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刘文西是中国现代人物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美术创作中体现“人民性”的典范,更是美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重要推动者。先生终其一生都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在人物画的创新方面独树一帜、开宗立派。将中国写意精神和西方科学的造型法则融入人物画中,创造出“嘴角和眼角微翘”朴实乐观的典型“刘家样”人物图像。同时又以高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的身份,引领人物画创作中的“人民性”,成为高校人物画教学、创作的标杆,发挥了典型引领作用。

[关键词]人民性  民族审美观  人物画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ZD14)。

引  言

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者,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中,“心中有人民”是刘文西六十余载的精神诉求。深入生活、深入陕北延安革命老区,深入百姓日常生活和劳作中,以手中的画笔记录祖国西北地区以及陕北人民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黄土高原上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们通过努力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的历程。充分显示出刘文西先生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不仅为高校人物画教学带来重要启示,更成为高校人物画教学、创作的标杆,为人民创作、为时代记录、为社会立言。目前共收集整理了刘文西先生关于人物画教学“人民性”论述的文章17余篇,作品100余幅。先生对“人民性”的高度概括提炼形成“美的化身”,创作出“有温度”的艺术。在学界对于刘文西美术创作中“人民性”对高校人物画教学的启示尚未形成理论构建。本文通过对先生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的探析,提出高校人物画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将美术创作中“人民性”落到实处的三点启示,拓宽高校人物画教学研究的学术视角。

刘文西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精神能量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党的价值理念和根本立场。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其发展不仅是物质富裕,更重要的是精神富足。因此,刘文西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极具艺术感召力,带给我们强大的精神能量。无论是其笔下勤劳的劳动人民,还是善良纯朴的山村姑娘或是刻苦学习的儿童,都是对人民的传神写心,触动着每位观者的心弦,成为振奋人心的视觉图像,为高校人物画教学、创作树立标杆,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了精神能量。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及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反映社会的思想与人民的精神世界,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产生的必然变化,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换言之,先进的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更为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强调文艺创作的“人民性”立场,形成中国近现代以来文艺创作中“人民性”的理论建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养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这为人物画创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遵循的方法。因此,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刘文西先生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笔下的陕北人民形象,深刻表达出黄土高原上百姓的现实生活,赞美人民的“真”“善”“美”成为记录社会发展最鲜明的时代图像,并带给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例如《在毛主席身边》《祖孙四代》《共同欢乐》《枣园桃李》《知心话》《毛主席和小八路》《解放区的天》等。尤其是《一束野花》《山丹丹花开》《黄土地的主人之黄土娃娃》从儿童图像的视角,呈现人物画创作中的“人民性”,成为我们可以触摸的精神图谱。这些作品凝结了新时代民族崛起的精神风貌,潜移默化地为观者带来隐形的精神能量。

简言之,刘文西先生六十余载的创作历程,重在表现对黄土高原上人民的原生样态。这种原生样态展现出陕北人民对生活纯朴的热爱、为美好生活而奋进的精神面貌。作为一个在人物画创作中,始终以“人民性”彰显人物画的创作意义和价值追求的人民画家,他的创作卓然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首先表现在他将画家的身份定位、创作实践行为和创作对象并置,深入贯彻到“人民”的身份意识之中。这种艺术的“人民性”传达的“真”“善”“美”直抵人心、促人奋进,具有强大的精神能量。鲁迅曾说“要改变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通过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散发精神能量,坚定文化自信。刘文西先生秉持艺术“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创作态度,并坚持和时代同步,创作出既可信、可亲、可感,又具温度、力度、深度的时代画卷,这种奋进力量力透纸背。

刘文西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文化内涵

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延伸。其文化内涵随着历史的流变,呈现出鲜活的时代特征。刘文西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文化内涵,主要从三个维度分析,即主体性、历史性、生活性。主体性指的是人民群众是美术的创作者、描绘对象、评论家。历史性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融入革命文化的同时,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活性是通过视觉图像中的人民形象,反映人民的美好理想、生活状态、文化自信。

艺术“人民性”的基础是生活真实,生活真实是“为人民服务”的首要条件。刘文西先生坚持“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创作理念的同时,发掘黄土文化与人民图像的艺术价值。坚持现实主义的笔墨语言紧扣时代的主旋律,“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关注生命”创作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视觉图像。先生笔下陕北人民质朴、勤劳、善良的形象,使观者通过美术创作中的陕北人民形象,了解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通过对“纯朴”形象的刻画,警醒世人除去铅华回归生命的“本我”。社会主义文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万缕千丝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美术创作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导向。坚定信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经验,也是美术创作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双重结果的作用。人民图像的文化内涵,表达出刘文西先生对人类命运的理解,有力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刘文西曾讲“深入人民就要深入到底”要有自己的艺术故乡。从1957年起刘文西先生先后深入陕北26个县区100余次,其中陕北“过大年”30多次,成为当地人民尤其是孩子们期待的春节活动,成为陕北百姓的“老朋友”,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刘文西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图像洋溢出的文化内涵,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画面中博大、雄厚的笔墨、在熟悉人民、了解人民、刻画人民的艰辛中诠释黄土地上人民的精神世界,展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刘文西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艺术价值

刘文西先生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物画中表现人民形象的艺术形式,更是成为高校人物画教学中的经典范本,引导高校青年学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展现“人民性”的艺术价值。他将陕北农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变迁,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给予深远的历史表现。充分展现出刘文西人物画创作中“人民性”的视野与情怀。例如,先生1962年创作的《祖孙四代》表达出在党的领导下,陕北四代人民的不同形象,带给观者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能量,并展现出自身的艺术价值。先生描绘的四代人带着各自的时代印记,双脚深深地融入黄土地,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第一代劳动者是旧社会的经历者,深知党带领人民取得胜利的艰难历程,坚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成长于新旧时代交替间的老者是第二代劳动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起来的拖拉机手是第三代劳动者。这三代人展现出中国农民从小农经济时代转向社会主义集体化的社会主义新人。尤其是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代表第四代人民形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同时表达出“男女平等”的理念,细腻灵动的线条勾勒出孩子的天真可爱。手中的“花狗脑花”和枸杞花是美好生活的希望,背后背着爷爷的草帽,是长辈对她的关爱与期盼。作品完美呈现出刘文西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人物造型受茂陵雕塑启发,线条刻画浑厚粗朴,形成“金错刀般的碑学书法线条”,使得人物形象形成纪念碑式的视觉效果,线条的凝重及色彩的鲜艳,塑造出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创造出“嘴角和眼角微翘”朴实乐观的典型“刘家样”人物图像,构建出“刘家样”人物图像的笔墨特征,呈现出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艺术价值。刘文西在接受采访时曾言:“我很想画出农民伟大的历史作用。人民是一个大概念,而劳动人民能够创造历史、创造世界,对劳动人民应该是崇敬的、歌颂的,应该是用纪念碑式的方式表现。”综上所述,“刘家样”的笔墨特征饱含着黄土高原的粗犷与“信天游”般的爽朗。浓重的焦墨雄浑厚重,苍劲有力的外轮廓线为其立骨,是粗粝的人生历程。高染法的设色方式,呈现出黄土高原上人民特有的“苹果肌”。因此,刘文西人物图像具有表达人民心声和社会美育宣导及民族审美观三方面的艺术价值。

首先,人民图像表达人民心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人民”。刘文西先生以一个开创者的眼光,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以多样化的艺术语言与展示视角,生动地记录黄土地上人民的真实生活、命运及情感。表现老百姓的心情、心愿和心声,创作出能够“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人物图像。他用精湛的艺术创作展现人物图像在文艺创新发展中的艺术价值,反映民族艺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激励我们,尤其是艺术高校的师生们,创作出以表现“人民心声”“人民心愿”增进民心相通的经典作品,不断推进艺术创新,提高美术创作质量。创作出人民所需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民图像的社会美育宣导。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只有文艺具有了社会教化功能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蔡元培先生认为,无论在社会道德还是个人的精神生活,美育都能发挥重要社会作用。人民图像的社会美育宣导潜移默化直抵人心,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人们的心灵。优化人的修养,净化人的灵魂,带给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因此,美术创新发展中应当重视并发挥好人物图像在社会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美”的艺术创作展现“美”的人生;以“美”的艺术创作构建“美”的社会。王国维将美育视为改造社会、美化人生的根本途径。社会美育对应的是人的智力、感情及意志的精神范畴,即“真”“善”“美”。由此可见,美育在个体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人民图像的表现是画家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情感的重要方式。无论回归人民本体或者以旁观者的视角刻画人物图像,都会给观者带来“美”的感悟。这也是人民图像所体现的社会美育价值。刘文西先生正是立足社会现实,以人民为表现对象,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经典作品,在宣导社会美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人民图像的民族审美观践行。国家具有民族性的内涵,其人物图像中的民族审美观便有了民族性的底色。民族审美观与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息息相关,更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民族审美观是人类在审美取向上表现出来的民族审美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点之一,是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民族审美观蕴涵在人民图像的艺术形态之中,是独特的审美意识,更是民族性构成的重要因素。

刘文西美术创作对高校人物画教学的启示

在当下高校人物画教学过程中,人物画不受题材和表现技法以及内容等方面的限制,趋向多元化发展。人物画教学中面临传统人物画技法和现实生活的脱节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功底扎实但缺乏对传统美学的深思;其次,忽视人物画创作中的“人民性”表达。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目前在高校人物画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教授一些外在形式的技巧,例如画面构图、用笔技法、用色技巧等。但若过度重视画面的艺术语言、技法就会舍本逐末,因为“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因此,在高校人物画教学过程中通过“民族审美观”和“人民观”的表达,提高民族自信心,才是人物画教学的初衷所在。仅仅重视人物画课程的形式教学,不加强“人民性”表达的人物画教学,必然导致学生民族审美观的匮乏,无法将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通过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来。通过对刘文西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三个维度的探究,笔者认为对当前高校人物画教学有三点启示。这不仅拓宽了刘文西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研究的学术视角,更为高校人物画教学助力。具体概括为:

首先,“人民”是人物画创作的表现主体。塑造人民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术创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标志。“为人民写真”的宗旨决定高校人物画教学中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刘文西美术创作中从人物内心世界到外在形式,都具有明显的时代图像特征,呈现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开拓了中国水墨画表现人民形象的新领域,是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继承与创新。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审美观和人民观。因此,人物画创作过程中,以特有的视觉感知给观者以情感共鸣,赋予中国人物画的共情力与代入感。具体表现为笔墨要随时代,时代在变化,人物画所表现的对象也在变化,人物的表现技法也应随之创新。因此,在高校人物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而非套用,学习西方而非照搬。应该在接触人民群众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在人物画教学中加强“人民性”理念的输入,为人民群众带来精神食粮。换言之,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呈现人民大众的生活状态,加强“人民性”创作理念,为人物画教学注入新的能量和生机。

其次,“人民”是人物画创作的服务对象。从美术创作人民主体论的立场出发,人民群众是美术作品的接受者和审美消费的主体,也是人物画创作观念及创作动机的出发点,更是人物画创作的首要服务对象。在高校人物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要创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双重检验的经典人物画作品,要将“大众性”和“艺术性”平衡好,而非盲目地描摹和套用。要准确把握大众对人物图像的接受程度,其中包括表现方式和绘画语言。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要让“人民”成为作品中的主角,还要同人民情感相通,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人物作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用画笔表现亿万人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奋斗精神。

最后,“人民”是人物画审美的评判者。美术作品的审美主体是人民,审美需求的判断和审美评判标准均取决于“人民”。2021年8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因此,高校人物画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从欣赏者的角度,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践行,更为重要的是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深刻认知人物画创作的最终鉴赏家和评判者是“人民”,将“艺术为人民”落到实处。

结  语

通过刘文西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探究,为高校人物画教学指明了宏观的培养方向,即人物画创作一定要扎根于现实生活,创作出可信、可亲、可感,而又具有温度、力度、深度,为“人民”而创作的经典人物图像。首先,在人物画教学中通过对传统人物画的摹写加强对传统笔墨的审美感知力及创作的表现力。其次,人物画要表现现实生活。在人物画教学中无论写生或创作都不能脱离生活,应在感同身受中塑造各种人物形象,表现出他们的生活气息、个性、精神世界唤起观者的共鸣。最后,人物画要表现时代。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人民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精神面貌的转变,高校人物画教学中表现的对象和技法也要随之创新和提高。因此,刘文西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与创新力,为高校人物画教学发挥了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引导高校青年学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以培养能够准确反映人民现实生活、展现人民精神状态、呈现民族精神的创新型艺术人才为目标,创作出“技法”和“思想”融为一体的优秀人物画作品。

参考文献:

[1]朱尽晖.论人民艺术家刘文西[J].美术,2022(02):48-56.

[2]柳宝军.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3:8.

[3]赵农.忆往昔 峥嵘岁月——关于《祖孙四代》的采访[J].西北美术,2009(3):2-4.

[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

(赵晨烨:青岛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