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课程的育人价值,挖掘地方区域文化,聚焦劳育问题,满足新时代学生需求,成为实施立德树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新途径、新策略,满足学生发展和人才成长的新时代的劳育要求。山东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立足育人目标,挖掘杨凌特色农耕文化,结合劳育,进行了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开发。

一、挖掘地方文化,融合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哲学

追古溯今,农耕是传承千年的人类瑰宝,中华文明大多诞生在土壤中。而杨凌,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这里也是中国农耕社会隋唐盛世的见证地,至今还保留着隋文帝杨坚陵寝泰陵、唐太宗李世民出生地恩义寺等众多历史遗迹。因此继承和发扬“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优良精神传统刻不容缓。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这里所说的“读”,当然是读圣贤书,为的不仅是做官,更重要的是学“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古代人耕读的理想追求是本分做人,不废学业;耕读为生,朴中带雅。皓首穷经、躬耕垅亩,起于阡陌、达于仕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处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读书耕田的生活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耕读文化的基本精神依然具有永恒的社会价值,应该学习并弘扬光大。

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农高区——杨凌示范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加之“示范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自贸片区+综合保税区”等多区政策叠加,杨凌示范区已经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因此,山东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自建校以来就确立了极具人文关怀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哲学——“享受田园中自由的呼吸”。学校认为校园既是充满清馨书香的文化园,更是洋溢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绿色生态园”——让师生们在满园青翠葱茏中真切地感受农村的田园生活,让学子们保持着对田园、农村生活的热爱,继承和发扬“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优良精神传统;并在大自然中陶冶自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平和心境。

二、开发校本课程,发掘“生本”意识

基于“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文化理念,山东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以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农业科技为结合点,确定了语文学科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内容。

课程开发初期,通过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典籍、实地访谈调查等研究形式,收集了大量有关“百谷之神”后稷的神话传说、历史记载、学者述评、民间故事,梳理了以杨凌示范区为区域中心的后稷农耕文化历史源流、发展演变及重要史实,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力求用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直观清晰地展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的原始风貌、发展变化。

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建构理论,又在突破理论中实践、检验课程的价值,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课程开发小组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大胆尝试:利用语文学科教学特色,进行田野调研——给全校学生布置题为“我所知道的关中农业文化圈的那些事”的作文,并延伸到周边宝鸡、青岛部分学校,力图通过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需求,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事实证明,这项做法是正确的,学生的作品反映出诸多问题。譬如,作为农家子弟,缺乏基本的农耕农作常识;对家乡本土文化的淡薄;对农业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认知不清……学生反馈的问题,结合杨凌地域延承的农耕文明与农科新城现貌,让课程开发的指向愈加明朗,课程开发的要义愈见清晰,理论建构的纲目便水到渠成。

于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就确立了——旨在厘清立德树人与农耕文化阅读校本课程的关系、明确农耕文化的内涵、探寻经典中的“农耕文明”、探究黄河流域的民间农耕文化与农耕文化在两河流域的发展等七个层面的问题。课题开发小组围绕七个层面设计了教学课例,以阅读活动课着重引导学生感知、了解、熟悉农耕文化所蕴含、传达的乡土文化精髓。

诚然,课程的开发不仅应当满足学生需求,还应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更应该服务于当地区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因此,课程开发的重点方向便得以明了——坚持“以生为本”,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实践,让学生成为农耕文明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实践一:课程开发关注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因此学校进一步扩大师生农业劳动实践园地的规模,建立“教稼园地”,带领学生翻土、播种、浇水、施肥、育苗、定植、除草,还有修理农具、制作肥料、收获作物,收集种子和选种等农事活动。实践二:学校初始年级的学生每年都会举办“‘烹燃’心动,‘厨’我莫属”的“小当家”厨艺大赛暨劳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小厨师们以班级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拿手菜”,出菜的同学将本组的“作品”呈上展席,介绍制作流程、材质配料、营养价值、味道特色、文化寓意等。评委们根据色、香、味现场打分,评选出一、二等奖及优秀奖。实践三:学校还开展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植树节活动,多次举办“亲近自然,共享农趣”的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访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实践四:学生结合田野调查和前期实践活动完成了关于直接展现农耕文化的场景和活动作品集,书写了新时代学子在劳育背景下对于农耕活动的真切体悟。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带动了农耕子弟重新走向田野,让传统文明在现代中延续且焕发生机!

三、扩大参与主体,建立协同机制

除却聚焦学校教学和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协同机制成为课题开发小组攻坚克难的新问题——如何让当地具有农耕文化特性的个人、单位、组织等社会资源直接参与到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来?

在此任务驱动下,课程开发小组充分关注到杨凌作为农科城的天然优势,并且关注到了关中地区的院士、劳模和教授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以及高等院校、博物馆、农业合作组织等相关组织、文化单位的作用,并积极开展实践。

一是开展了“黄土续真情”的劳动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学校特邀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系主任岳大鹏教授为学生带来“借用地理慧眼,助推春笋成长——中学课题研究的地理视角分析”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对地理及农业发展有了更广泛的认识;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仑先生为学校师生带来“黄土情——山仑科研生涯片段”专题讲座,让劳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成为激发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杨凌示范区总工会、杨凌示范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局联合主办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首场主题讲座在我校举行,由示范区劳动模范、山东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校长宋建社作“劳动淬炼成长,奋斗创造幸福”专题报告,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薪火相传。

二是组织并带领学生前往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和山东师范大学博物馆进行研学活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学校组织学生代表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走进西瓜世界,探索西瓜奥秘”的主题活动,进行科普实验、参观技术展台,了解生命背后的奥秘。

课程开发与杨凌农耕文明相关单位建立的协同机制,扩大了课题研究的参与主体,使得高等学府的教授、院士以及劳动模范参与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让学生们在精神上得到浸润和滋养。同时,课题研究与不同单位的联合强化了专业支撑,推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团体开展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理论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并为积极推动健全学校社会密切协同的育人机制提供了典型案例与范例。

综上,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山东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立足于育人价值,挖掘杨凌传统与现代农耕文明,聚焦劳育问题,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让学生成为农耕文明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得专家、学者、劳动模范等主体成为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参与者,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与各类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基地、活动场馆、高等院校、文化组织等单位建立协同机制,实现了全面育人,更为区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资源协同机制的建立提供了范式。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