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即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设计者在开始的时候就要详细阐明预期结果,即学习优先次序,以及根据学习目标要求或暗含的表现性行为来设计课程。逆向设计也被称为追求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与此同时,“理解”一词也被赋予双重含义:不仅被认为是能够有效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被认为是努力理解的成功结果。他们从六个侧面对“理解”的内涵进行界定,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笔者结合逆向设计理念,将“理解”的六个侧面融会贯通于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确认预期结果、确定真实评估证据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笔者以逆向设计法在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1 Laugh out loud 板块Presenting ideas的应用为例展开探索。Presenting ideas板块要求学生先分组讨论单口喜剧的内容和形式,然后自主创作单口喜剧并进行表演。本板块旨在通过了解和创作单口喜剧,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复习与掌握,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下对所学内容加以综合运用,同时帮助学生内化单元主题思想,发展思维品质,完成对所学内容的迁移和创新。“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思路能够有效引导教师从单元和目标的整体视角重新思考和设计Presenting ideas板块。下面,笔者阐述如何细化逆向设计路径,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化对该主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确认预期结果

参考课标及对单元主要语篇的分析,本单元大概念(大观念)可归纳为“人与自我”,涉及的主题语境内容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本单元语篇类型丰富,包括问卷、记叙文、对话、论说文、博客等。从一段介绍喜剧历史的视频开始,本单元依次呈现了认识自我的问卷、小丑医生的故事、英国人的幽默故事、Mark Twain和林语堂生活中的幽默故事、Charlie Chaplin的人物介绍等学习内容,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与积极的生活态度相关的话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结合课标对学生必修阶段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掌握要求,可以确定本节课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一是学生对单口喜剧进行深入了解,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艺术形式;二是学生能够通过完成这个综合性的活动,加深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认识,领悟并学会一种幽默风趣的处事方式;三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小组成员一起协作完成表演任务。此阶段有助于学生理解幽默的产生、来源和效果,认识和欣赏产生幽默的多种艺术形式。为对本单元的Understanding ideas 的课文The Best Medicine有初步理解,以及对Developing ideas 中The Importance of Humour课文有初级的准备。

 二、确定真实评估证据

设计好单元目标后,就要创设真实情境实现目标,并通过涉及真正问题的表现性任务来收集真实的理解证据。对学生脱口秀表演的评估没有唯一答案及解决过程,对学生的评估需要基于指标或量规进行。除了考虑创意性和幽默性及是否吸引观众外,更需要判断幽默与生活的关联,能展示出幽默在生活中的独特之处。

另外,考虑到对学生作品的挑选决定了最后脱口秀演出的质量,笔者提前收集了额外的评估证据:一份关于选定作品依据的写作陈述,主要从解释、神入和自知角度来评估学生能否利用相关概念解释选定的脱口秀内容及其与主题的关联,能否从脱口秀演员的视角思考下一步需要做什么,需要积累什么内容或素材来帮助自己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对此提供建议,引导学生自我评估和监控后续的学生准备过程和结果,以充分发挥评估的反馈功能。同时,为了准确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定期开展正式和非正式的形成性评价,尽可能使评估融入活动过程之中,使学习痕迹可视化,帮助学生不断回顾学习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路径,对学生现有观念提供及时反馈,以调整教学,进而促进理解。此阶段旨在让学生感受幽默带来的快乐和情绪放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小丑医生的工作性质及其中的人文性。同时,能更加深入地感受第二篇课文中两位幽默大师的吸引人之处。

 三、设计教学活动

(一)教师开启话题,学生展开探讨

“Talk about the stand-up comedy acts you have seen.”说一说对脱口秀的了解;随后引出单元表现性任务,提醒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自主分组并挑选其中一个表现性任务,同时呈现评价标准。例如,中国的黄西、李诞、呼兰,美国的艾伦Allen,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等。之后从应用、解释、阐明和洞察四个方面检验学生能否理解幽默给生活带来的好处,能否利用概念来解释创作幽默作品背后的理论或原则,能否察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喜剧作品和幽默形式,能否从多个角度发表自己对不同喜剧形式和喜剧内涵的见解。这些活动旨在了解学生与该话题相关的前置知识,用以调整后续学习计划,并呈现清晰的学习目标和预期表现;教师允许学生对作品或表现形式进行个性化选择。

(二)教师介绍基本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呈现各种类型喜剧形式的视频并提出问题。

1.What were the main topics of these acts?这些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There are personal experience, social event and popular culture.

2.How many people were there on the stage?有多少人在台上?

Usually single one, or two for cross-talks.

3.How did they make the audience laugh? 他们是怎样让观众发笑的?

Body language, absurd settings, surprising result,magic effect and etc.

4.Were any props used? 有没有使用道具?

Sometimes they used props.

5.Do you like this kind of art?  Why? 你喜不喜欢这种艺术形式?为什么?

Their answers are opening.

以上问题从喜剧形式、喜剧的话题、喜剧背后的创作原理和喜剧在生活中的意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为本单元逆向设计铺好道路。

(三)教师展示脱口秀视频,引发学生参与热情

分别展示三段脱口秀视频,让学生依次观察并讨论the topic,the ways of presenting,the punch lines of the jokes,the opening and closing 四个方面。最后介绍相关的名人和流派等,让学生判断支撑自己的表演内容并进行相应说明。通过对基本问题的探讨保持学习吸引力和智力投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四)学生分析喜剧作品,建构概念框架

学生思考以上理论方法是否适合做自己的脱口秀内容,并查找喜剧节目或作品来分析哪些方式有助于逗笑观众,阐释其原理及效果并举例说明。可以根据喜剧中文字材料及特殊的表现方式,设计相关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幽默和喜剧的概念框架,培养学生幽默的艺术性和智慧性。

(五)学生总结戏剧作品特点,提升感受能力

教师展示来自不同国家的喜剧作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发现有时幽默的产生也取决于不同的文化特点,例如一个法国人很难理解俄罗斯人的幽默,同理,一个俄罗斯人也很难理解英国人的幽默。在此之中,教师可以提供更多作品供学生讨论并总结东西方喜剧作品中的特点,帮助学生发现不同国家或地区幽默的差异所在,旨在提升学生对喜剧作品的感受力,使学生可以从跨文化视角看待幽默。

(六)学生阅读幽默文章,体会不同文化视角

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有关幽默的观点及文章,找出其中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处教师可以呈现文章Funny or not,让学生尝试理解一篇故事中产生的sick humour,使学生体会不同文化,为知识迁移做好智力准备。并采用逆向设计思路,整理本单元中所有的笑点材料,指导学生逐个体会并分析其特点。

(七)学生重新思考,自我评估

学生再次分享和思考对“What is humour?”的见解,说明所学知识、技能和学习体验如何改变了他们原先的看法。重新思考和修改已有想法,从对幽默的肤浅认知转化为深层次的理解,并自我评估已学内容,在学习过程积极自我监控和调整。

(八)完成演出脚本,展示表演

选择表现性任务comedy act,并完成演出的脚本,展示表演。此阶段学生通过表现和展演,会更深入地体会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同时还体现出了逆向教学设计在单元学习中的重要功能。

基于逆向设计的presenting ideas板块教学将理解作为融合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将学生表达放在前,促进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探究,尤其是对两篇课文的理解。如果一开始让学生去理解小丑医生的工作性质,效果不会如采用逆向教学设计这般好,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其工作的特殊性及其中的人文性。同时对第二篇文章中林语堂和马克·吐温两位幽默大师的作品和智慧有更深入理解。充分发挥目标引领和评价促学的功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考。

作者单位   山东省汉台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