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京故事》通过秦腔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描写生活在西京城普通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及心路历程,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视角,从语言、文化及交际生态层面分析中外译者合作模式下山东戏剧作品《西京故事》英译本呈现的翻译方法及策略,探讨文本移植中译者对于山东乡土语言与特色传统文化的阐释与重构。通过《西京故事》英译研究探析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走向世界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西京故事》  生态翻译学  乡土语言与文化  翻译策略

基金项目:2022年山东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厅科研计划项目、2022年度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一般项目“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陈彦戏剧三部曲》英译研究”(省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厅编号:22JK0014;省社科联编号:2022HZ1098)。

引  言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文艺工作者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魅力。中国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底蕴,文学作品外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中国文学作品外译被赋予了新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此外,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能够促进我国文化形象在海外被接受与重构,戏剧文学作品的翻译活动更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国家一级编剧、山东本土作家陈彦的《陈彦戏剧三部曲》——《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运用特色乡土语言描写山东民俗风情及传统文化,反映当代山东人的情感与生活,融入了传统经典戏剧秦腔、方言土语、社会风俗习惯等。《陈彦戏剧三部曲》既是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学的融合,又是乡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碰撞交流,因此,陈彦戏剧作品是剖析山东戏剧英译研究的典型素材,作品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喜爱,先后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为响应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号召,山东本土译者胡宗锋与英国汉学家罗宾·吉尔班克等合作翻译完成《陈彦戏剧三部曲(汉英对照)》,由山东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于2021年11月出版发行。本文通过对比研究《陈彦戏剧三部曲》作品之一《西京故事》原本及英译本,分析译者翻译策略及方法,探讨跨文化交流中山东戏剧作品英译的特点,强调山东故事和非遗文化走向世界的必要性。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国内生态翻译学最早由中国学者胡庚申于2001年提出,是从生态学视角阐释翻译活动的中国特色译论,理论研究发展现已趋于平稳。生态翻译学强调生态文明的建设及发展,追求生态价值、绿色翻译、翻译生态环境等内容。生态翻译学包含译者为适应生态译语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活动。 研究主题包含翻译策略及方法、译者研究、文体研究、文化负载词、三维转换、语言研究、理论研究、翻译教学等领域,代表学者有胡庚申、方梦之、王宁、罗迪江等,但针对戏剧作品和乡土叙事研究较少。

生态翻译学着重探讨翻译适应选择论、文学作品翻译策略及方法、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主体性等。研究题材包括典籍英译、外宣翻译、文博翻译、旅游翻译、公示语翻译、字幕翻译和医学著作翻译等,多从三维转换视角即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或适应选择论视角分析文本。现阶段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红色旅游景点翻译、外宣翻译、少数民族文化外宣与典籍翻译等成为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重点转向文化领域,与时事紧密结合,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在文本移植中的生态建构和译法选择,侧重译者的主体选择与适应性研究。目前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数量有限,有极大的研究前景和发展空间。对于戏剧翻译的策略与方法等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总结山东戏剧翻译的普遍规律,发现中国戏剧走出去的翻译特点及成效。此外,戏剧翻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国戏剧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山东戏剧文学作品对外翻译提供理论参考。

马英群、李谫博等探讨了陈彦作品中的底层关怀与精神救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关注作品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价值,例如,朱海博详细阐述了陈彦的剧作“西京三部曲”中的文化艺术理念与价值观的呈现。此外,对于戏剧秦腔的描写与分析也是重点,李亮、张璐、倪宇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时代传承意义。

胡庚申强调,译者既是原文的“读者”,同时又是译文的“作者”,前者重点在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后者重点在于译者对译文的表达,因此,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是翻译活动进行的基础,也是产出译文的重要前提。翻译是解构原文与重构译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尽可能实现译文在三维层面的转换,在译语生态环境系统中赋予译本新的生命,并使之长存。

在山东文学英译过程中,山东本土译者能够相对透彻地理解原文中山东本地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及乡土语言,了解作品中的文化精髓和内涵精神,能够在翻译活动中尽可能地保留原作文化内涵和方言土语特点。汉学家吉尔班克掌握地道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能使译著符合西方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审美和期待,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译者的二元文化能力甚至比双语能力更重要。因此,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的成果能够较完整地将山东文学作品《西京故事》介绍给海外读者,推动山东戏剧文化和乡土语言走向世界。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西京故事》英译策略分析

《西京故事》围绕西京城文庙巷大杂院内农民工城市境遇展开描写,作品运用特色方言土语描绘山东传统文化,凸显人物个性和城市发展历程。翻译是一个双语交流的过程,受到源语和目标语语言和文化编码系统的控制和制约,译者的责任是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成功传递原作的特色乡土语言与传统文化。通过对比原作及译文发现,中外合作译者在译著Tales of the Western Capital中多采用直译、释义、补偿、增译等翻译方法,最大限度保留原文语义与文化元素,同时增添括号、斜体、短横线等辅助语言及传统文化元素的翻译,有助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由表1可见,《西京故事》戏剧目录部分包括人物角色的简要介绍以及六场戏,英译本与原本对应一致,分为人物概括(CHARACTERS)及场(ACT),英文词汇act常指英文戏剧中的一幕,比场的概念大。译者采取功能对等使英文读者适应阅读,再现原语文本信息,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对应,缩小翻译转换过程中的语义流失。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译者不再被视为沟通者,而被视为交流者,那么在信息时代,译者的角色可能会变得更重要。译者作为沟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媒介,不仅承担着传递文本信息的重要作用,还充当语言与文化元素的交流者。在《西京故事》的翻译中,译者多采用直译与异化的翻译方法,忠实于原文语言形式和内容,保留原作创作特色,助推山东乡土文化走向世界。例如戏剧第一场中,房客对话语言形式极具夸张和幽默色彩,译者选用直译的方法保留原作修辞手法和幽默成分,再现语言诙谐幽默的戏剧效果,提高目标语读者阅读体验感。

下面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生态、交际生态及文化生态三个层面分析《西京故事》的翻译策略,多维度研究山东戏曲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1.语言生态层面

如例句所示,原文中“盘进蛇”和“掉下鳖”都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同时体现幽默和讽刺的戏剧效果。译者采用直译和增译,翻译成“a snake”和“A big turtle”,“big”是对“鳖”意象的增加补充,强调鳖之大,暗示房顶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加强夸张成分,突出戏剧的幽默效果。“蛇”的翻译“snake”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语言层面上通过转换达到忠实、准确的翻译效果。

译者的任务是识别并保留个人言谈举止背后的意义。例句中,“死鬼”属于詈词,也常常用于开玩笑或作为昵称使用。这里“死鬼”有开玩笑的成分,也有调侃的意思。译者运用直译“dead ghost”完整保留原文语义内容,凸显俗语特色,使目标语读者了解山东民间俗语,富含幽默色彩。译者同样注重译文在交际层面的转换,强调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使目标语读者能与原文读者一样感受原作的精髓与文化内涵。

2.交际生态层面

翻译的本质是信息的跨文化传递,怎样实现有效的传递是翻译研究的动因和起点。由于源语的文化与目标语的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译者需要考虑如何有效传递信息。如例3所示,人物对话中“坏”出现了两次,译者却作了不同的处理,第一个“坏”直译为“bad”;第二个“坏”说话者语气加强,强调坏的性质,译者使用直译的方法,以大写及短横线辅助,生动形象地再现原文人物的惊讶之感及说话者的强调语气,既实现了语言层面的完整表达,又完成了交际层面的灵活转换,使译文达到“生态化”的自然效果,构建出栩栩如生的文字形象,实现原文在交际生态层面的转换,成功构建译文的翻译效果。毫无疑问,翻译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世界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翻译的交流属性是翻译存在的主要目的或者说是翻译的主要功能。

生态翻译学同样强调译作在交际生态层面的转换,语言是交际的载体之一,交际是跨文化语言交流的体现。如上例所示,“胡谝啥呢”中“胡谝”为山东关中方言,意为闲谈乱说,也有吹牛胡说之意。这一对话乡土语言味道浓厚,对于译者来说困难较大,这里译者采用意译将“胡谝”译为“spewing BS”,单词“spew”有“喷出、涌出”之意,还有“破口大骂”的意味,而“BS”是单词Bullshit的首字母缩写形式,意为废话、胡说或吹牛。译者的翻译方法夸大原文诙谐幽默的语气,增显戏剧效果,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交际生态层面的对等翻译使目标语读者与原作读者一样,能够体会戏剧作品的独特魅力,跨越语言的差异,加深阅读感受。周领顺指出,翻译应在充分考虑读者阅读接受的同时,尽可能充分地再造原文的乡土特色以忠实再造原文的风格,实现在“务实”基础上尽可能“求真”。

3.文化生态层面

《西京故事》蕴含着浓厚的山东乡土文化,包括地域文化、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等。文学戏剧作品的翻译活动涉及跨文化的重构与整合,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传递原文文化内涵,保持译本中文化生态的平衡。译者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选择多种翻译方法解读、重构并生成译本,既要符合原本语言、文化、交际生态,又要满足译语生态环境,创造出符合目标语读者阅读审美的译本。《西京故事》中有秦腔黑头的选段,慷慨激昂,曲调刚劲有力。黑头是秦腔戏曲花脸的一种,最初特指包公的角色,后来泛指偏重唱功的花脸。

如例5所示,译者将戏剧文化元素秦腔黑头翻译成“black-painted-face character from Shaanxi Opera”,灵活运用短横线、补偿、意译等翻译方法转换处理。作为戏曲花脸,黑头因黑脸谱而得名,“black-painted-face”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戏曲术语秦腔黑头的特色,使读者易于理解。译文中展示出的风格必定是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的有机统一。为了完整表达原文文化和语义,填补文化空白并降低翻译行为中文化语义的流失,译者增加“character”表明黑头的特性,再现原文秦腔戏剧人物角色风格。

例6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出自中国古代纪年所用的天干地支天文历法,对于英语读者而言,原语汉字文化与译语英语文化差异可能会加大戏剧文本理解的难度,因此译者通过适应性选择采用英语中同样可表顺序的ABCDEF等字母以顺序排列的方式再现文化生态层面的对等式结构,从而使译本顺应译语的生态环境。文化层面的灵活转换能够促进译语读者的阅读与接受。

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文本进行分析、解读、重构和再现,能够在译语生态环境下促进文本的读者接受,重建独特的山东秦腔戏剧文化形象。中外译者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既达到交际生态在译语生态环境中的平衡转换,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跨文化交流中的语义和文化元素流失。靠近目标语读者的翻译方法,使作品作者、译者、译文读者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结  语

生态翻译学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出发进行翻译作品的选择,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依循原作固有的生态结构在另一种语言中进行再现。山东本土译者与英国汉学家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努力保留《西京故事》中乡土语言要素与传统文化特点,传递中华优秀戏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中国译者与外国专家合作翻译中国典籍是保证译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的有效尝试。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运用语言、文化、交际三维转换总结《西京故事》英译本中外合作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分析翻译策略选择的原因,观察译者行为,描述山东本土译者和汉学家译者在目标语生态环境适应选择的结果,从而探讨翻译效果,总结并阐明原作在目标语语境中的重建和再现。在山东文学走出去的翻译活动中,中外合作译者既努力保护原语的语言生态、交际生态和文化生态,同时也努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直译、释义、补偿、增译等策略构建译语生态环境,确保译者的生存发展和译作生命的长效。《西京故事》英译研究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在英语世界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山东乡土文化、语言及民俗走向世界,提升山东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彦.西京故事[M].胡宗锋、吉尔班克、靳怀芳,译.青岛:山东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

[2]许钧.关于深化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的几点意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6):68-72+148-149.

[3]闫维康.回顾与前瞻: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2004-2021)[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6):109-119.

(冯小艳、董媛:山东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