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通过图片、音视频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探讨信息技术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对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数学思维是指利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其具体方法有联想法、观察法、背诵法、绕口令法。联想法是指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然后将目前所提出的数学问题与以往的数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新问题所包含的数学知识点,新问题与以往的数学知识点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观察法是指运用感官感知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等,如形状、大小、长度、高度、色彩、宽度、温度、湿度、硬度、味道及声音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背诵法是指通过背诵熟记数学公式,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绕口令法是指人为地将若干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地集中在一起,组合成简单有趣的韵语,形成一种读起来虽然很拗口但是又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从而达到识记的目的。

数学教学具有难度大、抽象性强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等的塑造。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知识化、趣味化,帮助学生走出简单识记的误区。

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整合海量的信息内容,以可视化和归纳后的形式呈现。就是帮助教师将某一部分的知识点以更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结构,也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助力,激发学生潜能,还可以快速建构专门针对某一训练方向的考核空间,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锻炼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自主学习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学生能够主动地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等,同时能有效排除外界干扰。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主学习方式。例如,听网络课、观看网络教学视频、阅读别人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观察生活中事物的特点及发展变化,动手实践等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懂得如何从未知领域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如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如何培养自己的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等等。通过自主学习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乐学、愿学的良好习惯,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控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等。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大量信息及信息检索功能等,创建更适宜学生自学的条件。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诸多需求,能从侧面提升基础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

二、信息技术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小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走神、求知欲强烈和好表现等特点,笔者就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了看图比较大小的问题,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知欲。为了讲好《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先展示了两张图片——两个同样大小的西瓜。然后把第一张图片中的西瓜分成相等的4块,并将其中的3块给猴子甲吃;再将第二张图片中的西瓜分成相等的12块,并将其中的9块给猴子乙吃。这时,猴子甲不乐意了,说道:“我只吃了3块西瓜,而猴子乙吃了9块西瓜,这个明显不公平。”“同学们,请问猴子甲的说法对吗?”笔者问学生。由此,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这个形象的案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考虑问题时不能只关心数量的多少,还要关心其他方面的多少,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

(二)运用信息技术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数学教学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那些贴近生活、学生能够经常遇到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案例来探究新知。比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节课时,笔者先询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看到哪些圆形的东西?”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道:“圆形镜子、铁环、硬币、轮胎、救生圈、方向盘、瓶盖、钟表、井盖、盘子、呼啦圈、手镯、纽扣、太阳及转盘等。”笔者继续提问道:“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方形的下水道盖子吗?”学生沉思一会儿后,齐声回答道:“没有见到过方形的下水道盖子。”笔者继续追问道:“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不做成方形的呢?圆形的下水道盖子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为了学生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笔者又进一步提问学生:“圆形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纷纷回答道:“圆形的物体圆心到圆的周边距离处处相等,而方形物体的中心到周边的距离是不相等的。”笔者表扬学生道:“同学们讲得非常好!”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笔者播放掀开圆形盖子和掀开方形盖子时的用力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圆形盖子不论从圆周的哪一点用力,其用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而方形盖子则呈现出盖子周边点的位置不同,其用力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圆形盖子掀起时不容易掉下去的原因。通过这个视频的播放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感官,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有关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看一下和简单听一下,最多只能吸收新知的30%,如果能够动手操作一下,就可以掌握90%以上的新知。因此,只有通过课堂的动手操作和反复演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全身感官的参与,进而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通过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笔者在教学《数花生》这节课时,让学生练习数数的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在桌上数花生,一边操作一边数。对学生参与的实践练习,笔者都会进行相应点评,还会给学生拍照发在学习群,使学生延续课堂的成就感,获得大家的进一步认可。所以,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创设练习,更能体现数学学习的实践意义,同时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感受自己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使数学学习更加直观和鲜活,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作业是检测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线上教学效果,笔者请家长督促孩子必须独立完成作业,并拍照发到学习群,以便于教师在课后逐一检查批阅。全班的作业,学生和家长都能够看到,书写规范工整的作业,可以作为典范让大家学习;书写潦草不规范的作业,能够督促大家反思及改善;如果出现了错题,教师可以用红笔修改,醒目的红色虽是学生不愿看到的,但也能更好地激励和督促学生改进,努力减少差错。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作业,学生作业书写变得更规范和工整了,正确率更高,全员乐思争优,态度端正,数学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五)在检测时运用信息技术寻找学生薄弱环节,增强教学针对性

检测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或本阶段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比较全面的反馈。比如进行线上学生学习情况检测时,笔者打开摄像头,要求学生也打开摄像头,但要求学生统一静音,如果需要某位学生发言时,笔者会打开这位学生的话筒。整个检测过程,笔者能看到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而学生也都能看到老师,并听到老师强调的细节。笔者也会给学生单独拍照,或者同时拍几位学生,下课后再把照片发到学习群;检测后笔者会立即批阅,学生能及时查到自己的试卷状况,笔者还会展示书写或者成绩优秀的试卷,给大家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信息技术下的检测,同样能起到在校检测的作用,并且还有家长一对一的监考和读题,力度更强。最重要的是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检测模式和竞争氛围,学生争优意识更强,考场态度更端正。

(六)在数学课外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对小学生来说,一次别样的数学课外活动可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成为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一个良机。笔者会适时利用网络给学生布置一些轻松的作业。例如,在一个周末,笔者让学生每人完成一份数学手抄报,内容选择已学习过的三单元中的任一单元,完成后请家长拍照后发到学习群,然后统一做成美篇。当学生、家长打开美篇后,能一边聆听熟悉的儿歌,一边欣赏张张设计美观又饱含数学知识的漂亮照片,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作品和姓名也形象地出现在眼前,学习的快乐洋溢心间,小小的成就感满满溢出,这有力地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关键。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持续探索和学习,让信息技术更深层次地融入我们的数学教学之中,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作者单位  山东省咸阳市渭城区金旭学校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