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是目前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的头等大事,地理教师要在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重点思考怎样才能使“双减”政策落实、落地,进而实现“减量增值,减负强能”的宏伟目标。

一、提升教师学养,是实施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基础

所谓“学养”就是学习和修养,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教师的文化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修养,这是落实“双减”的有力舵手,也是实施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坚实基础。

强化专业知识。地理学科不仅具有人文性和自然性特点,生活性和科学性的融合更甚于其他学科,因此地理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要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了然于心,更要做好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归纳。

提升道德品质修养。地理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外,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更是实现“立德树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目标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克服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树立积极向上、严谨务实的工作信念,迎难而上,做好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

二、增强应用技术能力,以实施地理课堂的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要求教师将知识融会贯通、整合归纳,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这其间链接关系的呈现、佐证材料的补充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完成。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势特点”这一知识时,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可能会把知识落在“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抽象的文字上,若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不同阶梯的景观差异。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绘制“中国地势”剖面图,这样的教学就具有深度,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很大提升。因此,新时期的地理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增强技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实现深度教学的必备条件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减负增效”的本质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学习效果的优质高效,而“优质高效”的学习则是深度教学的具体体现,初中地理教师如何把握好课堂的40分钟,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设计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学习《中国行政区》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民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让学生在“找字”游戏中落实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初步感知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知识。接着,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中国行政区简图”,让学生对照教材19页内容逐一填写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将文字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达到“由文转图,以图代文”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用图说话”的特点。通过两个环节的设计,学生既识记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又掌握了其相对位置,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整节课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增强了技能。

四、整合教材内容,为深度教学的开展创设平台

地理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然现象,尊重自然规律,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去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进而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初中地理教材的构建主要由“主干知识+阅读补充+地图展示+活动拓展”四部分组成,其中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而实现深度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活动拓展”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对主干知识的总结,是对理解、内化主干知识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此外,地理教材中“阅读补充”部分也是实现深度教学的有力抓手,其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延伸拓展,有的对相关地理事物进行补充介绍,有的适时跟进国家政策动态,有的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解读,这些内容灵活性强,探究价值高,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

“双减”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不仅要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更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前行,从源头着手,起于备课,行于上课,止于作业,这些常规环节样样抓实,才能真正满足学生课堂学习的需求。

作者单位  山东省神木市教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