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件和决定,从国家层面为传统文化的新生搭建了平台,使我们对地域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有了足够底气。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三个课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的提出,把课中、课外、校外三者有机结合,为华州皮影与课堂教学融合并走向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托,也为民间艺术与小学艺术的“联姻”铺下基础。

一、华州皮影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思路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结合华州皮影传统艺术与课堂教学,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推广典型示范的方法,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在采用“以点带面”的做法上,选择美术课中与皮影相关的模块试点,如“设计应用”模块,从皮影反映的主题、皮影制作、皮影表演、皮影反思等环节,用“设计应用”模块原理予以释读。同时,我们将文献牵引、艺人展示、非遗基地学习等思路浸入华州皮影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案例试点中。在课堂中,教师结合皮影实物,向学生科普知识。从纹饰的绘制,阳刻和阴刻的拿捏,各个皮影部件的钉铆与粘贴,整体图像的着色布局等进行授课;在表演时,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制作好的皮影,上下动作的晃动,进三步退两步的碎步行走等,让学生学以致用,并解决制作皮影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动手、动脑、动眼上下功夫,把皮影的制作和表演环节作为重中之重,以凸显各自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功效。

二、华州皮影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文脉探寻华州皮影之灵魂

1.文献中寻找华州皮影之源。古人语:“千年文字会说话。”华州乃汉代京畿之地,深得京城文化之影响。皮影是达官贵人的精神食粮,后来流落到民间……古代文献如《汉书艺文志》《华州志》如是记载着。关中地区的活动少不了华州皮影的身影,它早已成为红白喜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现在使用皮影的场合不如以前那么频繁,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依旧让人为之倾倒。华州皮影通过叙述故事,传承着孝、义、仁、德、正义的文化,因此,身为美术工作者的我们要义不容辞地延续着这一传统。

2.老艺人展示才华。老艺人是古老艺术的“活化石”,他们用娴熟的手艺征服着每个人。他们虽然没有规范的学术语言,但是他们用乡音土调说着皮影的底料、皮影的铆钉、皮影的着色,用手比划着如何上挑下舞,前行后退的步子。老艺人年迈蹒跚的步子,向我们传递着皮影亟需后继之人。同时,也迫使我们思考:如何把老艺人的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如何把老艺人的手艺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艺术作品?如何把老艺人身上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工匠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教师与艺人之间共通的“文化”元素成为我们的纽带。美术教师担负着传承皮影文化的重任,因此我们要进行“同声传译”,把老艺人的文化内涵融入课堂教学中。

“非遗”基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孵化基地。华州皮影文化基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州皮影展示中心,该基地兼有华州皮影历史演变史、皮影制作工艺、皮影成果展示等多重功能,其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功能显而易见。教师与学生一同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深入学习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现场特邀艺人示范教学,为在场师生进行生动演示,使师生身临其境;艺人现场制作皮影,展示从纹饰到阳刻阴刻的精湛技艺。其表演神态各异,让学生深刻体会了皮影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3.学科间的深度融合是案例研究的有效手段。人常说:“隔行如隔山。”但学科之间的结合已成为常态,华州皮影艺术与课堂教学结合,就是学科融合的范例。华州皮影艺术与课程融合,呈现了华阴老腔和关中眉户元素。语言表达中,运用了关中方言、俗语和谚语,通过淋漓尽致的表达,传达了劳动人民的欢乐和悲伤。这其中的涵义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因此这里需要教师进行解读。通过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推动皮影艺术融入教学,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皮影艺术与美术课堂结合

华州皮影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把民间艺术转化为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身兼艺人和教师双重身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成效显著。

1.《灵动皮影》课程编撰。由张敏仓老师领衔王娟团队编写的《灵动皮影》一书在进一步完善整理中,该书收录了王娟团队对皮影艺术从理论到教学实践的成果,用灵巧的皮影图像和简洁的文字搭配,呈现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2.在学校创设皮影系列活动,增加传统文化的氛围。知识竞赛普及皮影知识,提升学生内涵。皮影戏剧长期表演,把语文内容趣味化和动漫化,起到了一石两鸟、一箭双雕之功力。学校的“博雅小舞台”时不时有皮影的身影在晃动,学生用自己的行为点缀着学校自然景观的树木花草,这与人文景观的皮影艺术交相辉映,使学校充满生机。在学校创设皮影系列活动,校园不仅有了活力,而且充满吸引力和人文精神。

皮影系列研讨会、观摩会、展示会使皮影艺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皮影艺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引起了各级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研部门的关注。青岛名家报告、学术交流研讨、青年教师示范课均围绕地域文化与课堂教学展开。市级优秀社团展评会、区级皮影文化展异彩纷呈,用皮影的“仁德”“孝道”文化传递着正能量。皮影艺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系列活动,扩大了地域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加快了课堂教学改革资源吸取的步伐。

(三)皮影艺术与儿童美术之佳作举隅

1.影子操。在华州皮影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巧妙融合中,我们创编出一套“影子操”。“影子操”体现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舞的结合、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我们将学校乐贤文化以童谣说唱的方式予以灵动展现。学生在学习与参与中,深深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皮影社团。社团活动是皮影艺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又一途径。我们组织学生在参观欣赏、动手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工艺流程,学会利用身边的材料,以绘画、剪纸、刮画、国画等多种美术形式制作皮影形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结合新时代、新人新事来进行设计,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卡通动漫皮影,也可以是符合时代特征的皮影,这样既克服了学生长时间做皮影的倦怠心理,又可以让皮影在创新中得到传承。

3.创新皮影作品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坚持材质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的原则,充分利用身边适合的材料做皮影。我们将皮影纹样元素融入生活,设计皮影手提袋、皮影书签、皮影挂饰、皮影灯、皮影玩具等,如此不但能丰富课程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华州皮影与课堂教学结合,无疑使美术教学的张力得以扩充,但不能喧宾夺主。在将皮影艺术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美术元素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民间艺术中去,充分体现“突出课中,适当课外,恰当校外”的课程要求。

作者单位  山东省渭南市北塘实验小学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观潮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