新,最终有新发现、新见解和新突破。

除了教学任务,曾担任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康振生,还有繁重的科研和行政事务。而这些并没有使他放松对研究生的指导工作,无论再忙,早上去东南窑、晚上去实验室已成为每天的“例行公事”。不管时间多紧张,他都会定期和研究生座谈,了解科研进度,并将自己了解到的最新科研进展反馈给学生,并及时提出相关建议。

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贵于熏习,风气重在浸染。康振生的率先垂范,带出了一支被业界誉为科研精锐之师的“康之队”。

如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冯浩教授,曾是康振生的博士生之一。学生时代的他,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总是好动、耐不住性子,做研究的时候也常有畏难情绪。多年后,回忆起自己做博士论文时的那段经历时,他这样说道:“当时我所在的实验室和康老师的办公室是对门,因为研究迟迟没有进展,一天的实验做下来,我觉得非常疲惫,做事情也缺乏动力提不起劲儿,于是就想着到了点就离开。那天晚上,我一看时间,十点半了,于是就想着赶紧回宿舍休息。然而,就在我准备‘开溜’的时候,一回头,才发现康老师竟然还在办公室不知疲倦地钻研。那一刻,我忽然有些迈不开脚步,一股羞愧涌上心头,原本的疲惫和懈怠,也在看到康老师的身影时化作源源不竭的动力灌注到身体里。”

原本准备离开的步子,就这样默默撤了回去。深吸一口气,冯浩沉心静气,再次坐在实验台前,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人一旦专注起来,时间便过得飞快,做事的效率也会直线上升。焦虑被一扫而空,脑海中的懈怠也被奋进的动力填满,冯浩沉浸在自己的课题当中,直到敲门声将他的心神唤回。抬起头来,康老师正站在门口,温和地提醒他别熬太晚,早点回去休息。一低头,腕表上指针已然指向凌晨十二点。

如今的冯浩,已经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正带着自己的博士生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可不管过去多久,他总也忘不掉学生时代的那段记忆,忘不掉康振生老师对他的言传身教。

2013年春节,人们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庆氛围中,家在学校的研究生吴宽大年初一中午却惊奇地发现,康老师的汽车竟然出现在学校科研楼的停车场,到了办公室,才知道老师一如既往,又来加班。

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峰。而在康振生的学术征程上,没有“慵懒松散”的字眼,唯有“严谨求精”的追求。

康振生经常告诫学生:“做我们这一行,只闷头在实验室里做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下地,才能真正把握田间地头的小麦生长实况,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2010年,他带着学生们去云南参加调研,一待就是半个多月。回顾这段经历,留在学生们脑海中的,不是彩云之南的无双美景,而是每天在田间地头奔波的枯燥与疲惫。调研的地方道路不便,他们需要翻山越岭,艰难跋涉,条件最好的时候,也是坐驴车,时间一久,颠簸得身子都要散了架。学生们担心老师的身体,可康振生却笑着宽慰,“坐驴车也很好嘛!就当是体验生活了。”

对于这些植物病理学研究者而言,他们的日子并不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容易。白天需要四处奔走采集样本,在烈日下展开高强度的调研和记录。到了晚上,还要及时总结复盘当天的成果,并就此展开讨论。体力和脑力的双重劳动,让许多没吃过苦的学生疲倦不堪,有时候走路都想睡觉。

每当这个时候,年纪最大的康振生,总是干劲十足地走在最前面。没有人是铁打的,也没有人是不需要睡觉的,可他依旧坚持了下来。支撑着他的,是那份对农业研究的热爱,更是扛在肩上的重担。而支撑着学生们坚持下来的,则是那个一直走在最前,引领着他们不断向前的身影。

在师生眼里,康振生正直宽厚、沉稳儒雅,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令人敬畏;而生活中的他,又是一位和蔼可亲、没有架子的老师和同事。为了创造一个团结、融洽、健康向上的科研氛围,课题组每年都要举办联欢会、运动会、联席会。师生们自编自唱,好不热闹,这时的康振生也和大家一样,尽情地放松,唱歌、运动、表演节目样样少不了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们的感情更近了。

创新培养,托起农业科教明天的太阳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根本,农业高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根本就是要培养优秀的农业专业人才。在多年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康振生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凝练出“以育人为本,全方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打造知农爱农新型植保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改革,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康振生带领学科团队围绕国家对新农科植物保护人才的需求,提出“需求导向,追求卓越”新理念,创建了“思政+课程+科研+实践+访学”五联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内培+借智+外引”打造了同时拥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的师资队伍,建成了门次最多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和规划教材。

同时,还建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植物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推广试验示范站等教研产融合的实践大平台,培养了“有情怀、有知识、有眼界,强创新、强实践、强沟通”的三有三强卓越人才。其中,成果“名师引领 五联驱动”植物保护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围绕研究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康振生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使研究生成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承担并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增强研究生的使命感,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并使其在科研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晓杰是康振生从德国做访问学者归来后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生。当时,分子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但康振生已经察觉到这方面的研究前景十分广阔,便鼓励学生对此开展研究攻关。然而,这些研究的耗资是很大的,一盒只能做四五次实验的试剂就要3万元,其中任何一步弄错,整个实验就得报废。看出农村娃出身的王晓杰有顾虑,生怕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实验失败,造成经费浪费,康振生鼓励他说:“不要害怕,放心大胆地做!该花多少钱,哪怕十万元、二十万元,咱们也要把研究做完。”

在康振生看来,在科研路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出现失败,更不可能不出错,学生尤其如此。为人师者,就是要学会宽容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当学生面对这些挫折时,不是给他们压力,更不能打击和责备,而是要鼓励他们在失败中吸取经验、继续战斗。

正是有了这样的鼓励和宽容,学生们逐渐放下了心理负担。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奋斗,团队取得了很多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王晓杰更是迅速成长,2019年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22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目前担任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长为国家级人才。

近年来,康振生培养博士研究生60多人、硕士生130多人。指导的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博士论文获评“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这些学生中有的已经成为植保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有的在地方农科院或农技部门服务三农,一起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编织出一张大网。弟子们都喜欢康振生的一句话:“农业院校教师一生要站好两个讲台,一是教书育人的讲台,一是田间地头的讲台。常常自问初心何在,人生之路就会走稳走远。”

康振生现在依旧忙碌,因为他没有忘记“做事情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有结果,但不干事情永远没有结果。”但是,他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尽快成长,让小麦条锈病事业发展得更强、更好。 “化身红烛守书斋,照见窗前桃李已成材”就是对他内心期盼的最好注解。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