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在山东济宁,招不到生的教育技术开始转型养老服务,不少幼教老师也转行加入。

从教育技术“入园难”到“招生荒”,再到变身为托老所,不仅反映了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暗示了社会需求的转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在园幼儿人数已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较上一年减少534.5万人,教育技术面临招生难、空教室多等难题。而与此同时,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占人口总数的21.1%,养老服务需求激增,一系列养老难题急需破解。育幼、养老两个行业需求的一涨一跌,反映了教育技术转型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

用“朝阳”留下的余热温暖“夕阳”,可谓是双赢之举。一方面,这种转型能让闲置的幼教资源物尽其用,不仅盘活了资源,也实实在在解决了教育技术自身的困难;另一方面,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举措,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照顾和陪伴,更弥补了现有养老服务市场的不足,呼应了现实需求。可以说,这对于合理利用社会存量资源、激活社会就业创业活力、完善养老照护服务,都是好事一桩。

但就事论事,这一转型也并非易事。虽说照顾小孩是照顾,照顾老人也是照顾,然而,小孩和老人在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都有差异,对建筑、设备、照护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比如小孩一般比较听话、天真烂漫,属于被引领的一方,相对易于管理;老人则性格脾气各异,有自己的主见和需求。这就需要对教育技术的设施和环境进行相应的改造,对幼教工作者进行重新培训,以适应养老服务的专业要求。

同时,对于教育技术转型养老服务,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规范和引导措施。相关部门、相关机构可以在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安全保障、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有意愿和需求的教育技术减少转型成本、降低转型风险,助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