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调研,分析求职准备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发现在校期间参与了科研实践活动、具备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准备时间长、通过个人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相关信息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更高。针对调研结果,笔者对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化工类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Logistic模型  化工类大学生  求职准备  就业满意度

引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支撑,是“稳就业”工作中的特殊群体,是“保就业”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仅检验了高校的办学水平,还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是从大学生主观角度衡量就业质量的高低,可作为衡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更好地筑牢专业基础、提升专业能力、完善综合素质、开拓专业视野,从学校顺利过渡到职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重点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围绕着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国内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策。陈益民认为大学毕业生要加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组织发展目标结合,实现个体与组织的双赢,以获得更高的就业满意度。胡广飞认为毕业生在校期间努力累积自身人力资本、提高就业能力是提高就业满意度根本的途径。涂晓明认为就业满意度与就业期望的高低密切相关,大学毕业生适当降低就业期望,有利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潘云华等认为目前的研究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被普遍认同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定义,需要探索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内涵,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政府、高校和个人三个方面,多是探讨提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对策,较少关注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本文从大学生人力资本提升过程出发,探索提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方法。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研究主要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收集调研数据。对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2022届毕业生开展就业能力普测,在毕业生求职前调研毕业生就业能力和求职准备;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后,开展就业满意度调研。两次调研均以网上问卷的形式开展,共收到有效问卷1077份。其中,毕业生对自己工作非常满意的618人,占57.4%,毕业生对自己求职工作一般或不满意的459人,占42.6%。

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毕业生求职准备测量指标。

(1)是否参与过学校的各种课外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参加过两个以上国家级科技竞赛,并获得过奖项的赋值为5;参加过一个国家级科技竞赛的赋值为4;参加过校级科技竞赛的赋值为3;没有参与过科技竞赛但参加过创新创业项目的赋值为2;从来没有参与过科技活动的赋值为1。

(2)在校期间是否参与了科研实践活动。参加校内外的科技竞赛活动和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并参与导师项目课题的赋值为4;只参加过导师项目课题的赋值为3;在企业中参加过科研实践的赋值为2;除了学校安排的实验课外,基本没有其他科研实践经验的赋值为1。

(3)大学期间实习时间。大学四年期间在外实习半年以上的赋值为5;大学四年期间在外实习3个月至半年的赋值为4;大学四年期间实践综合型岗位1个月至3个月的赋值为3;大学四年期间实践综合型岗位1周至1个月的赋值为2;大学四年期间实践综合型岗位少于1周的赋值为1。

(4)是否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有清晰的未来三年职业蓝图,在大学期间已经为未来职业做了准备的赋值为4;已经有确定的未来职业目标,准备开始采取行动向目标努力的赋值为3;已经选择了大概的职业方向,但还没有确定职业目标的赋值为2;基本没有想到未来职业目标的赋值为1。

(5)求职准备时间。求职准备时间1年及以上的赋值为4;求职准备时间半年至1年的赋值为3;求职准备时间3个月至半年的赋值为2;求职准备时间3个月以下的赋值为1。

(6)专业课成绩。专业课成绩在前10%的赋值为5;专业课成绩在10%~30%的赋值为4;专业课成绩在30%~50%的赋值为3,专业课成绩在50%~70%的赋值为2;专业课成绩在后30%的赋值为1。

(7)是否选修就业指导课程。选修的赋值1,没有选修的赋值0。

(8)是否参加过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参加的赋值1,没有参加的赋值0。

(9)是否通过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父母、朋友等)获取相关信息。获取的赋值1,没有获取的赋值0。

(10)是否向专业咨询人员进行咨询。咨询的赋值1,没有咨询的赋值0。

(11)是否与从业者进行交流。咨询的赋值1,没有咨询的赋值0。

2.研究方法

本研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求职准备与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将毕业生的求职准备作为自变量,包括是否参与过学校的各种课外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X1)、在校期间是否参与了科研实践活动(X2)、大学期间的实习时间(X3)、是否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X4)、求职准备时间(X5)、专业课成绩(X6)、是否选修就业指导课程(X7)、是否参加过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X8)、是否通过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父母、朋友等)获取相关信息(X9)、是否向专业咨询人员进行咨询(X10)、是否与从业者进行交流(X11)等。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作为因变量(Y),毕业生对就业结果非常满意赋值为1,毕业生对就业结果不满意或一般赋值为0,构建毕业生就业准备与就业满意度Logistic回归模型:

Y=α+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β11X11

其中,β1……β11为模型的待估计系数,α为模型常量。本文用SPSS中的二元Logistic回归计算出待估计系数、显著性水平P、wald统计量、自由度df等参数。其中wald统计量用来解释自变量对事件预测的贡献力。最后,利用Hosmer-Lemeshow指标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具体见表1、表2。

3.结果与分析

(1)模型检验

首先对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做检验,通过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可发现,变量之间的共线性不明显,各变量均可计入方程。

在大学生就业准备和就业满意度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H-L检验的chi-square值为16.017、自由度df为8,显著性水平为0.042(>0.05),与相应的临界值相比,模型均通过检验,说明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好,表明自变量整体上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

(2)就业准备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校期间参与了科研实践活动、具备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准备时间长,以及通过个人社会关系获取相关信息,都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在校期间参与了科研实践活动、具备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准备时间长、通过个人社会关系获取相关信息”每增加一个单位,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转化的概率分别为e0.226=1.253、e0.627+=1.872、e0.175+=1.192、e0.227+=1.255,表明毕业生满意度提升的概率将扩大1.253、1.872、1.192、1.255倍。最终的模型为

Y=1.253X2+1.872X4+1.192X5+1.255X9+0.098

根据表3所示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毕业生在求职前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提升就业满意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大学毕业生处在职业生涯探索期,也是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职场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和评价标准不尽一致。大学生如果能充分利用在校的黄金时间充实自己,如通过各类渠道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通过实习实践活动积极尝试岗位工作、完善自身知识短板、强化专业技能,不仅会有清晰的求职目标,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还能更快进入工作角色,在职场发展中快人一步。

②在校期间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对提升就业满意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目前,就业市场中工科毕业生的优势明显,计算机、新能源等专业毕业生受到就业市场热捧。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特别看重工科大学生的科研经历。通过科研实践活动的档次和成果,用人单位可以判断大学生的技术水平,能够降低招聘成本。

③求职准备时间长对提升就业满意度有显著促进作用。当前校园招聘会的举办时间越来越早,便于用人单位通过各类竞赛、活动和实习活动提前寻觅合适的人才。大学生如果提早准备,通过用人单位的提前批招聘或实习活动就能获得就业机会。大学生在招聘季前就经历过实习生招聘,可早点了解招聘内容,为校招做好准备。

④通过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如父母、朋友等获取相关信息对提升就业满意度有显著促进作用。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大学生若善用社会资本,可以提前获得高质量就业信息,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和职业发展路径,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对策建议

1.加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高校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主要依靠相关课程,再辅助以各类讲座、沙龙、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虽然目前各校的就业指导活动已取得了积极效果,但因就业指导的专业性较强,相关领域的师资力量和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实效性还有待加强。从就业指导活动的形式上来说,大都是指导教师单向对大学生传递知识,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从就业指导的内容来说,多是政策宣传和一般性指导内容,缺少分层次、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内容。从就业指导的效果来说,大学生更注重求职技巧,而未能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为全面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学院要更重视就业指导活动的实效性和多样性,将线上指导和线下服务结合、政策宣传和专题辅导结合、生产实习和就业实习相结合、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结合,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服务。

2.更加注重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确保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党中央对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改革的殷切期盼。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工程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大学生的重要指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以创新创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为契机,深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改革,重视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整个人才培养质量。

3.拓宽大学生获取职业生涯信息的渠道

高校要以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牵引,联合用人单位、校友、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其他社会资源等组成五维一体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团队,多措并举,让大学生在求职前建立清晰的求职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信息网、微信、抖音等平台中,加大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和案例的介绍力度,并搭建求职BBS、求职群组等讨论平台,让学生分享求职经验和职业规划经验。

4.参与高质量的就业实习

高质量的生产实习和就业实习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积极投入就业领域和岗位,为今后的求职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益民,刘林,张贞.大学生自我管理与就业关系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为例[J].高教探索,2012(4):118-124+143.

[2]胡广飞.民办高校就业满意度调查及分析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0):14-17+22.

[3]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2):117-119.

[4]潘云华,刘盼.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6):8-10.

(张杨: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