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从欢天喜地背上书包去上学的第一天,到后来死活不愿去上学,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教师、家长可以如何做?我们邀请相关专家从厌学孩子呈现的真实问题出发,剖析厌学的成因,基于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的角度,提出由点及面的具体干预策略,以期缓解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厌学问题。

建立学习自主感,从何时开始都有意义

文/范琪  述/路海东

学习自主感,是指对学习的自我决定感,即自己能够对于学不学、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在哪学做出决定,而不是完全听命于教师或家长。孩子的自主动机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含内部动机与认同调节、整合调节两类外部动机。其中,内部动机源于对某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需要,可以让他们在活动中产生愉悦感,甚至将其视为一种享受;认同调节指他们开始认同某项活动的价值,并愿意为之付诸行动;整合调节指他们在充分认同该活动价值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我的习惯性部分。

路海东,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提供“支架式”支持

培养学习自主性的主要方式是为孩子提供自主支持。自主支持是指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过程中,家长、教师和学校系统为孩子创造条件、提供资源和环境,鼓励并促进他们独立思考、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以及负责任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旨在帮助他们从依赖外部指导转向由内部动机驱动,发展出持久的学习策略和技能,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其核心在于将孩子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位置,赋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并强化其责任感,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促进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般而言,孩子在不同学段的学习自主感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多由环境因素造成。小学阶段,由于没有过多的升学压力,家长对学生成绩的关注程度较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等方面也会留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因此,小学生学习的自主需要会得到较多满足。中学阶段,由于有中高考的升学压力,家长和教师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减少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因而中学生的自主需要满足感较低。大学阶段,学习环境更加宽松、开放,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因而大学生的自主感满足程度最高。

按照个体的发展规律来看,低龄孩子受家长“摆布”比较多,升至中学后,由于进入青春期等缘故,他们往往会与家长及教师产生更多冲突。我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父亲带着正读高三的儿子小轩(化名)咨询厌学问题,父亲描述儿子“不喜欢学习”“不愿意写作业”“学习动机有问题”,表现为在距离高考仅剩半年的节骨眼上“不愿意去上学了”,而且一请假就是连续半个多月。听完这位父亲的“控诉”,我接着与小轩开始了单独交流,没聊一会儿,我发现孩子的想法与他父亲的描述截然相反。他告诉我,父亲把北大设为他努力学习的唯一目标,从小学开始每天都要检查他的各项作业是否已经认真完成,要求他每天不可以关房门、不允许看手机,不时还抽查他在家的学习状态。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最近不去学校其实是对父亲过于严苛的管教做出的反抗。因为在他看来,未来的院校目标应该由自己设定,且自己具备自我调节学习任务的能力,比如对于较为擅长的学科,虽然老师留了很多作业,但没有必要全部完成,而是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学习任务上。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自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需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诚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持续得益于家长对他们的外在支持,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初高中过渡阶段,或是高中升入大学的关键时期,这种影响可能会更为显著,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与教师提供的外在支持力度应逐渐降低。换言之,家长与教师应为孩子提供一种“支架式”支持,即在孩子学习能力较弱时给予必要帮助,使其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进步;当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时,适当撤离外在支持,给其自由发展的空间。一名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学习者会主动学习,为自己设置目标,准确地自我监控并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如何做好渐进式撤离

我还曾接待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名叫辰辰(化名)的小学生从小不擅长写作,他的母亲始终为孩子代笔,每当老师下发练笔作业,母亲就在电脑上敲好电子版,再让孩子工整地誊抄在作文纸上,直到辰辰升至六年级,练笔作业越来越多,她实在无暇代替孩子完成,才决定让辰辰自己动笔。毫无疑问,辰辰的作文成绩瞬间下滑了不少,而她一时难以接受。

孩子某项能力或技能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家长及教师为孩子撤离支持的过程应当是渐进的,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Ido,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来做。以教师与父母为主导,注重传授孩子如何去做的方法,孩子在这个阶段更多地是接受指导。

第二阶段:Wedo,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带领学习者一起做。将学习的部分责任转移至孩子的肩上,给予其更为细致的指导。

第三阶段:Youdo,即让学习者合作来做,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第四阶段:Yourself,即学习者自己做。让每个孩子在锻炼中增强独立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在辰辰的案例中,母亲想要改变从前过度插手孩子完成练笔作业的做法无可非议,但她撤离外在支持的做法直接从第一阶段跨越到第四阶段,以致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便面临挑战。更好的做法可以是给孩子提供范文、与其共同梳理写作思路、为其设定阶梯式目标,等等,以给予其恰当的指导和支持。

目前,学界对培养孩子学习自主性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一般来说,早期经验和早期学习对个体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也宜从小抓起。不过,人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即便错过了所谓的培养关键期,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培养从何时开始也都有意义。

解救困于“成功”的孩子们

文/王梓霖  述/刘学兰

因“失败”的学习体验而产生厌学情绪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只是面对相似的经历,一些孩子更容易陷入这样的困境。比如,高度关注他人评价的孩子。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对自我的认识又不太稳定,他们非常在意外界评价,害怕因成绩不佳得到来自师生的负面评价,使自尊受到损害,从而可能选择逃避学校生活。又如,为自己设定了过高学业标准的孩子。无论是“好学生”还是普通的学生,当他们发现似乎自己永远无法达成预期目标时,都有可能产生挫败感和抑郁情绪,进而选择放弃学习,以避免持续承受达不到自我标准所带来的痛苦。而这类过高的内在标准往往由父母和教师的高期望转化而来,这些外界的期望被一些孩子内化为自己唯一的目标。当学习成果与期待值产生较大差距,又面临过度的竞争压力时,他们很容易深陷自我要求与实际能力不符的困境,最终诱发厌学情绪。

刘学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当回归“正常”成为一种奢望

小A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一直对他寄予厚望,自小他便被灌输了一定要考入北大或清华的想法,父母甚至从清华带回一棵小草移植到他的书桌上,寓意他将在未来成为清华的一员。在学习间隙,小A每每抬头就能看到那棵来自清华园的小草。在不断的强化中,他渐渐将名列前茅作为自己的内在标准,也确信自己要成为清华或北大的学生。

小学时,父母就要求小A大量刷题、努力学习,那时他的成绩还算不错,但父母一直觉得还不够好。到了初中,他依然刻苦学习,成绩却开始不太理想,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父母变得更焦虑,采取更多措施去“鸡娃”,而小A也随之越来越焦虑,在学校的日子变得愈发痛苦……那种痛苦源于他深知那个清北梦正在逐渐远离,尽管清晰地看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却始终无法释怀。因为从小到大,父母始终告诉他必须考入清北。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似乎坠入了无边的苦海,于是开始抗拒回到学校学习,想远离那个让他产生无尽痛苦的场所。后来,他偶然接触到游戏,发现在游戏世界中获得的快感可以让他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于是,游戏成为他的心灵栖息地,他整日沉浸在游戏中,白天睡觉,夜晚玩乐,昼夜颠倒。为了玩游戏,他可以一个星期不出门,甚至不愿下楼理发。他不愿与人交往,也不再与父母交谈,因为那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原本就是父母为他设定的,一旦回归现实、面对父母,痛苦的记忆便会被重新唤起。

进入高中后,小A完全放弃了学校生活,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任何接触。这时父母意识到了问题,他们只希望孩子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只要儿子有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每天按时上学就够了。父母告诉小A,不期望他能考入名牌大学,也不再要求他有优秀的学业表现。然而,小A感到自己已经无法满足父母的简单愿望了,他觉得一旦回到学校,便会重新体会难以实现的清北梦所带来的痛苦,那是他所无法承受的。他甚至认为,如果无法进入心仪的学校,那自己宁愿不读大学。显然,过高的期望不仅未能激发他的学习动力,反而成为他心理问题的根源。

小A的故事或许是不少厌学学生的写照,他们在早期承受着父母持续施加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难堪重负。而当这些孩子身处困境时,他们的父母却没有及时察觉。在孩子学习不佳时,父母鼓励、鞭策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却没能在孩子努力时,鼓励、认可他们的进步,也未能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当父母终于开始放下过高的期望,此时孩子们早已难以承受内心的压力,似乎再也无法放下已牢固内化的标准。

预防永远优于干预

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实践中,教师与家长肩负着关键使命,双方均需积极探索适宜的方法,让孩子真切地体验成功的喜悦。问题的核心或许在于如何理解和定义“成功”。当前,很多孩子确信“考试成绩不好即意味着人生失败”,这导致他们在无法始终保持成绩领先,或是处于班级后列时,认定自己是“失败者”。实际上,我们要引导孩子建立多元化的成功观,而非片面地追求学业成绩——

拓宽对“成功”的定义,超越单一的学业标准。现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单一的评价体系和成功标准。是时候重新诠释“成功”这一概念,告别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功利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观了。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要与孩子一起重新定义“成功”,善于发现并指出孩子在各方面所展现出的潜力和优势,认可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才华和进步,避免孩子因成绩不佳而对自我进行全盘否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力,及时予以正面激励。当孩子的考试成绩未能达到预期时,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应引导他们寻找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领域,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比如,一名学生的总体成绩也许并不出色,但可能在某一科目上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或者在某个知识点上理解透彻。教师和家长要引导他识别自身的此类优势,使其明确未来的进步方向。这种认知转变可以避免孩子们轻易给自己贴上“我学习不好”或“我能力不行”的标签。

尽可能创造条件,赋予更多成功体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在发掘孩子优点的同时,应提供实际体验成功的机会。例如,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降低起步难度、分阶段引导等。可以通过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方式,让孩子从小的成功开始,逐步积累自信。如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小目标,一旦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及时表扬和激励他们,随后逐渐加大挑战难度,促使他们不断进步。许多教师运用这种方法成功转化了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以写作教学为例,对于写作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不必等到他们写出高分作文才给予肯定,而应该通过阶段性指导,让他们逐步体验写作的成功。首先,从基础的格式和结构入手,确立一个易于达成的起点,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当他们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以增强其成就感。随后,逐步提升要求,例如引导学生写出精彩的开头,或赞赏他们使用词汇的巧妙之处。虽然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因为每次的幅度并不大,他们很容易在一个个微小的进步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并生发出追求更高一级目标的意愿。在逐级提升的过程中,他们能积累丰富的成功经验,也会更深切地体会到努力的价值。

在情感关怀中滋养出“归属感”

文/王梓霖  述/陈发展

我所接待的患者中,约80%的青少年存在着不愿上学的消极情绪。如今不少人意识到,若一味将孩子的个人价值与其学业表现紧密绑定,对他们提出不合理的期待,那么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就很容易滋生厌学情绪。而其背后的另一重要原因却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警觉——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忽视。

陈发展,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主任医师

厌学心理的“暗面”:情感的缺失

孩子的情感缺失的核心是他们的归属感较弱,实质上表现为自尊水平较低。几乎每个厌学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低自尊的家庭,那里往往充满焦虑和负能量。父母对自己在专业、学业或人生其他方面的表现缺乏信心,处于低自尊状态,并将自己的自尊水平与孩子的自尊水平紧密联结在了一起。当收到来自教师的负面反馈时,父母会感到孩子让自己丢了颜面,从而逼迫孩子更加努力,甚至批评、指责或打骂他们,这又容易使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的低自尊状态,不愿投入更多学习精力以争取好的成绩,因而遭到家长又一轮的指责,形成“家长低自尊—孩子低自尊”的恶性循环。

门诊中我们发现,领着孩子前来就诊的父母往往非常焦虑、紧张,他们迫切地希望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在他们的家庭中,学业是日常亲子沟通中重要且唯一的内容。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甚至怀疑是否有人真正欣赏和喜欢自己。他们认为如果不能在学业中表现良好,那旁人对自己仅有的接纳和支持也可能消失。在这样的情感状态下,他们容易对学业等相对枯燥的事物产生抵触心理,尤其是在面临学业困难时,会更容易质疑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归属感从何而来

孩子的归属感与他们从小到大的被养育过程息息相关。如在婴幼儿期,当孩子哭泣时,养育者是否能敏锐地捕捉并回应他们哭泣背后的需求?如果养育者心不在焉,或情绪不稳定,甚至时常因烦躁不能及时满足或顺应孩子需求,孩子会因此感到自己不被喜欢,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低归属感或不安全感,从而认为自己的存在是个负担,是无意义且无价值的,陷入一种低自尊状态。又如当孩子渴望得到某个玩具时,即便不去满足这项需求也应予以回应,耐心解释原因,而不能批评他们贪心或不懂事。这样孩子会明白父母还是爱自己的,他们的归属感不会受到太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一个两三岁或五六岁的孩子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要玩具的行为会与道德品质挂钩,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有父母的不喜欢、不在乎。也就是说,养育者是否真正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并在家庭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理解并满足他们,是人们早期归属感形成的关键。

我曾接待过一位初二的小女孩,开学三周后她开始出现头晕、身体不适、恶心的状况,自此便不愿意去学校上学。孩子去了多家医院检查,均未发现什么身体异常。被转诊至心理科接受检查后,我们确认了她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她成长于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而家中婆媳关系紧张。诊疗室里,女孩讲述了一段幼时的故事。

我从小就知道我的家庭氛围不好,家里总是充斥着冲突和争吵。我不太喜欢奶奶,因为奶奶好像是家里的导火索,她会让妈妈不开心。妈妈不开心时,我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做错什么。平时我想跟妈妈说话,她也是冷冷的。还记得在四五岁时的圣诞节,我看到了圣诞老人出现在房间的窗户旁,准备给我送礼物。我想开窗迎接他,但不够高,想让妈妈给我开。我喊了好多遍,但她忙着整理东西,没回应我。我好着急啊,我怕圣诞老人一会儿就走了,开始哭闹。这时妈妈才跟我说话,告诉我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爸爸也让我别胡闹。其实不是的,只是妈妈头抬得太晚了,圣诞老人离开了。

每每想起那个场景,女孩就觉得是自己对礼物的渴望惹恼了母亲,她感到父母不在乎自己,明白自己的渴望和需求并不重要,便不愿再多作表达,一直表现得内向而顺从。成长的过程中,她始终处于低自尊状态,当别人不开心时,常常觉得是自己的错。进入初中后,她难以面对青春期的竞争和同学的排挤,总认为自己不够好。

女孩其实并不讨厌学习,只是想逃避学校那个环境。原本她成绩不错,能代偿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但下滑的成绩让她无法找到平衡和补偿。在长时间的焦虑与紧张之下,她的身体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等变化,导致了上述种种不适。后来,女孩及父母接受了家庭治疗,父母表现出高度的自省,意识到家庭中长期高压的紧张氛围对她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相应调整。他们自责于一直认为女儿很乖巧,始终没重视她的需求。当年的圣诞节,趁女孩返校上学时,父亲亲自组装了一辆大大的雪橇车,母亲为孩子购买了一条非常精致的迪士尼公主裙。收到礼物的女孩既惊喜又感动,注视着女儿的父母欣慰又自责,一家三口的泪水盈满了眼眶。

那些童年未能得到的情感满足,终于因为父母发自内心的接纳和理解发生了改变。在这种“依恋关系”的修复过程中,女孩逐渐好转,大体恢复了正常的校园生活。

察觉情绪变化本身就有积极意义

在家庭层面,家长应首先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接纳的家庭氛围,理解孩子的感受、回应他们的需求。同时要了解并尊重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期望值,避免施加过大的压力。当孩子表现出力不从心、抗拒或痛苦时,应及时关注并表示理解,必要时允许其减少学习任务,通过积极的情感交流和正面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业自信。此外,家长应发掘、发展他们其他方面的兴趣与潜力,避免其陷入低自尊状态。在学校层面,教师应开展个性化教学,实施多元化、高价值的评价。在督促进步时,可采取积极反馈、正面引导的方式;在提出批评时,应基于事实且不可贬低或羞辱他们的人格。同时,应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予以情感上的关怀,保证每个孩子在校内感到被尊重、被接纳。此外,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事实反馈而非定性反馈的方式提供孩子的在校情况。

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应携手构建一个兼顾挑战与安全感的成长环境,敏锐识别孩子潜在的厌学征兆,及时响应他们的情绪变化,这本身就是关爱孩子、认可其价值的表现。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