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钰昕以演唱的方式表述古诗词 受访者供图

在1月8日主唱了一场以中华古诗词为内容的个人音乐会后,连日来,青岛95后音乐教师常钰昕又开始为自己视频号“你诵我唱”内容的更新而忙碌,“下一期,我准备给大家唱司马相如的《凤求凰》”。

常钰昕是青岛音乐学院声乐系美声专业2014届的本科毕业生,从2022年起,她与母亲开始把中华经典古诗词用诵唱的方式进行小视频录制,每周在多个网络平台进行更新,受到全国不少网友的喜爱和点赞。“音乐的美能帮助记忆,激发兴趣,短视频则是现在的年轻人最熟悉的传播媒介之一。我特别希望用多元的形式展现韵律之美,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传递中华诗词中的乾坤天地,和更多人‘和诗以歌’。”1月10日,常钰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唱”出诗词美 “诵”出长安情

常钰昕虽然专攻音乐专业,但同样自幼就热爱古典文学和中华古诗词。毕业后,她从事音乐培训工作,学生中有不少是青少年,“我课间也经常和孩子们聊到古诗词,不少孩子能背会写,但却只是为了应付功课而硬记,具体哪里美?有怎样的意境?追问几句,一些孩子就开始摇头。”在一次课堂上,常钰昕将古诗词用美声唱法唱了出来,“没想到孩子们很喜欢,而且很快就学会了,音律美与意境美、诗韵美的结合,让他们对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她就此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能不能把古诗词,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唱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爱上?”说干就干,常钰昕开始录制古诗词演唱视频,在自己的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上播放。为了让诗词呈现形式更丰富,她还“请来”了退休前曾是主持人的母亲,对同期古诗词内容进行诵读。

就这样开启的“你诵我唱”栏目,母女俩一个吟诵,一个演唱,很快被各地诗词爱好者关注,也拥有了不少忠实粉丝“持续追更”,“朗诵美,演唱更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视频下,北京网友留言;“抒情,优雅,好美的一幅音画诗篇。”在《山之高》视频下,山东网友点赞;《诗经·蒹葭》视频下,山东网友感慨:“认真用心的传统文化传播组合,给人舒爽的艺术熏陶和滋养!”

以诵唱为形式,以中华诗词为内容的小视频,每期不过四五分钟,却在发表后反响强烈,不仅青少年诵唱,许多年长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也纷纷学唱——在常钰昕看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兴趣浓厚,那一句句数千年前的吟哦,只要找准传播方式,就一定能走进当代人的精神世界,“长安是诗乡,我作为青岛人,唱诵记录自己对于古典诗词的理解,表达的是诗情,也是长安情,希望更多人关注这片诗意的土地”。

希望把课本中的古诗词都“唱一遍”

在持续录制了一年多的小视频后,1月8日,在青岛举行的“常钰昕独唱音乐会”让不少诗词爱好者得以“线下”相会。现场,常钰昕演唱了楚辞《越人歌》、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杂言古诗《花非花》、李商隐的《锦瑟》、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名篇。音乐会同样配以诗词解读,让听众们在浅吟低唱的乐音中,更好地了解了古诗词的内涵、意境,感受到了中华古诗词独有的魅力。

“诗歌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常钰昕说,在古代,诗词往往都是通过吟唱的形式流传开来,而她希望将这样的形式接续传承下去,“未来,我尤其希望给更多孩子们带去演唱版的中华诗词。”她的一个小目标是,先把中小学课本涉及的所有古诗词用诵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歌曲易学易唱,能让孩子们学得、记得更轻松,就算是反复练习也不会觉得很枯燥乏味,而且学生还能用古诗词歌曲来演出,让古诗词更进一步得到传播。”常钰昕说。

常钰昕觉得,唱古诗词是一种立体学习中华文化的方式,学习音乐、接触短视频,都帮助自己跳出传统语境,站在另外一个更多元、更当代的视角去认知和理解中华文化的美,“我们年轻一代,希望用更多形式去挖掘诗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内涵,让它们以一种更加亲和的方式,去接触更宏阔的人群”。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