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蕴含着深邃丰富的文化内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体现着中华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资源,对渗透传统文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滋养学生心灵、强化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一   政策依据

近年来,世界风云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情人节、圣诞节等舶来节日不断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等国家行政部门提出要运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主题研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早在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民政部、文化部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把传统节日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纳入国民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传统节日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要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课程设计和教材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2010年,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再次联合其他部门下发《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方案实施以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不断推陈出新。

作为一种实践体认,传统节日主题研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等。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文化知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艺术体育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社会实践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各环节。2019年,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印发《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工作方案》,强调从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四个环节入手,推动育人环节的整体联动,涵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各个方面,强化实践体认。2021年,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样态,传统节日主题研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渠道。《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科特征,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内容。传统节日系列主题研学作为新时代的课程新形态,具有研究性、开放性、实践性的鲜明特点,拓宽了传统文化育人的渠道,对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二   实践路径

(一)深挖节日内涵,提炼研学主题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凝结着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价值思想、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精神追求。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

高中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已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在研学过程中应引导他们透过节日的外在表象,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深入探究,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化节日主题,认识传统文化。例如春节、元宵节以“辞旧迎新、喜庆和谐”为主题,清明节以“纪念故人、缅怀先烈”为主题,端午节以“粽香传情,爱国端午”为主题;七夕节以“爱情忠贞、家庭幸福”为主题, 中秋节以“感恩、团圆”为主题,重阳节以“孝老爱亲”为主题。通过这些主题,深化对个人、对家庭(家族)、对国家的正确认知。

(二)依托地方资源,开发研学课程

根据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典型人物故事、文化遗产、历史遗迹、风俗民情、主题诗文等都是生动鲜活的节日文化资源。要深挖地方节日文化资源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价值,开发系列节日研学课程。例如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湖北宜昌秭归县是屈原的故里,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坛祭拜、游江、龙舟竞渡、粽子寄情、乡里“闹晚”等端午民俗文化流传至今,地方资源非常丰富。

利用这些地方资源,笔者将端午节研学课程设置为四个部分。课程1:“节日主题阅读,认识节日文化”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主题阅读,了解端午节由来、纪念价值、与农耕文化的关系、与楚文化的关系等,深入认识节日文化内涵,挖掘内在精神;课程2:“走进屈原故里,感受节日文化”主要通过实地参观,观看表演,聆听相关讲解,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场景中感受节日文化氛围,将文化内涵具象化;课程3 :“传承端午习俗,体验节日文化”主要通过手工制作龙舟、手工包粽子、制作香包,传承弘扬龙舟文化、粽子文化、香包文化,让学生在动手和合作中体悟、传承民间习俗,亲身体验传统节日文化;课程4:“设计研学作品,弘扬传统文化”,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和学情,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以节日文化为主题原创研学作品,让节日文化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

(三)调动学科知识,设计研学任务

主题研学具有综合性特点,设计研学任务时,应多鼓励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研学活动中强化知识的应用性、综合性。例如农耕时代,人们有大量的休闲时间,文人雅士会在传统节日赋诗作词,这为今日传统节日活动留下大量素材,依托语文和历史跨学科知识开展节日主题阅读,增进民众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记忆和传承;“中秋节”主题研学,调动天文学、地理学知识探究八月十五的月亮为什么最圆;七夕节,体验手工“织布”,调动历史学科知识了解织布技术由来,调动化学知识解释漂染技术,借鉴美术知识绘制美丽图案。

(四)紧跟时代发展,创新研学内容

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拓展创新传统节日研学形式,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例如利用现代技术、短视频平台实行节日仪式场景再造等贴切时代的方式,学生更易接受。清明节开展 “网上祭先烈”主题研学活动,致敬英烈,寄托哀思,慎终追远,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是一种更文明、更绿色、更健康的祭奠方式,也是一种文明的网络传播活动。它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增强节日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三   价值意义

(一)价值引领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具有周期性和公开性特征,是文化共同体的公共活动日,凝聚着集体情感,承载着群体历史记忆和价值观念。通过节日主题研学,让学生体悟节日文化内涵,感受注重血缘、讲究礼仪、重视家庭、敬天爱人、崇尚团圆、以和为贵、精忠爱国、刚健有力、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内核,有利于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爱国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致性,通过节日主题研学,还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文化涵养

流传至今的节日经历了历史的积淀,积累了丰富的道德内涵。传统节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涵盖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等内容,包括了饮食文化、自然文化、礼仪文化、服饰文化、道德文化等内容,节日主题研学作为新时代的课程新形态,具有研究性、开放性、实践性的鲜明特征,拓宽了传统文化育人的渠道,对认同、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三)道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资源。传统节日更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诸多传统美德要素。因此,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挖研学主题,对学生进行道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例如春节民族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清明节生命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七夕节爱情观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秋节家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重阳节尊老爱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同时,传统节日彰显的仪礼繁复、风雅精致、彬彬有礼等民族高度的文化认同都是道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重要资源。将传统节日研学主题与德育课程巧妙对接,开发其中蕴藏的道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资源,并赋予时代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主题,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综 上所述,开展常态化主题研学,拓宽育人渠道,创新育人方式,丰富育人内涵,更有利于价值观认同、文化涵育、道德教化。

作者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