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理解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打比方、比喻、类比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形象比喻教学法运用实例

形象比喻教学法是指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打比方、比喻、形象类比的方法,使理论性强、逻辑关系复杂的教学内容或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或技巧。

例1,在帮助学生构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唯物史观时,笔者形象地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比作“鞋子和脚”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正如“鞋和脚”要适合,鞋太大跑不快,鞋太小穿不上、跑不成;同时指出“鞋”好比生产关系,“脚”好比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适应,无外乎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即“鞋比脚小”,或者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即“鞋比脚大”。这样一来,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发生、苏联“战时共产主义”和我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事件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例2,在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关系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有意将其比作“兄弟合力置家业”。无产阶级诞生时间早,资格老,好比长兄,但在没有成长起来之前“矮穷矬”,资产阶级好比兄弟,虽然是有见识的“高富帅”,但意志品质不够坚定。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过程好比兄弟二人成年后相约合力置产兴业,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独立民主的国家,好比拆旧房盖新房;无产阶级革命任务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好比对房子进行精装修。然而在实践中,资产阶级难以完成自身革命任务,好比盖不起房子,于是无产阶级既要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又要把中国引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好比既要盖房又要装修。这样比喻,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关系。

例3,在讲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关系”时,笔者将科学和技术比作“青梅竹马”。技术是科学的“童养媳”,年长几岁且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科学则是“少东家”,二人在未“结合”之前,技术总是迁就着科学一块儿进步,好似技术带动科学发展,但到了第二工业革命时期,二者开始走向“结合”,此时科学成了掌权的“东家”,更擅长从理论上指导技术进步。

二、形象比喻教学法优劣分析

通过以上例证,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恰当地采用形象比喻法具有一定优势。

1.便于学生理解。教师是将晦涩难懂的基础理论、史观史论等与学生的已有认知、生活经验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二是增加学习趣味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三是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让历史不再是形而上的学问,而是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经验的总结,从而更好地实现“以史为鉴”的认知目标。

但形象比喻教学法也有其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一是历史思维的严谨性受到挑战,因此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考虑史实与类比对象的契合度,不可牵强附会;二是使用历史学科语言的规范表达受到干扰,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术语言的规范性指导,让学生理解的知识变成规范表述的“卷面答案”。整体来讲,形象比喻教学法虽有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化高深莫测为通俗易懂的神奇功效,但教师也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把具有客观史实依据和严密逻辑的历史知识变成臆想猜测,搞成追求“架空历史”和“满纸荒唐言”的文艺创作。

三、使用形象比喻教学法的必备素养

1.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循循善诱的教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形象比喻教学法时应具备通俗而不低俗、风趣而不无趣、不打无意义的比方、不搞生搬硬套的幽默等素养。实践证明,越是在非正式环境,或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时,形象比喻教学法的使用效果越好。

2.对史学认知见解独到,对社会人生洞悉深刻。事实上,在教学中要把深邃的道理讲通俗,将复杂的问题讲简单,将错综的关系讲清晰,教师既要有渊博的学识,又要有对社会生活、人生百态的思考,这样应用形象比喻教学法时才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3.对史观史论有清晰的认识,对教学内容有准确的把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建立在正确史观、科学史论基础上的形象比喻教学法才有价值。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认知,合理地运用形象比喻法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不可画虎不成反类犬。

作者单位   山东省宝鸡市渭滨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