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文字越来越密集,人们必须提高读写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及工作中的诸多挑战。写作是书面交流的有效路径,但很多小学生并不喜欢写作,甚至对写作心生畏惧,即便再简单的作文也很难完成,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积极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让习作起步更轻松。下面,笔者以三年级习作教学为例,简要论述一下习作起步的教学策略。

一、以兴趣激发为前提,让习作起步更轻松

1.游戏导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简直要“抱头鼠窜”,那一个个抓耳挠腮、战战兢兢的样子,就像见到了多么恐怖的敌人。其实作文本身并不难,就是用书面文字表达情感、观点及思想,可这对小学生来说恰恰难如登天。当学生长期存在写作抵触情绪,就很难产生写作动力,甚至还会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没有写作的天赋。尤其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经历了两年的写话训练,刚刚接触作文,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马丁·加德纳说过:“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传统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对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不妨借助游戏导学,将游戏和习作起步教学相结合,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猜猜他是谁”这一写作主题时,笔者对传统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优化,并在习作课堂中穿插了有趣的写作小游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邀请学生从班级中任选一个目标对象,用三言两语描述该学生的核心特征,可以从人物个性、服饰特点、外貌举止、日常言行、兴趣爱好等角度加以描述,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位学生描述的是谁。需要注意的是,描述时不能透露目标人物的名字及其他相关身份信息,看看谁能凭借简单的语言描述找出目标人物。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得分最高。这个有趣的写作小游戏不仅让学生眼前一亮,还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传统的习作教学缺乏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习作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写作的乐趣。

2.趣味创编,激活学生的想象

想象力是上天赋予学生最美的礼物,丰富的想象能让学生拥有更加色彩斑斓的世界,而且想象力也是学生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所在。在常规作文教学中,尽管教师试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仍会给学生限定各种条条框框,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受到束缚。因此,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不妨组织一些趣味创编活动,鼓励学生创编剧本、童话等,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故事。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习作“我来编童话”时,笔者从事件、时间、角色等几个因素入手,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考虑到教材已经给出了一些提示性词语,如针对人物教材中的提示词是“玫瑰花、啄木鸟、国王”,针对地点教材中给出了“小河边、森林超市、厨房”,针对时间教材给出的是“星期天、冬天、黄昏”。通过这些充满了童话色彩的词语,笔者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鼓励学生从上述三大要素中任意选择,看看这些词语在碰撞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又会组合成怎样有趣的故事。除此之外,为了最大限度活跃学生思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笔者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创编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有趣童话。

学生并非不喜欢作文,只是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编喜欢的故事,这样就能增加学生的写作信心。

3.注重体验,让学生妙笔生花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将时间用来为学生讲解范文的优点及结构,给学生拆解作文思路,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这种教学模式虽耳熟能详,但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因为这样的作文训练缺乏一个重要环节,那便是体验。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了才有发言权,才能写出真实的文字;而缺乏体验,学生就像锯了嘴的葫芦,难以写出触动人心的文字。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妙笔生花,教师还需要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在体验中写作,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一课要求学生“任选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并描写,并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如果笔者直接给学生展示图片,学生对植物的感受就不会太深刻,因为图片只能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无法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触觉、嗅觉,这样学生又怎么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呢?因此,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附近的植物园参观,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植物学习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近距离观察植物的外形、颜色,闻一闻植物的味道,摸一摸植物的根茎叶,同时利用记录卡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在实际体验后,学生对植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写出来的作文更具细节感。

在语文习作教学中,很多学生提不起精神写,教师就可以采取体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真实的感受,再以此为基础完成写作,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以素材拓展为基础,为习作起步助力

1.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学生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入微,获得的写作素材也就越丰富。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还要端正学生的素材积累意识,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发现,从生活中积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掘可运用的素材。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写作对学生也不再是难事。为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教师可在写作前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搜集素材,让学生做好写作准备,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文训练。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1)关注生活小事。看似琐碎的生活小事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和领悟。例如,学生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时,看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如随意品尝、乱扔物品等,这些就可以作为素材记录下来。

(2)多彩的校园生活同样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素材。不管是内容丰富的课程,还是有趣的课内外活动,或是风格各异的教师,这些都值得被学生写在作文中。例如,在拔河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在考试失利后,教师的安慰让学生感受到了温暖,这些同样可以写在作文里。

(3)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中积累鲜活的习作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与家人一起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让学生行万里路,用身体丈量大千世界。

(4)社会生活同样值得学生关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当志愿者,从中积累习作素材。

(5)收看《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

(6)培养学生的习作素材积累意识。生活是习作素材获取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生活素材,这不仅是丰富学生作文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阅读也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新课标规定,三年级学生必须达到5万字的阅读量。但仅凭教材中的课文,学生很难达到这个阅读量,加之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写出优秀作文就成了奢望。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观点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充分体现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书本中积累习作素材,这些虽然是间接素材,但却可以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增加作文的深度和内涵,使作文质量成倍提升。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积累写作素材。

(1)语文教材。学生学习的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对教材的利用率也是不同的,收录在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且契合学情。如写景类,教材中收录了叶圣陶的《荷花》、巴金的《海上日出》、萧红的《火烧云》等;写人叙事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掌声》《我不能失信》等文章。教师可从这些文章中筛选优美的词句或段落,让学生抄录下来,并尝试进行仿写,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小学生作文精选。这类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因为书中所用的素材及语言完全契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好方法。

(3)精彩的儿童文学。这类书同样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路径,教师在推荐具体的书籍时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如《窗边的小豆豆》《绿野仙踪》及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都适合小学生阅读。

(4)漫画及绘本。虽然部分教师和家长不提倡孩子阅读漫画及绘本这些书籍,但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些书籍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是具备积极作用的。如《福尔摩斯探案集》《圣斗士》《名侦探柯南》等就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因为书中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生动形象,对学生的习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只推荐书籍,还要督促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将故事的梗概和感悟写在阅读记录卡中。

由此可见,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最基础、最有成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间接素材,这些间接素材虽然来自于他人的生活经验,但对学生的习作却可以起到巧妙的装点作用。

三、以教学策略为核心,提升习作起步教学效率

1.创设教学情境

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在习作起步教学上下功夫,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情境创设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可通过角色扮演或游戏使学生进入写作状态……总之,教师可结合作文主题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在教学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时,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仿照例文,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想法’的一般写法。”在教学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一些记录生活常见现象的短视频。如拍摄者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家庭、一个公司及地铁中的场景:家庭聚餐时候,家人都在玩手机,无人聊天;公司年会中,有人玩手游,有人聊微信;地铁上,人们同样在低头玩手机,大家仿佛被手机“统治”了。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是否有这种低头族,应对低头族说些什么,我们对这种现象又是如何看待的。教师还可以组织课上讨论,让学生围绕视频进行互动,以此为基础完成习作任务。

创设情境是激发作文灵感,调动写作热情的有效路径。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这样就可以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

2.增加片段训练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三年级学生很难顺利完成整篇作文的写作,很多学生仍停留在一、二年级的写话程度上,如果教师盲目进行写作教学,就会打击学生的写作信心,对提高教学效率没有太大的意义。正如学跑之前先会走,想写整篇作文就要从片段练习开始。片段练习和写话不能画等号,写话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而片段练习针对的是刚刚接触作文的学生,片段练习更容易操作,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对此,教师不妨在课堂上组织一些片段练习,让学生通过这些小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片段练习方式极为多样,如仿写、缩写、扩写、补白、读后感、随笔等。在进行片段练习时,教师一方面要关注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因为很多练习题中都有“小练笔”;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实际,在课堂上组织即兴练笔活动。三年级上下册教材一共出现了7次小练笔,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适当增加练笔的次数与形式,如在讲授《司马光》这篇小古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篇小古文改写成150字的记叙文,要求学生刻画出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心情,这种小练笔不仅非常契合教学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一些意外事件也可以作为小练笔素材,如有一次突然下起了大雨,学生不得不延迟放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窗外的情景写一篇小短文,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还没有适应作文的相关要求,教师不可急于求成,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习作教学策略,以兴趣激发和作文基础巩固为主,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作文起步阶段。

作者单位   山东省神木市第七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