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基础课在高等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课程体系中肩负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为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囿于改革方向模糊,导致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特色不明、教师身份认同模糊的现状。研究结合山东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专业群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实践经验,指出融通跨界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跨界融通  公共基础课  改革

2022年度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年度一般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特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编号:2022ND0156)。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青岛地域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2JY107)。


引  言

公共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石”,是高等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然而,高等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长期存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理念游离、课程分野、教学龃龉等现实问题。部分院校在质量治理、彰显类型特色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工具理性与标准划一的倾向,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创新动力不足、知识视野狭窄、人文素养偏低等问题,不利于实现新时代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基础课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现状及改革实践,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普遍性。因此,本研究拟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认清公共基础课程目前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现状,分析目前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困境,结合实践改革经历,为深化高等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三教”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实现高等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高质量发展理清方向。

艺术设计类专业公共基础课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类专业旨在培养“能营销、懂设计、擅绘图、会工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缺乏人文素养的设计者,其创作“缺乏民族神韵,没有国际视野的设计者会故步自封”。院校的专业选择、生源状况以及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情况、师资情况能够绘制出当前公共基础课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样貌,有助于在教学改革中寻找共性、找准个性、发现问题。

1.专业设置

2021年,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颁布了《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体现出我国当前艺术设计相关产业、职业、岗位、专业中的新变化。《目录》确定了27个艺术设计类专业,超过中职、本科阶段相关专业的数量,突出了高职专科在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反映出行业发展对高职专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了保障本地人才培养有效对接岗位需求,适应现代产业体系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革新,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应重视当地创新链、技术链、就业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从而保障本地人才培养有效对接岗位需求,适应现代产业体系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展革新。以2022年山东省招生计划为例,招收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24所,开设13个科目,覆盖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48%,基本符合山东省文化资源特色和经济发展需求。

2.生源情况

了解生源情况是开展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设计的起点。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到教学学情分析环节都离不开相关数据信息。以近年来山东省招生信息和三份艺术设计类教学质量调研问卷数据为例(表1):艺术设计类专业生源构成包括普高、职高、中专和技校,相关专业学生普遍具有美术、文化课基础双向薄弱的情况。这意味着,为实现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必然坚持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双轨并行。

3.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服装与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标准规定,将大学语文、信息技术、公共外语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类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具有非强制性、开放性、特色性的特点。在文件指导下,本研究搜集了山东、山东、湖南、河北、江西等七所不同性质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近三年人才培养方案,发现(表2):各院校语文、英语课时总量差异较小,差量均在16课时,一定程度反映了学校对两门课程的统一;部分院校通过选修课(加下划线)为学生提供了语文、英语相关选修课程,其中涉及应用文写作、普通话以及口才类课程,但并非必选型必修课,这意味D校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未学习语文类课程;课程名称差异大,如语文类课程的名称包括语文、大学语文、高职语文,还包括普通话测试、礼仪与口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积极地在1+X证书、职业口才、服务专业上寻求突破。

4.公共课师资构成

目前,承担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普遍具有相关学科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如表3所示,从A校语文、英语、计算机三个学科的教师教龄职称来看,近五年没有招聘相关学科新教师,教师需求基本饱和,在岗教师教龄均大于六年,中青年教师比重大,中级职称为主,总体来说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分布较为合理。

高职院校近年来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孵化”等领域积极尝试,快速发展。这些举措迫使公共课教师由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主体变成了被改革的对象,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甚至产生职业发展危机。研究者曾于2021年对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的身份认同情况进行了量化调查和质性访谈,研究发现,尽管公共基础课教师对于教学改革的整体态度是积极、正面的,但是在具体改革过程依然会因资源的专业趋向性,导致处境身份认同乏力,从而质疑教学改革的合理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但其中也不乏主动发展的教师,他们通过积极投身信息化素养、科研素养和各项公共服务活动,获得了较多的专业支持。

综上所述,尽管不足以肯定公共基础课的育人价值,但是想要整体实现深度改革依然步履维艰。一是本地、区域经济框定了专业设置的边界和上限,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限制了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发展;二是课程改革方向模糊,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特色不明,造成公共课师资人力资源无效内耗;三是公共课教师作为专业建设的“边缘人”,身份认同模糊,专业发展活力不足。

融通跨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方向

边界往往被隐喻为阻碍双方沟通与学习的高耸界墙,而现今的理论和实践均表明,边界蕴含着“关联性和连续性交互行为以及学习的资源”。明代宋濂在《序》中写道:“经乃圣人所定,实犹天然日月星辰之昭布,山川草木之森列,莫不系焉,覆焉,皆一气周流而融通之。”其中的“融通”指出,世间万物皆融会贯通。综上,亦可理解为事物间的界限是具有人为性、自限性,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破除边界壁垒。融通跨界已然成为不同层次、类型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发展的核心理念,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自然选择,也是化解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矛盾的突破口。

1.立足学科,实现课程内容融通跨界

学科课程建立在知识分类的基础之上。知识本身不存在类型,是人类依据认识理性世界的规律,以提升知识增长与传播效率而人为划分的。但是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多是以学科的形式呈现,分科课程本身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熟练技能”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冲突。公共课教师需要立足自身学科,融通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授课专业的学科知识,少讲陈述性知识,强调程序性知识,重视策略性知识。

山东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群《职业素质英语》课程教学团队按照学院“精准通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专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融合模式,主动进入专业课程团队,通过到企业调研了解行业需求及视觉传达相关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活页式教材——《设计表达》。教材以省级技能大赛“脱贫攻坚项目产品包装设计”为项目,以设计人员的职场环境为依托,把职场沟通日常英语和设计技能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英语提升岗位认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教材每一个项目都包括任务描述、学习清单、预期成果、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的详细标准,真正实现了课程项目化和情景化。这些成果的产出依赖团队教师与企业的跨专业学习以及跨领域沟通,经历了审慎的思考、研讨、打磨。

目前山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英语课程专业融合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开始转入对项目更新、评价方式、人力调动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未来仍需通过多方跨界沟通逐步化解以上困惑。

2.整体关联,评价方式融通跨界

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于2017年陆续发布了课程标准,明确了不同学段的学科核心素养。如表4所示,语文课程的学科素养从小学阶段的文化自信,到中学阶段的文化传承、文化理解,再到中职阶段的文化参与,反映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提升,以及在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对文化内涵的外化、转换、输出能力的培养。

学科课程无论开展项目化还是境域化教学,都必然涉及多个关联学科,这为以分科为主的课程体系带来了评测上的困难。公共课教师需要建立整体关联的测评理念,关注问题情境的学科交融性和内在逻辑,在明确测评目标的基础上重新考虑测评材料、情境设置、问题设置以及呈现方式。

山东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语文课程在跨界融合改革中尝试在测评角度做了三点改革。一是用增值性评价替代原有同质化的赋分原则,通过学生成长档案袋展示其成长轨迹。教师借用李克特五点定位法设计了五个描述性问题,不仅学生易操作,而且有效克服了素养难测评的困难。前测、后测分别能为教师课前准备和课后追踪提供参考数据。同时,当前测均分均低于后测均分,且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0.01时,能够反映出课堂改革的有效性。实践证明通过学习档案袋,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以及人生定位等学业情感有所改善,进而促进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二是课程过程性测评用综合实践成果替代常规文本后的选择题、讨论题。如“古典诗歌中的香草美人”项目要求学生小组分别提交综合实践成果——主题视频制作。学生小组只有相互配合搜集资料,才能制作出内容正确、排版美观、效果精良的视频资源。课堂中,教师从“教课文”转向“用课文教”,学生应用古体诗的一般性知识(Content)提升专业能力,一方面符合内容语言融合(CBI)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另一方面也是产出导向法(POA)在语文课程中的创新应用。此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对接了数媒专业三类岗位12种职业能力中的10项指标,既推动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又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建立对行业的初步认知。三是评价形式上突出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同伴互助学习作用。学生根据不同的小组任务,通过描述性问题进行学习自评。如在语文课程的行业写作模块设计文案写作项目学习后,项目设计团队的学生需要围绕“我能够评价海报文案的优缺点”“我能够根据产品特点和定位编写1~2条广告文案”“我知道软文写作的一般格式”等十个问题进行五点赋分自我评价。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回顾学习内容,教师通过量化数据掌握教学效果,并及时进行个性化辅导。另外,同伴互助学习形成的共同体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评价过程还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在对语文综合实践成果的评价中,学生自评知识掌握和技能输出水平,小组负责人自评沟通、管理水平,高年级专业突出的学生和专业课教师也会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赋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能够聆听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获得更加全面的评价。

结  语

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专业课程造就精熟的技能基础,也需要公共基础课程在文化素养提升上的给养。通过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公共课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实践探索我们能够发现,为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性、服务性,一方面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在顶层设计上有所规划,通过职称晋升、薪酬管理、绩效评价类别化的设定激发群体活力,让教师找到归属感、幸福感、认同感。另一方面,除了学校政策上的推动之外,公共基础课教师须从思维上主动转变,积极跨界,与授课专业、企业、社会互动,才能融通多学科知识技能,实现职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渭绒.跨界与融通:数字人文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学科困境及应对策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4):64-71.

[2]王青,庞海芍.教师跨界学习机制下的叙事转译——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教师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研究,2022,34(4):100-106.

[3]王禹洁.融通、跨界、创新:新文科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改革方向[J].中国成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2022(6):48-51.

[4]程智宾,李宏达,张健.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价值追问、学理依凭和实践创新[J].职教论坛,2021,37(11):68-74.

[5]燕道成,蒋雪旻.“跨界”与“融通”: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J].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传媒研究,2021(3):42-46.

[6]李树平,刘陶唐.项目化:课程跨界的重要方式[J].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论与实践,2019,39(31):51-55.

[7]郑鑫,沈爱祥,尹弘飚.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基于教师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能感的调查[J].全球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展望,2018,47(12):77-88.

[8]郑鑫,李章林,尹弘飚.高职院校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复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论坛,2018,16(1):64-71.

[9]郑鑫,尹弘飚,王晓芳.跨越教师学习的边界[J].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发展研究,2015,35(10):59-65.

(何静姝、张勇:山东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