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名城,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北跨”渭河的发展战略,又使这座古城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焕发出更多生机。为更好地挖掘青岛在历史长河与现代发展中独有的地域资源,打造更多精品研学课堂,学校各学科积极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历史课堂:以场馆研学拓展教学视野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是西汉帝陵丧葬制度的至高体现。经过多年的考古勘探发掘,成果丰硕,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无疑是进行历史教学最直观、最宝贵的资源。但如果只是带着学生简单参观一下,并不能使学生将学科知识与场馆展示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于是历史学科组就设计了汉阳陵场馆研学规划(表1)。

教师带领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一)政治方面

一是陵园形制和墓道分布所反映的汉初政治制度。帝陵就是整个陵园的中心,皇帝在地下与人间的方位基本是一致的。帝陵周围的陪葬坑完整地再现了文武百官和宫廷机构,离帝陵越近,墓主的身份也就越高。这些都体现着皇权至上、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形制特点很好地印证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汉阳陵外葬坑共有81条墓葬坑,目前只开发了10余条。10条从葬坑主要是宫廷机构,其中宗正之印是出土级别最高的官印。通过这些参观及讲解,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初“九卿制度”及“汉承秦制”等内容。

二是刑徒墓的启示。汉阳陵墓葬中刑徒墓占地约8万平方米,埋着数万具戴着刑具的刑徒尸骨。通过数据与发现使学生明白,史家笔下的“文景之治”带有一定的美化和夸大成分。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阶级社会,盛世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帝,纵然是圣君,也没有改变其维护统治的基本手段。讲解中学生能直观感受和思考文景之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二)经济方面

一是西汉时期使用的劳动工具反映生产技术的进步。学生通过参观陵东21号坑出土的若干农具,比如铁铧等,进一步清楚汉代在汉武帝官营铁器之前,铁器的冶炼技术发展快速,铁犁牛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推动了小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体现出中国农耕生产的基本方式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基本定型,并延续至近代。

二是汉景帝年间税收政策的调整。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佐证教材结论。景帝登基后,采取“黄老之学”治理国家,将田租减掉一半,将“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从此这一税率成为西汉定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田赋税率最低的时期,低税率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三)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文景之治以勤俭著称于世,但不能忽视的现实是,汉景帝为募民徙居,赏赐给每户20万钱,仅此一项就支出了10亿钱。陪葬墓道完整地再现了皇帝生前的权势和生活,政府机构、大臣和侍从、无数皇帝喜爱之物,都以陶俑的形式陪伴在帝陵旁边。考古过程中发现大批零乱的死人骨骸,其脖颈和脚腕上套有刑具。这也与史载刘启提倡的废除苛刑、减轻百姓负担形成强烈的反差。

此次场馆研学设计中研学服务于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教材知识基础上的问题设置,能让学生按图索骥,认真分析史料,趣味性与探索性并存,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思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当代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实践中,场馆研学活动已成为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通过实地体验和互动学习,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构建知识体系,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守望麦香、助力成长”青岛雪花啤酒博物馆研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魅力。醴酒容器“天觚”、西周盛酒器“对罍”、初中课本上最早的“冰箱”——铜冰鉴,等等,课本上的内容形象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强化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还看到了金黄色的大麦标本、标注着酒花原料的地球仪、中世纪马夫拉着的大桶啤酒及了解神奇的发酵过程,在研学过程中对劳动者的智慧赞叹不已。

二、地理课堂:让研学设计课程化、校本化、成果化

地理学科组以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青岛市“三河一山”绿道建设成果为载体,以青岛市经开第一中学实际校情为立足点,充分发掘地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资源。观察区域建设现实情境,关注区域生态建设进程,关心区域经济建设成果,力求实现研学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使研学设计课程化、校本化、成果化(表2)。

地理学科“渭河段草滩产业园紫薇湖湿地为主体的综合性研学实践”设计全面完整,具体研学过程完全按照研学设计推进。研学后的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探讨,汇总研学观察和讨论成果,小组发言人代表阐述研学结论和反思,最后小组互评提升。

(一)小组交流探讨

小组成员发现河堤坡面上的“渠”与青岛城墙上的“沟”竟有异曲同工之处,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其作用是排导雨水,但是怎么排?排的原理是什么?学生观察发现,河堤坎上的道路面是拱形设计,加之青岛本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水积多后就会顺着弧度排向道路两侧,最终经人工渠排出路面流向堤下。这样的设计既可以防止路面积水,又可以灌溉河堤路面下的林草带,真是一举两得。

(二)小组互评提升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认真汇总完成预定的考察任务,并运用所学知识阐释了相关现象形成的原因、影响及演化。此行既做到了观察、发现,又尝试了联系、探究,甚至就部分问题提出了生成性质疑,强化了学生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达成了让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观察、行动和思考的研学目标。学生在研学实践中不但认真解决了自己小组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在小组互评中看到了其他同学的长处,进一步提升了个人学科素养和能力。

地理学科组在此次研学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乡土地理课程。该课程设计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三个篇章,共计8个章节20课时。以青岛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出发点,梳理青岛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区际联系的时间演化与空间变化,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区域认知,考察地理事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强化学生对青岛区域发展的思考和理解,为建设家乡美好明天而切实努力和行动。课程设计立足学校所在地,突出乡土地理区域特色,后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历史与地理学科就地取材的研学实践,让其他学科的教师也看到了依托区位优势开展学科研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目前,化学学科组就带领学生前往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学实践,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了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生物学科组计划将学生带到渭河湿地公园,就渭河周边植被的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学校更是计划以先行学科为示范,再进一步推进依托区域优势的学科研学,最后将其逐步校本化、系统化、课程化和成果化。

青岛市经开第一中学鼓励各科教师用心发掘区域优势资源,精心打造多样研学课堂,再通过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的方式,调动学生所学,促使学生通过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中学   青岛市经开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