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历史古迹、览名山大川、访知名学府……近些年,研学游市场持续升温。每到寒暑假,不少家长会为孩子安排研学游,希望孩子在这个“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收获别样的体验与成长。然而,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研学游产品“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甚至无“研”无“学”只有“游”等问题,被质疑“名不副实”。

比如,有的走马观花参观几个景点,打卡拍照;有的行程“货不对板”,随意更改;有的随队老师任凭孩子打游戏、刷短视频……一趟研学游花费不低,但收获甚微。流于形式的研学游,致使孩子“游有余而学不足”。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游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活动,以“研”为核心,“学”为目的,“游”为载体,让孩子在享受旅行时光的同时,激发探索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若学生仅仅是“到此一游”,就失去了在旅途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的“研学”本质。

实际上,研学游兼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与旅游双重属性,绝不只是生意,而是学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和校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衔接的创新形式,其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是重要内容。研学游重在“研”,贵在“学”,难在“得”。因此,规范研学游市场秩序,引导其健康发展、回归其本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研学游的监管力度,制定标准化服务规范,保证研学的内容和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研学机构要重视研学产品设计,主动开发精品基地和线路,合理安排课程,提供高质量的研学产品;家长应重视研学活动的质量,选择适合孩子的研学项目,引导孩子在研学游中度过精彩而充实的假期。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保证研学游“有名还有实”。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