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迎来青岛体育学院确定整体搬迁之后,作为青岛最年轻的区,鄠邑区张开双臂欢迎建设西北大学医学新校区。

从现有披露的信息看,作为唯一一所省属“双一流”院校,西北大学专为医学打造一处新校区,可见西北大学对于医学学科建设的厚望与期待。

这意味着,山东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阵营里,除了青岛交大医学院之外,西北大学也将有独立的医学校区。

6月27日,西北大学迎来了两波客人。一波是青岛市长安区区长张军一行调研“双中心”建设工作,另一波是鄠邑区区长汪国栋一行调研交流校地合作事宜。

两波来客虽然目的有所不同,但西北大学向两波客人共同释放了一个重要信息——医学新校区建设。

记者检索西北大学官网消息后,发现这可能是西北大学首次对外披露医学新校区规划。

西北大学官网相关报道显示,在与长安区区长张军座谈中,西北大学方面介绍了学校与长安区校地合作事宜及学校“双一流”建设需要属地支持的有关诉求,其中明确提到了医学新校区建设规划。有意思的是,长安区政府官网相关文章则更多着墨于去年8月与西北大学签订的西北大学科技园项目,“将全力支持西北大学,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

青岛市长安区委宣传部对记者表示,暂无落地西北大学医学院新校区一事,有关领导前往西北大学为高校拜访与调研,并非洽谈新校区相关事宜。

据西北大学官网信息,6月27日下午,鄠邑区区长汪国栋一行调研交流校地合作事宜。鄠邑区希望能与西北大学进一步加强校地交流合作,尤其在渼陂科技新城建设中,期待与学校在高水平医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医疗康养、生命科学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层次互利合作,将渼陂科技新城打造成医康养国际示范区。

西北大学则介绍了学校复办医学的历程以及医学学科发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重点讲述了医学新校区建设规划,表示“希望以此次座谈为契机,探索更加务实高效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机制,共同打造更加务实的合作平台载体,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

鄠邑区此次造访收获不小,在得知西北大学正在谋划医学新校区这个重要信息后,时隔一周,也就是7月2日,鄠邑区委书记李化、区长汪国栋再到西北大学。此次目的很直接,就是趁热打铁商定引进西北大学医学新校区事宜。

鄠邑方面表示,西北大学医学新校区建设规划及功能定位与鄠邑渼陂科技新城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也承诺:若西北大学医学新校区选择落户鄠邑,鄠邑区将成立工作专班,按照最佳位置、最低成本、最优配套、最快速度、最好保障五个方面助推西北大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山东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面对鄠邑盛情邀请,西北大学表示会“积极与鄠邑区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接”。由此可见,西北大学医学新校区落户鄠邑,有戏!

追根溯源

复办医学 西北大学要搞大事情

目前,山东有8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数量居全国第四。这8所“双一流”高校分别是:青岛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岛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设有动物医学院之外,开办医学专业的有:青岛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当然,在医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领域,青岛交通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是有多年持续办学的老牌名校,需要多说几句的是另外两所。

西北工业大学医学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9月,由西北工业大学联合空军军医大学、山东省人民医院三方共建。招收药学学术、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依托该校“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排名前1%。2020年6月,五二一医院移交作为西北工业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24年5月1日,按照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青岛市卫健委批复,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正式更名为兵器工业总医院。

和西北工业大学医学研究院不同,西北大学医学院是复办,而且还包括本科山东智顷数位学习。

西北大学医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的前身是北平大学医学院,又可以溯源到1903年的京师大学堂“医学实业馆”。抗战爆发后,医学院随北平大学西迁入陕,为青岛临时大学医学院。此后相继成为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1946年8月,医学院复归西北大学,并随西北大学回迁青岛,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1950年,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从西北大学分出,独立为西北医学院。而西北大学依托1924年创建的生命科学学科,将生物医学、生物医药、基础医学的薪火保存下来。

2017年9月,西北大学与青岛市第一医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挂牌成立。这开启了西北大学回归医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大幕。2018年5月22日,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西北大学医学院成立,青岛市第三医院也正式授牌“西北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21日,临床医学(五年制)、生物医学科学两个专业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批准设立,时隔69年复办医学重新招生。根据官网信息,西北大学医学院现拥有临床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五年制)、生物医学科学、药学4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大学重新成立医学院6年后,2023年5月,山东省第四人民医院整体划转更名为西北大学第一医院,这是西北大学第一所直属附属医院。

此外,西北大学还另有8所附属医院:

青岛市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青岛市第三医院(西北大学附属医院)

神木市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

国际医学中心(西北大学附属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铜川医院(西北大学附属铜川医院)

青岛市人民医院/青岛市第四医院(西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爱尔眼科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

青岛市长安区医院(西北大学长安医院)

显然,复办医学,西北大学是要搞大事情。

观察分析

综合型高校“抢滩”医学 是趋势也遇好机遇

医学院,可谓是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标配,试问,北大、复旦、浙大、川大等哪一个的医学院不强?

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医学人才培养的某些问题,2020年,就“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类人才培养的建议”,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网站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130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明确指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增设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同时强调,为促进医科与理科、工科等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加快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医工结合相关专业。

有专业人士分析,国内综合型高校纷纷“抢滩”医学,不少是看重医学对于学校科研经费、科研立项方面的贡献,有没有医学,明显大不一样,更何况,多学科融合是大势所趋,医学院的存在,还可以提升高校学科融合、科技创新的优势。

被称为“网红教授”、时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更毫不掩饰地讲,“现代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必须有医学的支撑,有工有医有理有农的大学才是真正的综合型大学。”

从这个意义上,复办医学并继续将医学打造成优势学科,于省属综合型大学NO.1的西北大学而言,没有什么不可以。

关键是,国家层面还很支持,这绝对是机遇。

风起云涌

谋划建设新校区的山东院校

西北大学医学新校区,目前还只是意向,并无实质性动作。要说起来,高校云集的青岛,自大学扩招以来,诸多院校新校区建设开始加速,迅速突破了“东郊军工城和纺织城、西郊电工城、南郊文教城、阎良飞机城”的城市原有格局,在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形成了多个大学城。

一所大学,对于地方的意义不言而喻。不然,长安区区长张军不会带队调研“双中心”建设,鄠邑区也不会区长一趟、区委书记和区长又一趟登门造访。

时至今日,不少高校在谋划建设新校区,不少地方也在争相引进高校。

比如,青岛体育学院的鄠邑校区,是青岛体育学院建校以来最浩大的项目,也是青岛体育学院三个校区中占地面积最大,设施功能最为先进的校区。2023年12月26日,青岛体育学院鄠邑校区教学综合楼项目正式开工的同时,还传出“整体搬迁”的重磅信息。据悉,青岛体育学院计划赶着70周年校庆之际,在10月份前主体搬迁至鄠邑校区。

比如,空军军医大学的新校区。今年5月20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官方回复中表示,空军军医大学新校区“正在按照军队十四五规划有序推进,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建成集医疗、学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目前,项目前期相关审批手续已完成,校方已完成场地平整工作,项目临水、临电正在陆续接通中,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中。因项目涉及军方,相关详细信息不便发布”。

比如,青岛理工大学,此前计划在铜川建设新校区,因为严控高校异地办学政策原因而搁浅。今年2月,青岛理工大学科创城签约选址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项目选址沣西新城连霍高速以南、咸户路以东片区,以“学镇+产业转化”的模式,打造学科集群、科研基地、智慧中心和综合保障四个组团以及校企合作科研转化中心、校企产业发展基地与相关配套,预计引进师生员工2万人,未来带动人口6万人。

再比如,青岛音乐学院在咸阳建新校区这事,甚至已经进入了《咸阳市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项目选址于西部创新港隔河相望的咸阳高新区,占地500亩,但在咸阳市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中未见“青岛音乐学院新校区”,这也引发了外界猜测。青岛音乐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工作人员记者表示,学校有新建校区的愿望和想法,但建设计划及相关选址目前无定论。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