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南通市十四五规划德育专项阶段性成果“德体共生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实施路径研究”(ZX20210007);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课题阶段性成果“小学体育德体共生教学路径探究”(2021C032)。


《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正式出台,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化再次被强调。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如何运用游戏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游戏法在教学目标、课堂管理、营造学习氛围、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等方面的价值,希望为一线教师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体育展示或比赛,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小学生处于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初级阶段,且小学生体能不足、技能基础普遍偏弱,由于注意时间较短,所以探讨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尤为必要。以往的研究表明,小学体育教学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游戏是小学生普遍喜爱的,因此在体育课堂的不同环节合理地安排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技能、培养体育品德。

二、体育游戏法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达成课时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快乐体验,以促进其对运动的兴趣、参与感的培养。在小学体育课中,运动游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游戏型体育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体育课堂中运动的乐趣。因此,采用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既能满足新课标要求,又能达到课时目的。

(二)有利于加强课堂管理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目标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国家规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以及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必备的体育品德。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而体育课更能激发并释放他们的天性。因此,课堂管理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关注的焦点。通常情况下,体育课程以户外教学为主,重点教授体育技术,这也正是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所在。户外教学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对学生的专注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大多数人将体育视为“游戏”,这种认知对学生来说是有害的。在小学体育课程中使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简化复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游戏化的体育教学也充分考虑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游戏中,学生能够集中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教师的课堂管理效果。

(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通常会倾向于关注新奇有趣的事物。然而,要求他们对事物进行清晰、准确、本质的理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同时,小学生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控制注意力方面存在困难,包括选择和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因此,在小学阶段中,我们有必要将新奇、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注意力规律相结合,以延长学生关注的时间,从而保证他们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方法应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思维从具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考转变是其本质特点。在低年级,学生主要表现为抽象的形象思维,他们更擅长以意象记忆为主,对具体意象事物的记忆优于口头记忆。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与健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教师应强化具体的形象性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表达形式,以便学生记忆。游戏化的体育教学通过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所教授的知识和技巧,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运动知识和技巧有所了解,从而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小学生的想象力日渐增强,从模仿到创新,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进行再创造。小学生对运动具有浓厚兴趣,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参与团体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和交往方式,同时也符合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实现了体育的教学目标。专家常把成功的体育课描述为:出汗的体育课(运动量)、富有内容的体育课(技能达成)、愉悦的体育课(有效的教学方法)等。新课标对体育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增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质量,确保中小学的体育课时数量,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技能掌握和生活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体育课的有效性。在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的底层逻辑是因为游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长时间进行体育技能的反复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示范,学生反复机械模仿”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尽管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实现部分教学目标,但它忽视了学生的特点,扼杀了学生好动的天性,让学生学会了技能,却丧失了体育运动的乐趣。而游戏的教学方法则是顺势而为,让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无需过多的意志力。

三、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实施原则

(一)实际性原则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武术教学中的“外摆莲”动作,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举例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悬置物品的高度,以促使学生在动作过程中充分调动身体机能。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会根据学生身高降低物品高度,使其在合适范围内完成动作。此外,教学环境的选择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调整,通常在室内武术馆或平软地面上进行教学。这种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体现了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实际性原则。

(二)趣味性原则

游戏教学法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趣味性,这一特点也是在教学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简单来说,小学体育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法或进行游戏设计和选择时,需要确保游戏的趣味性,从而保证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实施多样化的体育游戏,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不仅在学习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中收获乐趣,还能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三)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体育课堂与游戏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兴趣特点调整难度与内容,以保障体育游戏的实用性、新颖性。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遵循主题性原则展开教学,以提升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

(四)操作性原则

在选择或设计体育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游戏内容与形式,以保障体育游戏的可操作性,也就是游戏教学法的可行性。在制定游戏内容和教学计划时,教师要全面考虑教学对象、游戏难度、实施场地和可操作范围等多种因素,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不断优化与调整,以确保教学实效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可操作性原则还体现在教学的目的性,教师要明确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仅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将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其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基于教学目标进行,以确保其可操作性。

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法运用策略

(一)将体育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我们运用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于文化课,体育课通常不需要课前预习,学生只要以放松的状态参与其中即可。然而,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前应该准备好教学设计,思考如何设计游戏,以及如何利用游戏引导学生进行热身并逐渐进入技能学习部分,以此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教学。比如,在一、二年级的“小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足球相关的小游戏,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游戏或比赛。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并在实践中引导他们运用这些规则。通过参与,很多学生会感到兴奋,从而增加对体育参与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有助于唤起学生的积极性。但由于一些学生意志力较弱,他们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往往会感到疲惫。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地运用体育游戏激发他们追求胜利的欲望,让他们在运动中放松、愉快地提高自己的体能,从而实现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教学,并提升他们的运动意识。

例如,当学生练习篮球基本功时,很多学生会因打篮球累而感到厌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在需要时安排篮球游戏,以维持他们的兴趣。这种游戏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游戏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在课程结束时,我们也可以使用体育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以此培养他们日常坚持锻炼的意识。合理安排课程的结束内容,不仅能够为下节课的体育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起到舒缓身心、加强体育品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作用。在结束环节设置小游戏,教师要兼顾教学目标、本节课内容以及学生的运动基础和强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跟随音乐用自己的身体摆出简单字母或汉字的形状,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间进行复杂造型的合作。这样的小游戏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放松,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

体育教学中的游戏设计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应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来制定。体育游戏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快乐的同时完成体育学习任务,而非单纯为了娱乐。国家课程标准还强调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创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体育学习目标。

比如,在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前滚翻”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名为“小刺猬摘果果”的游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小刺猬比一比谁能从胯下看到天上的白云”等方式来教导学生低头的动作。又如,在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立定跳远”时,教师通过“高人、矮人和超人”这样的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跳远动作的关键。与传统的示范教学相比,这种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更有动力地进行反复练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设计情境化的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技能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技能建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要以生活为中心,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以此推而广之,学生日常做什么体育锻炼就要接受什么样的体育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小学体育要想有效进行,就必须将运动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例如,在“跳远动作”的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模仿一些动物跳远,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用一个故事配合背景音乐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大森林的环境中,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人在树林里做跳跃动作。将故事情节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到学习中。儿童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但是长时间的单调游戏又会让他们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进行改革,让教学内容更具个性,从而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学生的兴趣。比如,运动类游戏,一般采用同桌之间、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三种模式,教师也可以采取新的方法——随机化,采用新的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状况,适时地进行游戏调整,并对体育游戏进行更新和改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

(四)将游戏设计与培养学生行为相结合

体育与其他学科有着同样的终极目标,即立德树人。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既是“立德”也是“树人”。新课标中明确将体育核心素养扩展到中小学阶段,其中的运动能力与健康行为就是“树人”的具体化,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特有的“立德”方式。因此,体育中的所有教学行为都要仅仅围绕“立德树人”展开。

小学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能接受的行为方式进行体育教学。例如,在教学中设计足球比赛或者游戏,让学生学会尊敬裁判、正确看待判罚,尊重对手,吸纳对手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在比赛中,既要与对手竞争,又要与队友保持团结,不搞个人英雄主义,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在失败时,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学会冷静分析比赛失败的原因,学会正确归因;在成功时,不洋洋得意,不忘乎所以,要有更高的追求等。再如,现在特别是城市的学生,普遍物质生活较为优越,吃苦耐劳的能力稍差,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消极的心态,不愿意坚持度过“极点”,完成教师规定的跑步距离。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设计“红军长征”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爱国热情,让他们在同伴、教师的鼓励帮助下完成“耐久跑”任务,同时意志也得到了相应锻炼。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新区学校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