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期,孩子们迎来了假期时光。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许多孩子陷入了手机、游戏和短视频的“漩涡”中,难以自拔。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高达65.6%的未成年人观看过短视频,其中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引导孩子健康使用手机,戒除游戏与短视频成瘾,成为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

孩子沉迷短视频无法自拔

“上课的时候想起刷到的搞笑短视频容易走神,也会因为碰到历史人物就联想起游戏教学视频里的内容,然后就听不进去老师讲课。”五年级的赵同学在谈及短视频给她学习带来的影响时说。赵同学表示,有时自己写作业会无意哼唱短视频的爆款音乐,甚至晚上睡觉前脑海中也会自动播放。

家住青岛的王女士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接触短视频之后变得没有耐心,不能静下心去阅读学习,“我给小孩买了一柜子书,之前的阅读习惯很好,从开始看短视频后她就很少看书了,最多也就是看看漫画书,还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很担心她上课能不能集中注意力……”王女士无奈地说。

家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专家、青岛市第六中学党支部书记赵江社表示,短视频因其“短平快”的特点“出圈”。流量时代,注意力即资源,为抓人眼球,越来越多的视频风格都偏向于短篇幅、平文风,快节奏,配上动感的音乐或深刻的画面,很容易给观众留下记忆点。研究表明,碎片化、强刺激的娱乐消费会缩小青少年的注意力范围,从而减弱其深度思考的能力,让集中精力学习变得困难。

高质量陪伴可抵万难

“暑假期间,亲子相处的时间变长,孩子若缺乏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处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方法消极粗暴的成长环境,会更容易迷恋刷短视频。”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张海艳分析,“孩子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与尊重、关爱和认同,就会把短视频平台当作精神的‘休息站’,甚至是逃避现实生活的‘避难所’。”

父母要为孩子定规则,但一味强制约束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对此,张海艳表示:“定规则的时候,不能‘只管小孩’,家庭成员要共同遵守,不应出现‘双重标准’。”

“孩子短视频上瘾的现象其实折射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张海艳说,“不要把电子产品使用习惯和其他生活习惯的培养‘割裂’开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要自小从细微处给孩子立规矩,形成自律意识,成为自己生活的‘掌控者’。”

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手机成瘾的迹象,比如频繁地查看手机、情绪波动大、影响学习和生活等,那么家长就需要及时介入。可以通过与孩子谈心、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到手机成瘾的危害,并引导他们逐步戒除。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张海艳认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阅读、运动、音乐、绘画等,让孩子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手机上。

另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和学习任务,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赵江社表示,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要让孩子彻底远离手机和网络游戏及短视频是不可能的,家长要有这样一个思想,才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他建议家长可以了解并且和孩子一起看短视频、玩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习积极的方面,让孩子在家长陪伴下健康成长。同时,家长自己在家里也不要做手机控,不要整天刷短视频,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做运动等,给孩子一个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