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1969年3月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人才,现任西工大航海学院院长,“水下信息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水下无人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基础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0余篇。

飞行里程218997千米,飞行时长332小时25分钟,飞行次数173次,飞行数据超越某航旅APP全国99.99%的用户数……这是潘光教授2023年度飞行行程单,亦是他2023年优异“成绩单”背后的辛苦和付出。

参加海上试验、查阅文献资料、准备会议材料、与团队老师讨论技术难题、为学生答疑解惑……潘光教授每一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

在西工大工作的近三十年,接触过的同事都被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与不断钻研的科研精神所感动。他投身科学研究,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他心系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事业,奋力培养学生、延揽人才……

“科学研究就是要不畏艰难、敢于亮剑”

拥抱海洋、探索海洋,这是潘光年少时的愿望,也决定了他日后求学、工作的方向。

潘光的父亲曾在哈军工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相关研究。受家庭影响,潘光对于“三航”领域研究有着深深的向往,他想像父亲一样投身于国家重大战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1991年,他大学毕业后毅然决定到西工大航海学院攻读水中兵器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便留校任教。

1999年,考虑到多学科交叉融合有助于自己解决更多科研难题,潘光便申请了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职博士。此时正值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教授牵头组成的西工大航海学院“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正式成立,机缘巧合下,还是一名博士生的潘光加入由徐德民院士领衔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

当时,在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和看不到眼前效益的情况下,团队仅有5个人坚定地留了下来——宋保维、严卫生、刘明雍、胡欲立、潘光。

他们研究的某远程水下航行器项目遇到了诸多困难——国家没立项、经费无保障、技术无先例、同行不看好。为寻求经费支持,他们到业内多家研究所、生产企业寻求联合研制,出差更是省吃俭用,以节省开支。最终,在徐德民院士的鼓励带领和大家的坚持下,研究所贷款160万元,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开始了新型水下自主航行器的研究。

他们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并将其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努力干事业、“负债”搞科研,终于完成关键技术指标的试验验证工作,取得了宝贵的实验数据,有力地支撑了团队探索研究的方案设想,不仅还清了160万元贷款,还结余了40余万元。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现有院士、国家教学名师、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各类国家级人才19人次,教师40多名,博士、硕士300多人,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为我国海洋装备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学研究就是要认真踏实、实事求是,团结合作、互帮互助,不畏艰难、敢于亮剑!”这是潘光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事,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成为‘灯塔’,守卫深蓝”

对于海洋,潘光有着特殊的情结,这片广袤的蓝色国土,是一代又一代航海人奋斗的战场。

西工大身处内陆,而水下航行器需要在广袤湖海中进行实验与调试,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潘光一趟又一趟地奔波于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之间。

2016年8月,我国自主研发的50公斤级自主水下航行器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和海上试验,标志着我国在微小型水下航行器方面突破了核心技术,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

50公斤级自主水下航行器由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承担研制,在验收之时就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该航行器还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及后续市场推广,已在水文调查、海洋勘探等领域广泛应用。

从此,我国微小型水下航行器技术研究与应用,也进入了“少数国家”行列。

2016年以来,团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推动新型水下无人系统创新发展,创造性提出滑扑一体仿蝠鲼柔体潜水器新概念,研制出10kg-700kg系列化工程样机,完成了全球首例千米级大深度、滑扑多模态航行试验。相关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22年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

潘光作为技术总师主持的某重大专项,提出了新型水下无人系统概念,引领水下无人系统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发展。产品从项目立项到成功下水,仅用了18个月时间,开创了国内水下无人装备研发的先河。

当被问及何以能够带领团队取得诸多成果时,潘光回答:“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最大的驱动力。始终有一份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我,那便是努力做顶天立地的科研,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灯塔是海岛不可或缺的装饰,他给往来的渔人带来希冀和信心……他永远淡然伫立在哪里,海里的钩沉变迁在他身上永远看不到影踪。”这是潘光年轻时写下的一段话,他也想成为一座“灯塔”,守卫祖国那一片深蓝。

“上好一小时的课就要用十小时的功”

“上好一小时的课就要用十小时的功”,这是潘光从教近30年来一直所秉持的信念。

当被问到如何能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时,他笑言自己有“三大法宝”:和学生做朋友,通过课堂育人,在科研当中育人。

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摆脱旧课本、老方法,他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瞄准学科前沿改内容,通过学科交叉提质量。

面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快速发展的要求,面向国家海洋方向重大需求,潘光决定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交叉学科内容融入到原有课程体系,既面向当前急需,又考虑未来发展。

同时,他还提出了以实验课程、实习实训、企业课题为载体的“学创一体”教学体系,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重大任务、舰队基地及校企导师多方协同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海防情怀为价值引领的人才培养理念。

2023年暑假,在海军机关和学院的统筹组织和精心安排下,航海学院40名师生与来自其他高校师生一同登上享有“功勋训练舰”荣誉称号的海军郑和舰,开展了为期六天的体验式航海实习。

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流体力学》中,潘光引入翻转课堂理念,强化互动和讨论环节,设置与课程内容紧密对应的基础性与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课,研发了海洋航行器流体力学虚拟实验平台,充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潘老师把课堂搬进实验室,指导我们动手设计实验并参与国家级创新大赛,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2017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鱼怡澜说。

“做老师就要有热爱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这是潘光教授在讲台上向同学们最深情的“告白”。

“做海洋强国梦的‘传道者’”

“要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应国家之所需,成为发展海洋事业的探索者和领军者!”2023年8月31日,航海学院2023级新生见面会暨新生第一课在长安校区举行,潘光在新生第一课上慷慨激昂地讲道。

自2018年起,每年开学,他都要为新生讲开学第一课。“保卫祖国蓝色国土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句开场白他已经说了6年,他打心底里希望同学们立大志、成大才。

在学生眼中,潘光是一位兼具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的老师。即使科研工作极为繁重,他也坚持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即便是节假日,他也经常和学生讨论专业知识、交流学习心得、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课余时光他还经常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谈论文学与艺术,有时刚休息没多久,他就又回到实验室和课堂上……

望着老师的身影,2019级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李晗特别感慨:“潘老师对事业的执着、认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潘光一直都十分关心学生成长成才。“无论多忙,潘教授总是心系教学,在课堂上传道受业解惑,在课下指导大家开展科研实践。”2020级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高山说。

近年来,潘光指导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等奖、工信创新创业奖学金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奖励30余项。

作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潘光把培养国防科技人才、服务国家海洋战略、争创世界一流作为教书育人使命担当,培养的毕业生70%长期奋斗在重大科技攻关一线。

做海洋强国梦的“传道者”,这是潘光长久以来的追求和坚持。

(白婧熠: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