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泉县持续扎实推进“三个课堂”建设,通过根植“第一课堂”,夯实知识强基础;丰富“第二课堂”,特色课程激潜;打造“第三课堂”,实践体验促成长,着力打造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改革新生态,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一课中,因为我们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除开符号的比较大小,还可以用一些数学的词汇来比较大小,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的数感呢?”在石泉县城关第二小学的名师工作室,二年级数学组的老师正在讨论如何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近年来,石泉县稳步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通过聚焦课程标准,从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训练、 有效检测和有效延展等五个方面创新教学常规管理,大力实施“备教学评研一致性”,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越来越多的老师正在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转变,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第一课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主阵地”作用逐渐彰显。

石泉县城关第二小学副校长张丽:平时我们每个月坚持做好备课、作业检查,及时查找问题进行整改,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二是抓实老师的基本功。每学期开学初,我们进行教师全员基本功大比武,同时进行课标考核促进老师的基本功能力的提升;三是促进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领航课仿课、半日教研活动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能力;四是通过课题促进老师提升科研能力。

在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学校开设的厨艺展示特色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指导老师详细讲解刀法、烹饪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后,学生们分工协作,运用煎炒烹炸等技法做菜,随后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评委组,又从刀工、色泽、口味、创意、受欢迎程度等方面,对烹饪的菜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厨艺。学校通过将劳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不仅有效丰富了学校育人载体,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锻炼能力、展示个性魅力的大舞台。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 曹景杰:今天做的最成功的那道菜就是秘制炒牛肉。我觉得做饭其实挺简单的,只要认真用心去做,它就一定是一款好菜。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 王一涵:当我看到自己做的菜被大家赞美时,我的心里十分的开心和满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钻研厨艺,争取做出更棒的美食。

此外,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把课后服务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平台,建立“1+X”的课后服务模式,按照“一人一社团、一年一技能”要求,开办学生感兴趣的各类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 孟珂楹:我们学校新推出了许多社团活动,我报名参加了藤编社团,在这里的学习中我渐渐学会了许多的技巧,有辫子针、倒二回钩、长针等等。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 余沁洋: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绘本阅读、艺术鉴赏、科普益智、体育锻炼等25个小类112个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让孩子在成长中收获快乐。

石泉县各学校每年都开展“科技节、艺术节、劳动节、体育节、读书节”活动,开发社团活动精品课程,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坚持全员参与、全面展示、集中展评,让每个学生找到发展的生长点,力求人人出彩。全县各中小学共建立709个社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家长和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 李梓鑫:校园中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让我有了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

中坝作坊小镇是石泉县非遗文化研学实践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基地,全县许多学校都将这里作为“第三课堂”,组织学生体验传统手工艺,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石泉县池河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欧阳欣睿:今天我们来到了中坝作坊小镇开展了研学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活字印刷术,还观看了芝麻糖的制作过程。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还让我们锻炼了动手能力。

近年来,石泉县始终坚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方向,立足县内文化资源和自然优势,深入挖掘文化育人点,通过“第三课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研学实践、劳动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打通学校与社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与生活的壁垒,实现课前课后融汇贯通,成功创建1个省级研学基地、1个市级研学基地,组织研学活动59场次,参与学生848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4.03%。

石泉县池河镇中心小学少队辅导员 黄振艳:我们学校每个月都会开展不同年纪的研学旅行活动,池河的沧海桑田(景区)、科技馆都是我们学校研学旅行的基地,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第三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