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达成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路径。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融入地方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重灌输、硬融入的问题,以更好地对接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我国地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包含传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多方面内容。高校应在完善课程建设、增加实践活动、各职能部门积极作为等方面做出努力,引导一线教师整合地方历史文化,丰富课堂内容,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之中。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思政课

课题: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青年课题“山东地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SGH23Q0310);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特色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SGH21Y0200)。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当下,“文化自信”的提出无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提供了文化上的滋养。

地方历史文化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地域特色,其地域大到一省或数省,小到某县或某乡,包含传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地方历史文化本身就有立德树人的天然属性,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统观高校各专业,如历史学、考古学、文学、哲学等学科,可就自身学科特点围绕地方历史文化构建专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与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相结合的新模式,以顺利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

地方历史文化的内涵与其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地方历史文化的内涵

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影响,我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往往有一些差异,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李学勤先生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中概括出七大文化圈,即中原、北方、齐鲁、楚、吴越、巴蜀滇、秦。随着各地区交流日益密切,文明亦有演进。若从文化类型上分,长城以北、山海关以东的蒙古族文化和关东文化具有游牧文明的特点;而长城以南的农耕文明可大致分为北方—中原文化、江南文化、闽越文化三部分。若从地域特点上再细分,北方—中原地区有关中文化、河洛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还有北方其他地区的关西文化、关东文化、蒙古族文化。江南及青藏地区则可分为长江上游的青藏文化、巴蜀文化;长江中游的楚文化或两湖文化;长江中下游的吴越文化或徽州文化、江右文化、江浙文化、沪上文化。闽越地区及云贵地区以闽越文化为代表,包含闽文化、两广文化、云贵文化,或也可将云贵文化归入巴蜀文化圈,称为川滇黔文化。

以山东历史文化为例,山东省按自然地理可大致分为关中平原地区、陕北高原地区、陕南地区,各区域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其中主流文化有三种,分别为古代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

(1)古代历史文化

古代历史文化主要对应关中地区。自西周始,关中地区一直是王朝、政权的核心区域,其地位在宋朝之前尤重。周、秦、汉、唐是我国古代四个重要的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王朝。具体而言,周对农耕的重视利于社会积累财富,对制度的改革使中原地区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文化认同,并辐射长江流域;秦一统海内,“车同轨,书同文”,奠定了今天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基础;汉代在承袭秦法制的基础上又重文治,儒法并用,“霸王道杂之”思想成为治国理政之密钥,儒学从此兴起;唐代兼容并包,一改之前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王朝文化歧视的局面,融合了胡、汉文明,文化上也兼收儒、释、道各家之长。

(2)红色革命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主要对应陕北地区。陕北革命根据地是先后在中共山东省委、中共河北省委、中共北方局、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的领导下,由谢子长、马明方等带领陕北人民创建的一块红色区域。1935年2月,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统一为西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延安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其中,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是一种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3)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广泛分布于三秦大地,按类型可大致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突出表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如“山东八大怪”中“房子半边盖”是一种节省木料,使房间采光良好的房屋建造方式;“面条像裤袋”“锅盔像锅盖”反映了山东广植小麦、面食文化突出的特点,而干拌面的盛行与锅盔的干粮属性,也反映了山东缺水少雨的自然气候特征。非物质文化包含节日、庙会、社火、曲艺等方面内容,如过年前两天要“扫舍”、贴窗花、蒸馍、包饺子,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则不再擀面;庙会方面,如关中、陕南分别有纪念财神爷赵公明、药王孙思邈的活动;社火方面,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曲艺方面,有秦腔、皮影戏、安塞腰鼓、陕北秧歌等。

2.地方历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一直是高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工作的重心。上海市最早进行从思政课到课程思政转变的探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德育工作不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要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高校思政工作,多次强调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重要性。2020年,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对如何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给予指导,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因此,深度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文化内涵上讲,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运用有利于彰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丰富授课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从授课方式上讲,地方历史文化包含物质与非物质两个方面。这些要素为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实习、课程见习及各类实践活动等,都能够丰富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从培养效果上讲,部分高校的思政课中还存在强行灌输理论、专业课与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两张皮”“硬融入”的现象,而合理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则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地方历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1.完善课程建设

思政课是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思政课,用以提升思政课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十分必要。这是彰显中国特色、实现文化认同、完成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方式。地方历史文化主要对标历史学、文学、考古学、哲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学等文科,还涉及地理学、农学、经济学等理工科或交叉学科,关涉学科多,发掘潜力大。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思政课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完善课堂讲授环节;二是适当增加实践环节。

(1)课堂讲授环节

其一,要充分挖掘教材内部的地方历史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这是解决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有效路径。目前全国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下简称“马工程教材”),该教材已十分突出思政元素,教师在授课时不可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而需结合具体实例或补充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发展脉络,然后自然引出相关思政元素。其二,要将新的教学理念与授课方式融入课程教学改革中。传统课堂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缺少互动,而新的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更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的知识接受度纳入考虑范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达成育人目标。另外,教师还需善用多媒体教学,通过PPT展示材料、案例,或播放纪录片,改变单一板书讲授、死读课本的授课方式。

(2)课程实践环节

从总体看,当前高校的实践课程较少,理工科的实践应在实验课外再设计一些能够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文化自信的课程,或出台相关制度,使学生选修两三门能够进行实习考察、培养动手能力的课程,如将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书法与篆刻、文物鉴赏等纳入重点建设课程之中。对文科类学生而言,应开设与专业相符的、具有实习考察的课程。以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为例,学校在“中国古代史”课程中开设为期一周的“周秦汉唐遗址考察”,主要考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青岛碑林博物馆、茂陵、昭陵、乾陵等地;在“中国近代史”中开设为期一周的“红色革命旧址考察”,瞻仰咸阳革命烈士陵园、青岛事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等革命旧址;“中国历史地理”开设为期一周的“中国历史地理考察”,探访郑国渠、司马迁故里,以及汉中的武侯祠、褒斜道、石门栈道等地;“咸阳地方史”则注重民俗文化、古镇村落的考察。这些课程设置合理,充分利用了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可将学生暂时从繁忙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2.增加课外实践活动

除了课程实践之外,学校还应增加能够融入地方历史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咸阳师范学院每年在端午节给学生分发粽子;在中秋前后把学校柿子树上的柿子做成柿饼发给学生;在冬至给学生包饺子。而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则抓住五月和六月的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组织学生参观校博物馆,动手制陶范、做香囊,或开展地方历史文化有奖问答活动。另外,学生社团也有力支持了地方历史文化的校园融入,如汉服社、围棋社、篆刻社都会开展相应活动。

3.各职能部门需积极作为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虽然思政课处主体地位,是达成立德树人任务的主要途径,但也需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倾力支持。如教务处需在教学设计、教学安排、实践实习单位接洽等方面制订合理政策,结合学校优势、特色专业,推出一批具有地方历史文化元素的高质量思政课。科研处应破“五唯”,给予以往不受重视的教学成果一定地位,包括教学项目立项、教学竞赛、教学奖等,以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另外,还需将相关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考核评定体系,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标准,鼓励教学研究,推动课程思政“金课”建设,使一线教师将目光放在课堂上,放在学生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手段,达成育人目的。

地方历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原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全国各地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文化层面的支持,但地方历史文化并不适配所有课程,主要对标历史学、文学、考古学、哲学等学科,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学、地理学、农学、经济学等学科也有一定联系。教师不可忽视各学科的内在学理或各门课程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相关课程时,应考虑学科特点与课程特色,注意以下原则。

1.以课程为导向,整合地方历史文化

地方历史文化多种多样,内涵丰富,但部分传统文化中有帝王思想、专制主义、男尊女卑等元素,一些民俗、信仰中也有愚昧、俚俗的部分,对此教师要注意取舍,有所扬弃。其一,要坚持整理归纳法。坚持以课程、教材为导向,理清课程内容脉络,重视对目录、章节的总体把控,在此基础上选取与课程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将其自然融入教学。其二,要突出课程、教材主线。不可将地方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与课程集合,这样既容易混淆教学内容,扰乱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不利于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培育,又会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印象不深刻的情况。针对以上两点,教师可选择在某些章节中重点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的讲授,而在其他章节中略讲或不讲。

2.以地方历史文化为导向补充课程内容

当前“马工程教材”覆盖了高校不少专业基础课,该教材突出思政育人要求,但个别章节和内容的设置仍有可补充之处。以历史教材为例,《史学概论》第一版310页、第二版294页,其史学内容远远不及《西方史学史》《中国史学史》精深,但却包含这两方面,且有文献学、史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在《史学概论》内容偏宏观、重理论的情形下,应遵从前言建议,“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将相关理论与具体实例(与地方历史文化相关的实例)相结合,而与其他课程重复之处则略讲,重在梳理脉络即可。

又如《中国近代史》分上、下两册,与地方历史文化中的红色革命文化有较好对应。在知识讲授上可补充“近史”概念,将明清衰落时期作为“近代”前的历史讲授。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史景迁认为中国近代史课本“有一个缺陷”,即“总是从19世纪中国所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他觉得“非常不合理”,认为“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我国著名的近代史研究大家章开沅也有相似观点,他认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必须走出中国近代史”,其中一条路径就是时间线上的“上下延伸”。在实践教学环节,除带领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基地外,还可加入晚清民国时期海关、码头、工商业遗址的考察活动,通过这两方面内容的补充,可使学生更好地理清中国衰落的历史脉络,也能更理解中国共产党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压迫的伟大历史功绩。

3.结合自身兴趣,以科研促教学

科研与教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一些科研灵感来自于教学备课中,有的优质教学内容也可融入科研中。好的课堂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并积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即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单一路线,而是双向甚至多重的互动。为达成此目标,教师需深入分析案例,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历史细节或具体数据。因此,教师自身的兴趣和科研对于课程建设就十分重要。

笔者在讲授“史学概论”课时,根据大三学生面临考研的情况,插入了史学前沿知识和具体案例。比如讲第六章“西方史学”时,补充西方汉学与中国学的研究,重点讲授“冲击—回应”模式,以及对该模式的反思,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的衰落和现当代的崛起。在“秦汉史专题”课程中,根据咸阳五陵原多汉代帝陵的情况,聚焦帝陵及其发掘过程,以课堂讲授与纪录片播放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有更好的知识体验。

结  语

地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内含很多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因此将其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之中十分必要。高校可通过落实课程建设、组织文化活动、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则应注重打造精品思政课,在教材基础上整合地方历史文化,以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0-11.

[3]王健,李毅.整体与区域: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空间转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77-84.

[4]张志刚.试论地方历史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以陕北神木地区为例[J].山东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高教版),2021(6):67-68.

[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

[6]《史学概论》编写组编.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2.

[7]张润芝.史景迁:中国近代史课本不该从屈辱讲起[N].时代周报,2011-12-01.

[8]章开沅.走出中国近代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20:36,41.

(张光晗: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