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这种漱石澡雪的自砺境界令人赞赏。而我并非赞赏其读书,而是赞赏其持之以恒、砥砺情操的品性与追求。一日不学习,则意志情操薄弱而易坠入流俗享乐之中;两日不读书,则思维停滞,言语贫乏;三日不反思,则易落入名利荣辱中,成为醉生梦死、小肚鸡肠、追名逐利之俗人。读书,锻炼思维、磨砺情操、励志泽人,从自我修行开始。

然而,读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消磨时间地读书,自我感动地读书,拿来炫耀地读书,而另一种则是提升修养、自我革命地读书。用什么样的态度、世界观、方法论来读书,这才是根本问题。

一般来说,生活中,读书有三个层次:1.读工作生活需要的书;2.读自己喜欢的书;3.读改变自己认知、提升能力与眼界的书。我以为,这第二种态度、第三个层次才是读书的真正境界。读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自我革命、参与社会的发展变革。看了很多书,如果认知、思想方法、眼界、知识都没有大的提升改变,而只是情感的沉溺与宣泄,时间的消磨,这与看电视剧无甚大差别。当然价值观、意志品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不要把读书当作目的,而要把自我革命、自我成长当作读书的目的。黄庭坚评语启示我们:读书在于自我成长,在于锻炼思想与情操,在于警醒与自砺。而这种读书态度,按当下的观点看,是有点反人性的行为,因为它要向人的惰性、贪婪宣战。

世界是流动变化的,变化才是客观的本真。人生也是流变的,不想变的只是躲在蜗牛壳里的小小的脆弱的心灵。你不可能永远3岁,永远被人呵护。走出自我,主动用我们的认知把握跟上这个流变的世界、这个流变的社会,这是人的终生命题。什么时候迈出这一步,这才是成熟的起始。

要和自我的惰性、贪婪作斗争,要走出自我,认识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探寻人生道路,难在其反人性——其实是反人的消极本性一面。这不是一日之功,而需要终生地自我磨炼。

令人忧虑的是,社会上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除了文学书籍,还是文学书籍,这对提升孩子眼界、格局、现代科学思维、社交、实践等能力并非有益。读书是有门槛的,读多了寓教于乐或者休闲娱乐的书籍,对于培养阅读兴趣和形成阅读习惯有利,但并非提升知行合一与思辨能力的长久之道。

除了从目的角度谈读书,还要谈谈方法的问题。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根据个人能力水平循序渐进读书,这对努力自修的人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文字作为一种符号,一种语言的载体,一种文化的载体,却有着一些语言学的规律需要了解遵循。

我们需要用批判反思的方式来读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语言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既具有精确性,也具有模糊性。我们读到的每一本书都是历史的碎片。既可能有客观的真实,也可能有主观的欺骗;既可能有作者的偏见短视,也可能有时代的局限与科技的短板。建议了解一下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他有关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等三原则相关理论,虽然主要是对理解和解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但对读书活动,对跨越时空而进行的“语言游戏”来说,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另外,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理论也值得看看。

要历史地、辩证地、批判反思地读书。从认识、规律、实践、价值观、能力、意志品质、情感、态度、方法、知识、审美等角度去理解文本、理解生活……要联系实际地读书,换位思考地读书,还要用实践去践行读书的实效。

当下全民阅读活动,轰轰烈烈。没有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则无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无法唤起大众终身学习的精神,但是如果只重视活动的开展,而忽视读书育人与自我成长、自我革命实质的落实,就会失去其本意。通过读书与实践,知行合一,向内探求自我,向外造福社会,才是读书的真谛。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