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对我国当代高等院校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进行说明的基础上,指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从思维方式的塑造、人格特征的培养以及外部环境的构建三个方面共同发力,并结合培养路径对高等院校在课堂内外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  批判性思维  设计思维  创新人格

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科学规划办科研基金项目“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研究”(项目编号:SGH20Q289)。

引  言

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出或产生具有新颖性和适切性工作成果的能力。西方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新颖性和适切性是创新能力的两个决定性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能力成为每个国家不可忽视的软实力之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驱动是世界大势所趋,文件同时指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

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斯坦福大学强调先驱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并设立了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教授学生创新方法。麻省理工学院以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知识和能力为目标,在校内建立了创新创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学位项目和课程体系。华威大学设立的创新创业硕士项目帮助学生将新想法转化为可服务于企业的思维方式、工具和技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目标。

1.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就个体而言,创新能力能够帮助个体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从本质上可以被看作是认知不断深化的一种智力活动。在该活动当中,人们的大脑接收外界刺激形成新的突触,从而产生认知,形成思维模式。创造性是人类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其主要存在于人的思维当中。在认识与改造世界时,创新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在原有的思维模式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形成新刺激,从而构成新的思维模式。因此,创新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世界、更好地去改造客观世界。

(2)就社会而言,创新能力是社会变革的基础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召开,成员国在峰会上正式通过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该17个发展目标分别从社会、经济以及环境三个维度指出目前阶段全球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联合国在《为社会变革培养创新创造力》一文中指出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解决这些关键问题需要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机构提供知识和资源,培养社会创新力从而支持社会变革。因此,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突破性地解决社会复杂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与变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1)高校学生自身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测发现,因受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模式以及社会传统文化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未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得到显著提升,甚至部分学生的创新人格随着学习的深入还有降低的趋势。具体表现在,高校学生在新观点的提出、论文发表、产品产出等方面的能力不足,甚至相当数量学生在高校经过学习后,“好奇心”以及“冒险程度”等与创新能力连接紧密的特质降低。因此,通过何种途径增强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不足

纵观目前涉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文献可发现,多数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设计缺乏对创新能力理论的梳理,特别是对于创新能力的界定不够明晰,大部分文献没有对概念进行细化和分解,使得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黑箱”概念。加之我国多数高校多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真实情境,导致关于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不足。由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双重匮乏,致使高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创新能力是否能够在后天被培养或强化是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传统认知下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天赋抑或基因遗传,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后天培养对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加德纳将创新能力区分为小c创新能力与大C创新能力。其中,小c创新能力是指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而大C创新能力是指非常偶然才发生的能造成突破性、产生历史性作用的创新能力。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加德纳认为小c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到提高或强化的。

从根本上来说创新能力属于思维能力的一种,要想使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必须从思维层面入手,通过对相关思维方式的激发或强化从而对创新能力加以培养。笔者认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其二是创新人格特征的培养,最后是创新环境的构建。

1.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思维被界定为一种人脑借助于语言对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和规律性。以此概念为基础,我们可将思维看作是人类认知以及智力活动的总和。在实践当中,无论是认知还是智力活动均是可变的,由此,我们认为思维模式亦是可变的。创造性思维属于思维模式的一种,那么由此可知,创造性思维自然是可以被培养的。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产生各种有用、有价值的新观点、新思想的过程。在传统观念中,创新思维是与发散性思维相联系的,是一种非理性思维。因此,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方式的研究并未能够形成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较为薄弱。随着认知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迹可循的。对于创新概念的明晰使我们认识到创新是在理性基础之上形成的,任何创新都需要具备现实性及可行性。因此,理性的思维框架、方法论与技巧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至关重要。

(1)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基

对于创新能力,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其一,具有创新能力特征的人也同时具备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倾向;其二,对将来创新性结果的最好预测指标是过去的创新性行为。基于以上两个假设,可看出我们所强调且意欲培养的创新能力应能产生切合实际的成果,即具备现实性与可行性。因此,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目前,关于如何在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工科领域,针对各专业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普适性方法研究较为匮乏。依据理性思维的定义可以看出,理性思维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之上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培养高校学生理性思维的过程中,逻辑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中外文献,逻辑学普遍被认为是一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学科。逻辑学旨在探究事物的一般规律并试图培养学习者的理性能力。何向东教授指出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以及逻辑方法的科学。王路教授指出“是”与“真”为逻辑学研究的两大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逻辑学帮助学生探究思维形式的规律性、考量其有效性及合理性从而在头脑当中构建理性的思维框架。思维当中的理性框架能够帮助学生在创新的过程当中进行清晰定义、审慎判断以及合乎客观规律的推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创新的现实性与价值性。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技巧

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中,除了搭建理性的思维框架之外,教师还需要对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以及技巧进行教授。理性的思维框架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方法与技巧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工具。

关于何种技巧与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外多所高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对开设创新思维培养课程的高校进行调研后,笔者发现,在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时,各院校普遍的方式是将创新与实际问题或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如华威大学鼓励学生发现社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哈佛大学在选择案例时偏重于与社会实际生活相契合的案例,鼓励学生主动消化真实案例。在具体方法上,各院校普遍采用调研、数据分析、信息收集等方法帮助学生激发创新思维。基于以上,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可被分为两种:一为教授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的技巧与方法;二为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换为解决方案。其中第一种称之为批判性思维技巧,第二种称之为设计思维。

①批判性思维技巧

20世纪70年代,北美兴起了一场“基于非形式逻辑的批判性思维运动”,这次运动的目的在于改变逻辑学与现实世界相割裂的状态,寻求理性推理、论辩与当下社会及现实问题的联结。基于此运动衍生出了批判性思维。罗伯特·恩尼斯将批判性思维表述为一种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与行动。从此定义不难看出“理性”与“反思性”是批判性思维的两大思维特质。“理性”指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信念的形成还是行动,都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反思性”指对于自我初始想法的再检验、再评估与再校正。无论是批判性思维的发端还是内涵,都可以得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并最大限度地进行正确决策。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批判性思维可以被分解为批判性思维态度与批判性思维技能两个构成部分。其中,批判性思维技能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学习者面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作出合理决定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具体来说,批判性思维技术与方法可被分为三类:一是理解技能,其中包含了对于概念的澄清,对于假设的挖掘,以及对于论证的拆分与重构等;二是评估技能,具体包含对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对于假设的验证以及识别谬误与推理的强弱;三是写作技能,即批判性写作的能力。在现实生活当中,批判性思维技能帮助我们通过重构、分析各种观点与信息,从而对其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新的看法与主张。由此可见,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对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使用能够在去伪存真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使理性与创新并存。

②设计思维

依照上文所述,我们可知中外各高校在培养创新能力时都力图将创新贴近现实,鼓励学生运用创新能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因此,我们提倡的创新应当包含三大特质,即独特性、价值性、可实现性。这就意味着运用创新能力设计出的成果应当是独一无二的,在此基础之上,保证创新成果能够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并且能够落地。关于运用何种方法能够将创新能力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当中去,通过搜集文献及前往高校调研,笔者发现中外学者多使用设计思维将创新能力与现实问题进行结合。

关于设计思维,世界顶级创意公司IDE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将其定义为:利用设计师的感性和方法,结合用户的需求、技术手段与商业策略并最终转化成客户价值和市场机会的规则与方法。蒂姆·布朗认为,个人和团队可以用设计思维创造出突破性的想法,在真实世界中实现这些想法并使其发挥作用。另一些学者指出,设计思维是一种运用创造力应对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创新思维:斯坦福设计思维方法与工具》一书中认为:设计思维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它通过反复迭代的流程交付,以面向客户为导向提供创新方案,用于解决复杂问题。无论设计思维如何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共性:其一,设计思维是一种激发创新能力的方法;其二,设计思维用于解决现实复杂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设计思维是将创新能力与现实问题进行连接的重要工具。

在对设计思维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设计思维的模型也得到了丰富与发展。在众多模型当中,以斯坦福大学的五阶段模型最为典型。斯坦福大学将设计思维的五个阶段界定为移情(empathize)、定义(define)、设想(ideate)、原型(prototype)以及测试(test)。该流程通过鼓励主体进行换位思考,从而准确把握并界定目标客户的需求,运用多种工具创新性地寻求解决之道,最终生成具体创新产品并投入测试。随着设计思维流程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许多有效的创新工具应运而生,如头脑风暴法、用户画像的构建以及对于便利贴的创新使用。无论是流程还是工具的使用,运用设计思维的最终目标是激发灵感、培养创新能力并引导主体创新性地解决具体、现实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设计思维通过流程将创新能力与现实相连,通过工具的使用帮助主体激发灵感。

2.创新人格特征的培养

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创新技巧与创新态度缺一不可。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对主体创新态度以及创新意识的塑造。创新性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在创造过程当中打破固化思维,从而实现突破。关于何种人格特征有助于实现创新,学者在相关研究中进行了概括。邓小朱教授在其研究中指出有助于实现创新的性格品质包含积极向上、追求目标,不断达成新成就的冲动,面对失败的勇气,敢于提出质疑。朱红教授在其研究中指出创新离不开好奇、探险、幽默、钻研精神。精力旺盛程度、对事情的好奇心、易被复杂事物或新异事物吸引的程度以及冒险程度都是在培养创新能力时应当重视的人格特征。结合前文所述创新思维的培养根基与技巧,笔者将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的人格特征总结为以下三点。

(1)强烈的同理心

同理心也可被称为移情或换位思考,它是指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交流对象或观察对象的角度上想问题、做决定的能力。同理心的构建要求主体进行体验或洞察,从而与对象构建一种深层次的联结,在此基础之上看到交流对象或观察对象的困难与问题。同理心的构建是设计思维流程的第一环。在创新过程当中,强烈的同理心能够使洞察力更加敏锐并激发好奇心,从而发现真问题、真困难,以此为基础进行符合价值性与可行性的创新。

(2)开放包容的心态

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创新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人格特征。开放包容意味着对新事物始终抱有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并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或观点。开放包容的心态能够激发发散式思维的产生,帮助人们获得创新灵感。

(3)审慎质疑的精神

质疑精神是产生问题的源头,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冲破思维惯性,实现创新。在此,需要明确的是质疑并非批判,帮助实现创新的质疑一定是理性而审慎的,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的质疑。

3.创新环境的搭建

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当中,创新环境的搭建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鲁百年教授在其研究中指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具体来讲,就是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创新文化与容错制度,并且运用专有开放的空间来激发创新想法。因而,在具体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工作当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在对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需琢磨如何搭建外部教学环境,以及调整授课方法,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论与建议

如图1所示,可将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总结为以逻辑思维为根基,运用批判性思维与设计思维当中的相关技巧与方法,辅之以创新人格的塑造及创新环境的搭建。

根据以上结论,笔者对在高等院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逻辑课程在高等院校的普及

就目前高等院校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逻辑学并未成为一门必修课程。逻辑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其主要目的是引导人们如何正确思考及论证,让人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理性的思维。逻辑学是各学科的基础,其涉及的基础知识能与各学科进行融合,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正确推理与深化,从而进行创新。因此,各高校应重视逻辑课程的开设,特别是将基础逻辑学知识作为通识课程的一部分进行开设。

2.采用综合性教学模式对批判性思维进行教授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掌握以及批判性思维态度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自20世纪70年代,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外各高校形成了三种教学模式。其一为独立性教学模式,即单独设置一门批判性思维课程;其二为融合性教学模式,即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具体的专业教学当中;其三为综合性教学模式,即先单独对批判性思维进行教授,而后将批判性思维技能训练与学科内容相结合。就教学效果而言,笔者认为综合性教学模式更具优势,批判性思维技能需与具体学科或具体问题相结合才更具有运用价值,综合性教学模式能够拉长学生对于批判性思维学习的时间并且将其运用至专业当中,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从而将其运用在创新过程中。

3.关注社会性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更关注理论的讲授以及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程度。理论讲授为主的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加快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但学生对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理论仍存在困惑。依据布鲁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目标分类,课堂教学的高级目标应当是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理论进行分析乃至创造性地用理论解决社会问题。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课程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社会问题并指导学生创新性地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对理论进行了内化且能够围绕具体社会问题提出具有价值性及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4.协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需要较长的周期,单纯依靠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无法达到培养目标。我国高校学生的创新成果多依赖于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的变更,相关数据也表明在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创新人格特征提高的程度相对较低。调查研究显示,创新人格的形成主要在幼儿以及儿童时期,因此,对创新人格进行培养需要整个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系统协同合作,特别是在教育技术以及中小学阶段。

5.强化校园与课堂创新氛围

创新能力只有在具有文化准则的系统中才能获得承认,并且它也只有在获得支持时才能作出新的突破。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课堂环境的构建。在校园文化方面,应鼓励新想法、新点子的产生,勇于尝试并建立容错制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新技术支撑教学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在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应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与讨论,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构建适宜创新的课堂环境。

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应在明确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基础之上,从思维模式的培养、创新技能的传授以及创新环境的搭建三方面发力。在搭建课程过程当中,重视逻辑学课程的开设并将其纳入通识通修课程为创新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将批判性思维与设计思维等相关创新技巧融入专业课程,利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乃至校园当中创造适宜创新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并促成其落地。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滕博格.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何云峰,金顺尧.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及其相互关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5):8-15.

[3]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研究,2011(2):74-81.

[4]刘颖,苏巧玲.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27.

[5]陈波.逻辑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3.

[6]何向东.逻辑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出版社,1999.

[7]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及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出版社,2010:23-24.

[8]张英,许新新.基于批判性思维教学(CTT)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2021(1):154-156.

[9]Brown Tim.Design think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6):84-92.

[10]蒂姆.布朗.IDEO设计改变一切[M].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11:4-5.

[11]陈元志.设计思维的方法理念、内在机制及演进[J].技术经济,2015(7):51-55.

[12]蒋里,福尔克·乌伯尼克尔,等.创新思维:斯坦福设计思维方法与工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

[13]邓小朱.研究生“双创”能力影响评价调查[J].创新与创业山东智顷数位学习,2020(10):105-111.

[14]于勇,高珊.美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及启示[J].现代大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2017(4):62-63.

(武晓:青岛欧亚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