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初中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山东中考历史采用闭卷考试以来,虽将材料题的占比降低了,删除了中国古代史的材料题,但学生面对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材料题还是难以下笔。不少学生进入中考总复习以后纷纷反映读不懂题。这里的“读不懂题”,主要就是指材料分析题,并不是说学生像读不懂文言文一样读不懂近现代史史料,而是对于题目的解读不到位,导致学生不清楚题干的考点,或是对于一些特殊题型不清楚答题方法,最终导致失分。故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对学生中考备考而言至关重要。


一、材料题通用答题技巧

不论是什么题型,只要是材料题都有一些通用的答题技巧,主要包含审题技巧和词语转化技巧。

(一)审题技巧

一般材料题设问都有规律可循,即根据题干的提示明确答案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依据材料:一般题干出现这类字眼,说明答案可以根据分析材料得出。第二,结合所学知识:一般题干出现这类字眼,说明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明确题干涉及课本的相关知识点,用课本知识点来回答。这种情况下在材料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但可以通过材料给的提示,联想课本的相关知识点。第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遇到这类字眼的题干不要毫无方向地盲目作答,而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如果善于记忆课本知识点,则可以考虑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如果不善于记忆课本知识点(这是大部分学生在复习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也不要过于紧张,而是应该冷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炼相关信息作答。一般情况下,有这类设问的题干,答案点都比较多,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答出一到两点即可。

(二)词语转化技巧

一般情况下,材料题的设问都不会太直白,会设有一些需要学生进行转化的词语,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指示代词:这是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设问障碍,学生往往忽视这一障碍,试图直接解题;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将指示代词还原,并在题干的旁边标记出指示代词所指代的词语,以此使题干更加清晰明了。

例1(2017年21题)

问题:分析图B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直接思考主要原因很难找到突破口,本题应先将题干中“所述现象”转化出来。分析材料中可以将所述现象概括成“法国支持一战”,这样题干就可以变成“分析法国支持一战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把题干转化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最后答案方向可以写成“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课本相关词:在材料题的设问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词语,虽然并没有在课本上出现过,但根据所学知识能直接转化出该词语与课本相对应的知识点,笔者将这些词语总结成“课本相关词”。

例2(2017年20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

单纯从题干来看,其设问非常复杂,故需要对一些词语进行直接转化。题干中提高“中共”“开创”的“革命道路”,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

二、背景类设问答题技巧

考查一个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是材料分析题中常见的题型,且该历史现象多数是学生在课本上没有见过的现象,即给一个“新现象”,要求学生分析其出现的背景。这类型的题目学生看到就已经开始慌乱,最终对于答案的思考方向无从下手。事实上,这类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时空观念,即“新现象”虽然没有学过,但其所处的时代一定是学过的。解题步骤如下:第一步,列出该现象所处时代的已知历史事件。第二步,挑出与题目相关的事件组成完整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阶段与背景相关的设问方式除了用“背景”这一词语外,“原因”“条件”“因素”等设问的解题方法也是一致的。

例3(2019年19题)

材料: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起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起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

题干中“新经济民族主义”就是学生在课本中没有学习过的“新现象”,要解答这道题,我们需要经过如下思考:第一步,“新经济民族主义”并不是熟悉的课本知识点,需在材料中寻找原句解读。第二步,由材料可知“新经济民族主义”出现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步,列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过的史实: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出现石油危机),欧洲走向联合后经济快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升。最终答案可以从这些角度回答:贸易政策改变,新保守主义成为对外贸易主导思想(依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出现石油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日本、欧洲、中国等经济体崛起(结合所学)。

三、观点说明题答题技巧

观点说明题是山东中考历史中常考的一种题型,针对题干的问法不同,回答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

(一)给出观点问态度类

题干中已经给出了一个观点,设问是让学生写看法。针对这类题型,需要学生注意答题格式,很多情况下往往因为答题格式不注意,导致意外失分。因而答题中需注意:第一步,表明态度,即针对题干给出的观点,学生需回答出自己对这一观点的态度(支持或反对)。第二步,围绕学生自己表明的态度写出理由。

例4(2017年21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孙中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问题:材料中作者认为孙中山是“民族主义领袖”,你是如何看待的?

正确答案格式应该写成:该观点是正确的(表明态度),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族主义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给出理由)。

(二)用史实说明观点类

题干中一般会引用材料中给出的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用史实来说明该观点。一般情况下,给出的观点学生在课本中没有见到过,且理解难度较大。正因如此,学生一遇到这类型的题先是被观点蒙蔽双眼,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学过相关知识,最后只能胡乱一写。事实上,这类型的题并不需要学生完全理解观点的意思,只需要明确该观点的大致态度,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题干要求学生具体用哪一方面的史实来回答。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划分关键词进行转化,一般情况下题干中或是观点中都会有课本相关词,需要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尽量将题干关键词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点,以此减轻题干的阅读难度。第二步,明确题干中对史实的限定要求,即题干中一般会明确要求学生写某一时期的史实或是某一历史事件相关的史实。第三步,结合课本知识点写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题型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记忆要求较高,即写出这类题型的关键在于学生需要记住课本基础知识点,这样才能列举出题干要求的史实。

例5(2020年18题)

问题:用材料中图示会议中国外交活动的相关史实,说明文字材料中“在饱含屈辱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的观点。

从题干看本题比较复杂,故在审题上要按步骤分析:第一步,转化指示代词,根据材料可知“图示会议”即巴黎和会。第二步,明确史实的限定要求,根据指示代词转化后的解读可知题干要求写出巴黎和会中与中国相关的史实。然后根据观点给出方向,可以列举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屈辱的史实,也可以列举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抗争的史实。最终答案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无视中国的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屈辱);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国内爆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条约上签字(抗争)。

四、概括归纳类设问答题技巧

依据材料概括归纳类的材料分析题在近两年的中考真题中占分比例逐渐增大,一般情况下给出的材料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且题干设置的中心词对于学生而言都比较陌生。因而学生遇到这种类型的题,首先不能着急提笔写答案,而是要按步骤仔细分析。

第一步,明确答案来源,概括归纳类的题型一般都有明确的提示词告诉学生答案来源,学生拿到试题后看到题干中有“依据材料概括(或归纳)”等字眼,学生就应拿起笔勾画出来,如果自己平时没有做题意识,初期还需要在题干旁边批注出“答案在材料中总结”。第二步,明确题干要求,一般题干让学生归纳的答案都是学生比较陌生或抽象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在诸多题干要求中,需要特别注意概括特点的设问方式。“特点”二字对于初中生而言比较抽象,学生看到这样的设问后往往会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特点”两字上,然后开始苦思冥想到底什么样的答案算特点,殊不知该题的要求本质上还是让学生根据材料去概括归纳。第三步,阅读材料确定答案范围,并用笔勾画出句子的主干。一般情况下概括归纳类的答案能把材料中的主干句子整理出来就可以直接作为答案。当然,不排除特例情况,可能需要学生在划分完句子主干后,去关注修饰性的定语或一些状语等。这一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第四步,转化关键词。概括归纳类题型的解答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避免直接抄材料的情况,故在确定答案范围之后,需要学会转化一些关键词,将句子中的指示代词、课本相关词等转化过来。第五步,规范作答,在作答过程中如遇到一段材料中有两个及以上的句子表述的意思相近,还需要合并成一个答案点。

例6(2021年19题)

材料: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在太平洋地区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军事体系。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有新的调整:由权力主导型向分享型过渡,让盟国承担更多义务,强调同盟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更追求在社会、经济、文化一致性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美国亚太同盟体系……有遏制和围堵中国之嫌。

——摘编自杨文静《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调整及其走向》

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新调整。

本题的解题思路如下:第一步,明确答案来源。从题干设问方式可以看出本题答案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材料中分析,另一方面是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步,明确答案要求。题干要求学生写出“新调整”,这里涉及一种特殊的题型,即变化类设问题型,这类型的答案格式要求写出从旧到新的变化过程。故在材料分析的时候,要注意分析“旧”和“新”两个层次。第三步,逐句分析材料,整合成答案。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句,提取主干为“美国……构成……战略军事体系”,且时间是二战结束后,这些可以作为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调整之前的答案部分。第二句,关键词“美国亚太同盟体系有新的调整”,从这里可以看出接下来的文字很大可能就是答案的关键部分,需要仔细分析。一般情况下在分析材料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如材料中的冒号,说明接下来会解释说明,能帮助学生快速定位答案范围。再如省略号,一般情况下省略号前后都会有关键的答案点。按照这个思路分析,材料中两个省略号预计能分析出三个答案点。即第一个方面,关键词“由权力主导型向分享型过渡”,结构上既有“旧”也有“新”,比较符合“调整”设问的答案要求,但是关键词中给出的词语过于抽象,需要根据后面文字的补充说明将答案具体化。“分享”即同盟国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从这个角度思考,不难看出“主导”即指美国主导。故第一条答案可以表述为“由美国控制主导走向协调合作”。第二个方面,关键词“社会、经济、文化……利益共同体”,结合第一句中的“军事体系”,可以整理出第二条答案,即“由军事主导变成社会、经济、文化一致的利益共同体”。第三个方面,关键词“遏制……中国”,这里只能分析出调整之后的表现是“遏制中国”,材料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调整之前的表述,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期间美国的战略目标是遏制苏联,故答案可以整理为“由遏制苏联变成遏制中国”。

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复习备考中的重难点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一般拿到题后会条件反射性地提笔写答案,但真正要下笔时发现又无从下手。这是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审题意识和材料分析能力。事实上,各个题型的分析方法因人而异,思路也不甚相同,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先思考再下笔,进而逐渐形成审题意识。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安驿学校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