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国统一实行统编版教材以来,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本上出现了一些难读难懂的文章,比如,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六年级上册《花之歌》、《好的故事》及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匆匆》等课文。这些课文语言生僻、文白相杂,内容距离学生遥远,教师难教、学生难懂。这样的课文教学价值究竟在哪里?陈先云教授曾指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编长课文、难课文,体现了教科书选文的发展性。它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满足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需要,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用好统编版教科书,上好语文课,应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聚焦关键问题、用好课后练习题,突出重点,因文定教等,合理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以达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用好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师在教学这些“难文”时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好的故事》为例,来谈谈在教学中一线教师怎样做到“难文易教”。

《好的故事》节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主要讲了鲁迅先生在梦境中看见了远方水乡的美丽风景,但这一风景刚出现即消逝,表现出他的惆怅和失望,同时也通过对梦境里“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出鲁迅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篇课文中,文白相杂的语言生僻难懂,文章表达方式隐晦,内容深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来实施教学。

一、初读课文有法,破解阅读障碍

《好的故事》写于1925年,是现代文学初创时期,文中有一些文言词和生僻词,学生在初次读到这篇课文时,一定会在字音字意上产生阅读障碍,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教学生“学会”,不如教学生“会学”。在遇到此类“难文”时,教师应重在指导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跳读

学生在第一次读到《好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后第一题的提示:“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理解它们的意思。”这就提示了学生的阅读方式及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这种难读难懂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在初读时只需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必要每个词语都理解,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跳一跳”。比如,学生在课文中读到“脚髁、伽蓝、云锦皱蹙、泼剌奔迸”等词语时,不必纠结词语含义,跳过去就好。只要学生能把文章读起来就好,读下去就是成功。

2.猜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运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交流平台》中提示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先猜一猜词语的意思,不用反复琢磨、具体解释,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就可以。在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时,遇到“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这句话一些难懂的词语,如“乌桕、新禾”等,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整体语境或句中其他事物猜测这些词语的意思。通过读这句完整的话,学生会明白这些词语应该指的是两岸边的事物,这样大概就能猜测出“乌桕、新禾”应该是植物。同样,用“猜读”的方法,学生也能猜测出这句话中“伽蓝”应该是一种建筑物,因为茅屋、塔后面跟着“伽蓝”。至于它们到底是什么植物,什么建筑物,在初读课文时不用反复琢磨。学生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清楚这几个词指的是植物和建筑物就可以接着往下读,不会影响后续课文的阅读。

3.联系上下文

课文第十自然段中写到“云锦也已皱蹙”,学生在读到此处时心中定会产生疑问:皱蹙是什么意思?云锦怎么会皱蹙?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下文中“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作者在这里用大石头扔进了水中来形象地写云锦的影子被撕成了一片一片,学生能初步明白“云锦也已皱蹙”就是指“水中的云锦倒影不再完整,变得凌乱”。

4.借助媒体

当今的社会飞速发展,小学生在学习中会接触很多帮助学习的手段与工具,比如遇到困难时可以查字典、上网搜索等。在本篇课文中,教师指导学生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难点时,可以去借助媒体帮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课文第七自然段中“泼剌奔迸”这个词,当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猜读都无法理解时,就可以查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资料。通过查阅工具书可以知道“泼剌”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在这里“泼刺奔迸”的意思应该是随着奔涌的河水跳入发出声响。

二、聚焦课后习题,理解文章内容

对于长文难文,教师在执教时必须要找到精准的着力点,聚焦文本的关键点。想要让学生把难文读“易”,教师必须要从文章中提炼出核心问题,删繁就简,大胆取舍。从哪里去找这个突破点呢?统编版教材给了我们很好的捷径,依托课后习题,以课后题为抓手来展开教学活动,让课后习题精准落地,这也是“难文易教”的关键所在。

如《好的故事》课后第二题:《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从本题中,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课文写的并不是一个故事,而是虚幻的梦境。通过研读课文,会发现“好的故事”中作者主要写了梦境中的山阴道两岸风景倒映水中交织融合、起伏变换的景象。梦境中主要描写的“云锦”是一个核心意象,“山阴道”上“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是梦境的赋形。因为是梦境,所以一切事物看上去是那么“错综”“凌乱”,符合梦境的特点。此刻我们可以这个课后题为核心,让孩子们去仔细寻找故事的美丽、幽雅和有趣之处,同时用勾画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好的故事”究竟好在哪里?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结合文字展开想象,感受梦境美

课文第五自然段中“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这一连串名词的罗列,不但语句简洁,而且画面感极强。课文中具体写了两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同时荡漾、摇动、退缩等词语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景物的动态美,充满生机和活力;此时我们引导学生结合文字展开想象,说说这两句话描绘的奇幻景象。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或许此时孩子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山阴道两旁诸多景物相互映衬、相互交织的美景;或许会浮现出桨拍河面,诸影诸物无不解散,在水中一同荡漾之美感。再如,文章第七段中写水中的倒影时,作者笔下那如缕缕的胭脂水,泼剌奔迸的红锦带,狗织入白云中,都是学生想象的源头。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胭脂红、红锦带、白云等描写颜色的词语,想象眼前会出现怎样的图画?这些直观的颜色描写能在学生脑海中构建出一幅五颜六色的画面,让人沉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感受景物的鲜艳明丽,眼前浮现出水中万物的倒影色彩交织、缤纷耀眼的美丽画面。

2.多形式朗读,感受梦境雅

课文中写梦境有许多优美句段,如“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动摇,扩大,互相融合;刚一融合,却又退缩,复近于圆形。”对于这样虚实结合的梦境和值得学生反复诵读的语言材料,学生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读出感受,读出画面。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或用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配上轻柔的音乐伴读,或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读与文字产生心灵碰撞,这也能让学生逐渐走进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象,感受到文中所描写的梦境就如世外桃源一般让人无比向往,在水乡的深远处别有洞天,也通过反复的诵读进入了作者笔下幽静雅致的梦境。

3.关注语言表达形式,感受梦境趣

本文第七段中作者是将各种景物置于荡漾的水中,景物本身与倒影交相辉映、虚实相间,趣味十足。教学时,我们可先出示本段语句,让学生先标记出所描写的景物,如“红锦带、狗、白云”等,然后引导他们发现这两句话中,作者是用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通过引导,学生会发现“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作者所描写的上句末尾与下一句开头采用了相同的字词,这样读起来节奏明快,让人感受到梦境中的所有事物也是生动有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忽而碎散、全被拉长了、退缩、伸长”等动词,作者运用了表示景物错综变化的词,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趣味盎然又变化莫测的美丽梦境,从中体会到梦境的变化之美和无限趣味。

在组织学生细读文本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3~9自然段,从整体上感受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最后,引导学生发现这段文字写法上的特点:如梦境的开头和结束,作者都写了这个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还反复写到“美的人和美的事”;再如,描绘朦胧中回忆的第5自然段和描绘梦中所见的第7自然段所写景致很相似,都是在描绘江南水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如“为何反复提到美的人和美的事?”“为何要花大量笔墨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致?”让学生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同时,作者没有写水乡的真实情景,而是写水乡的水中幻影,本身有幻想之意,这种景象和感受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梦境的美丽、幽雅和有趣,究竟有什么作用?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如此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另有深意,产生进一步深度走进文本的内在需求。

三、链接相关资料,深入体会情感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在通过对文章的初读和课后习题的把握之后,学生已基本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这样的“难文”,写作时代距今远,历史背景复杂,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在学习时链接相关资料,这样才能让其准确把握文章主题,深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可见教材告诉我们“借助资料”就是学习鲁迅单元的方法和本单元需要落实的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链接作者背景

学生所学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生活环境写成的,寄托着作者的特定情感,也反映着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和资料的收集,会了解到本文的作者鲁迅先生,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是弃医从文写成《狂人日记》的文学家,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创立者,他的文章内容如长剑如短刀,乃至如同炮弹一样的锐不可当,以前有人评价过他的文章内容“嘻笑怒骂皆是文章内容”。了解到这些内容以后,学生就会明白《好的故事》不能从表面去浅显理解,作者写的不是一个故事,更不是一个梦境与现实的穿越如此简单,为什么读起来清浅美丽的文字,有可能如长剑如短刀一样呢?作者到底想要指向什么?

2.链接写作背景

了解到了作者的情况后,我们需要更深一步走进课文。比如,《好的故事》到底指什么?这篇课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昏沉的夜”,可最后两个自然段为何说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总记得这美好的梦境?这美好的梦境和昏沉的夜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此时我们要想读懂文章,课文的创作背景资料尤为重要。通过资料收集,学生可以了解到本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同时,可以补充有关《野草》的资料,这部散文集在艺术上的最大特征就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这里我们让学生进行思考:《好的故事》这篇课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体现在什么地方?“美好的梦境”和“昏沉的夜”分别象征什么?通过组织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去思考交流,学生就会明白:“美好的梦境”其实就指美好的生活和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昏沉的夜”则指当时的社会背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迫害和广大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所以“昏沉的夜”就是指当时社会黑暗的现实。

3.链接其他文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搜集关于作者、创作背景等资料帮助自己深入把握文章主题,还可以从资料的搜集分类上给学生明确方法指导。比如,关注课后阅读链接,搜集别人对这一作品的注解资料,从多角度走进文本。本课课后的“阅读链接”分别选取了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和鲁迅研究者李何林关于此文的论述及注解,两则材料都挖掘了课文的深刻内涵,点明了作者写作的深层意图,即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中说: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追求美好的事物,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通过作家李何林对鲁迅作品的评述,学生就可以明白课文中“昏沉的夜”和“好的故事”其实是写作者对黑暗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有着象征意义,还进一步补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多角度的资料链接,学生对文章想要表达的主题,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当我们遇到此类难读难懂的文章时,在初读环节中应尽量为学生解疑,促使其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时,聚焦课后习题,以课后习题为抓手,设计教学活动;深入理解文章时,多角度引入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读懂课文,走进文本深处,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实现“难文易教”。

作者单位   山东省汉中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