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创新工作举措,用“数据跑腿”提供就业服务,以“数据为媒”精准推送就业信息,让“数据说话”助推学科专业优化升级,积极打造“智慧就业”新模式,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赋能增智。

用数据跑腿,打通就业管理“神经末梢”。实施毕业生就业服务“一生一档”“一生一策”服务举措,各学院就业联系人、班主任为每一位毕业生量身打造个性化“就业电子档案”,包括个人情况、就业意向、帮扶方式、求职进展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发放覆盖全体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调查问卷”,用大数据分析就业形势,描画就业群像,掌握求职行为。开发“自动生成就业推荐表”“一键定制求职简历”等应用系统,提供生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在线课程,推进“三方协议网上签约”,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毕业生少跑腿”。

以数据为媒,练就精准服务“绣花功夫”。在招聘会上,启用“O2O智能模式”对就业信息进行精准推送,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公司简介、岗位需求等信息,并可实时跟踪掌握后续进展。已离校毕业生也可线上投递简历,实现“数字招聘”“智能求职”。深入实施“三个平台”智慧云端建设,即在学校层面健全就业服务监测平台,学院层面构建行业信息数据平台,班级层面建立就业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海量信息自动筛选、精准推送,做到就业资源及时有效供给。

让数据说话,站岗专业优化“前沿哨所”。每年坚持撰写“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跟踪报告”“用人单位评价报告”,坚持让数据说话,为专业优化升级提供决策依据。发挥就业数据前方哨所作用,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社会需求度等为衡量指标,建立就业结果跟踪反馈机制、就业与人才培养预测预警机制,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与反馈。结合反馈结果,调整优化专业机构,暂停招生就业率低、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专业14个,增加就业前景较好、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内一本专业12个,新增社会经济发展紧缺、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2个、方向8个,确保专业设置匹配学科规划、契合学校发展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