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备课之时要本着来自学生、基于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综合考虑生本因素,进行充分且有效的问题挖掘。

好的课一定是靠好的问题来推动的,问题能够体现教师对这堂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教师究竟是在教知识还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语文教师作为教材的二次开发者,备课时就应在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郑建周老师认为:师生对问题展开有效思考与对话,意味着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化的开始;问题与问题的切换,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或转换。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计和切换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够使教学内容走向科学和精准,使课堂环节变得紧凑而清晰。

例如,《野望》一诗表面看似描述了一幅静谧安详的山家晚秋图,但通过薄暮之时的景象描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孤独与清冷的影子。然而,细究其情,我们更能看到一个仕途渺茫的诗人孤苦的内心。作者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诗人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地联结了起来。基于此,笔者在备课之初,便准备按照“景—人—情”的模式带领学生学习。围绕“景”,笔者设计的问题为“诗人望见了什么景”;围绕“情”,笔者设计的问题为“你望见了带着怎样感情写诗的诗人”;在围绕“人”这一环节上,笔者第一次设计的问题为“你望见了诗人当时处于什么环境吗”,但感觉此问题与第一个略有重合,不能体现“人”的位置属性,于是第二次设计为“你望见诗人做了什么?”。暗自窃喜这下问题设计非常具体、有效,且扣合问题链主体,但随后便发现这种问法很容易让学生浮于文字表面,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语言感知能力的训练作用甚少,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无效提问,此刻笔者有点不知所从。

静下心来仔细考量,问题设计的连续性一定要遵循两个规律,即源自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设计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连续性问题情境,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了这样的思考,笔者将问题第三次设计为“此景下,你看到了诗人怎样的行为?”,但是很快又被自己否定了,认为问题链应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进行设置。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之间就是缺少这样的层次递进,这种没有质量的提问,无法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于是,笔者将问题第四次修改为“你看到了此景下诗人怎样的形象?”,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偏向于主问题的“人”了,但是反复品味,依然觉得“形象”这个词有点空泛,这个问题并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讨论热情。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思维拓展、情感交融、生命感悟。因而,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笔者第五次将问题修改为“此景下,你望见了诗人怎样的身影?”。

至此,这个困扰了笔者许久,让笔者总觉得不满意的问题终在备课中一问四改后尘埃落定。一个好问题是教学推进的必要载体,教师应持续关注问题的核心价值,让其成为教学环节推进的主线,使学生的赏读能力能够得以提升。

学习的功用之一是解决问题,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基于问题的整体性学习,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整体性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问题解决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框架重置”就适用于文言文备课所需。

例如,讲授《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在以往的备课中教师都会提出“你觉得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唐雎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等问题。这对于已经积累了一定文言阅读能力的九年级学生而言,让学生按部就班地从文中找寻一些语句来验证,无异于给学生的文本探求及解读热情蒙上了一层纱,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会被限定。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看法,处于求知欲强,思维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教师备课时就要对问题框架进行重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当下学生最喜欢的论坛方式设置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

话题一:秦王易地是不是真心?

例如,通过“使人谓”“欲以”“其许”这些词,可见秦王自恃强大,将残酷的政治斗争视为儿戏,目空一切、轻视对手、戏耍对手,为失败埋下了隐患。从虚词“其”“与”“而”看出秦王软中带硬的质问及明显的威胁。又如,对唐雎称呼的变化由开始的无称呼到他碰了钉子称唐雎为“公”,看到唐雎“挺剑而起”称“先生”,作者将对唐雎的称呼由无到有、由微至尊,以及秦王的自称由“寡人”到“天子”再到“寡人”等描绘得栩栩如生。

话题二:我们没易地是不是亏了?

学生理解了“先王”这个词背后的含义后,发现安陵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即便不是鱼米之乡,但最起码也是适合人生活的地方,已经经营了很长时间,所以如果交换了就是对先王的不敬,是大不孝,也可能会给老百姓带来灾难,是对自己百姓的不负责任。

话题三:唐雎“未尝闻”是不是真的?

有了上述两个话题的探讨,学生对唐雎的人物就有了形象的了解,对他的外交胆识和大智大勇有了充分的感知。

至此,笔者硬生生将一个毫无新意的问题通过框架调整重置为三个话题,不仅为学生铺设了思维诱发轨道,引导学生进入真实文本进行探究和思考,还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培养了学生细致研读文本的语文能力。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学内容开放性的创造和发展,故而“多边对话重置”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尤为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备课之时握好课堂的“方向盘”,不能任由学生“驰骋千里”,而应针对文中有意义的内容提前进行“多边对话重置”,从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笔者以《孙权劝学》部分课堂实录为例,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师:孙权说了什么?吕蒙会这么直接推辞吗?(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师:你读的语气好像听起来很强硬,为什么这么处理?

生1:因为“不可不”这个双重否定是在强调啊!

生2:“不可不”后还有一个叹号呢,证明孙权语气坚定,让他非学不可啊!

师:你的意思是孙权是在用自己主公的身份命令吕蒙学习?

生3: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不可不”只是孙权在强调学习的必要性,不是命令,而是很良好的期盼,毕竟他“当涂掌事”了啊!当了领导就要多学点东西啊,否则将来怎么更好地率领自己的军队呢?

师:所以你认为这个语气该怎么处理?

生3:这句话里显露着孙权对吕蒙的真切关心,透露着他对吕蒙的一种期待,应该读得稍微平和、有谆谆规劝意味一些。

师:你认为这位同学的判断能说服你吗?(生1、生2摇头)哦!还有点儿不服气,那请大家再把这句话读一遍,看看还有没有哪个字被我们遗漏了。

生4:我发现了一个“卿”字,注释中说“卿”是古代君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由此可见,孙权此时的语气不是命令。所以我赞同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我也觉得不能读出那种命令的口吻。

师:怎么样?你们现在认同了吗?(生1、生2表示同意)这里,老师还要表扬一下刚才发现“卿”字的这位同学,他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对文章进行解读,这种学习方法非常值得推广。是啊,我们从这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中读出了孙权是为吕蒙量身定制了学习目标,因为爱,所以语气可以重,但情感上还是希望他进步,所以我们应当读出语重心长的感觉。

全班齐读。

师:看来,孙权为了劝吕蒙读书,说的第一句话就煞费苦心啊!这真是英雄所为。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就是不成功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因此,教师要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寻找出来,积极拓展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还要关注提问中每一个字词的选择,以此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最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设置问题时要让自己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一颗面向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生成的心。愿我们把这颗心放在细节上,放在提问的每一个字上,将“学问”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   山东省宝鸡市烽火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