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其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小学古诗词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桥梁,又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土壤。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114首古诗词,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简要谈一谈自己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以期为同仁提供借鉴。

一、在诵读交流中促进语言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古诗词诵读训练,让学生读出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读出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在古诗词教学中,朗读是敲门砖,也是开启诗歌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师可以从节奏押韵等方面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切身感受其中的音韵美,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如梦令》是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典范。为了引领学生读好诗词,薛老师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连,读出韵脚,读出平仄。关于断句,薛老师让学生反复诵读所学五言诗和七言诗,总结出“后三个字要重读”的规律;关于押韵,薛老师启示学生常读常新,发现全词押“u”音,押韵需要重读;关于长短句式,薛老师将“平长仄短”的来龙去脉及表现形式引入课堂,学生发现《如梦令》是仄字韵,押韵的字必须是三声或四声。分出全词的平仄声后,薛老师带领学生带着手势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字音的高低长短变化。每一环节都深入浅出,学生自主学习后,薛老师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在薛老师思路清晰的指导下,学生反复诵读,总结出押韵、断句和长短句式的朗诵规律,从而实现了正确、流利的朗读,达成了诗词吟诵教学的基本目标。

二、在想象创作中提升思维品质

古诗词语言简洁,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和诗句言外之意,要靠想象来补白。古诗词大量的留白,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表达句式或方法,让学生将所想所感整合成一段话。

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诗时,笔者按照诗人信步乡间的观察顺序,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乡村生活片段,如走过一片果园、不远处的田野里、来到村口……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笔者让学生想象——走出酒店,和风徐徐,一阵阵油菜花香扑鼻而来,只见……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诗时,笔者以“溪上、溪东、溪头”等方位变化为线索,让学生将想象的五个人物的生活画面联结为一个整体,梳理出整体有序的学习思路,逐步开展学习,拓展思维,丰富语言。

古诗词讲究的就是意境,短短数字中有画、有声、有情。那么,如何让千百年前的古诗词走进学生心里呢?笔者认为,古诗教学的关键在于意象的多角度、多层次还原,只有通过意象,学生才能触及古诗的灵魂——文化意蕴。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细胞,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最简单、最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邃奥妙的意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一定要抓住古诗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中的语境,调用多种感官展开想象。

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诗时,笔者将“无人过”的宁静和“蜻蜓蛱蝶飞”的灵动进行了对比,让学生想象农村生活的忙碌与祥和。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笔者让学生抓住“追黄蝶”和“无处寻”,联系生活想象黄蝶飞入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失去了踪影,以及乡村孩童的嬉笑声和纷乱的脚步声,还有好奇的惊呼声;还可以让学生想象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以及孩童找寻蝴蝶时四处张望或跳或蹲的可爱样子。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诗时,笔者让学生先抓“锄豆、编鸡笼”,想象大儿的勤劳、二儿的手巧,再从“卧”字想象小儿剥莲蓬时而仰卧、时而侧卧、时而俯卧,顽皮天真的可爱模样,最后品味“最喜”,感受诗人对农村和谐、平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在一层层的抽丝剥茧中,学生通过想象景色,不断举象;通过还原事件,不断造景,展现诗人可能的生活场景,体会诗人的思想与情感,与诗人实现了跨越时空对话。

三、在理解感悟中培养审美情趣

中国古诗词是集韵律美、语言美、内容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的文学体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1.反复诵读,感受韵律之美

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使用了 “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等叠词,以及双声词 “河汉”“素手”“清浅” 等,这些词不仅体现了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还使诗歌表达的感情更加动人。在朗读教学中,学生读“迢迢牵牛星”时,笔者让学生读得慢一些、长一些,因为“迢迢”表现了牛郎和织女相隔的距离很远很远;读“皎皎”二字时,让学生起调要稍高、稍短,表现出织女星洁白明亮的样子;读“纤纤擢素手”时,让学生语调要轻柔一点,要读出其中的柔美之感,想象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织布的样子;读“札札”时,让学生要稍微读得短促一点,仿佛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响。读后面几句时,让学生稍微读得低缓一些,读最后一句要适当拖长语调,想象织女面向银河望眼欲穿的画面。这样一来,学生仿佛听到了织女因悲伤而哽咽的声音,感受到了织女对牛郎无尽的思念之情。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中秋佳节之时寄友人的一首七言绝句。学生朗读时,笔者指导学生将“冷露无声湿桂花”读得轻柔一些,要读出其中的静寂之美;读“今夜月明人尽望”时,要适当加重语气;读“不知秋思落谁家”时要读得悠长一些。这样一来,学生在理解、想象、交流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就能够充分感受作者对故友无限的思念之情。

2.大胆想象,感受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教材中的每首古诗词旁边都配备了相应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为学生了解古诗词提供了帮助,还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古诗词画面之美的有效凭借。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画面之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山居秋暝》一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以及山村村民的淳朴民风。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其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当学生描绘出“仿佛看到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松林里”时,笔者引导学生感受了“明月松间照”的静态场景;当学生描绘出“仿佛听到泉水潺潺地流淌声、浣女的欢笑声”,以及“仿佛看到渔舟顺流而下,莲叶晃动的景象”时,笔者引导学生感受了“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场景。在了解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了作者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之情。

3.紧扣诗眼,感受意境之美

意境是抽象的,需要用心感受。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诗眼,让学生从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一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以及拟人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该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其中“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和“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的“爱”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一个“惜”字与一个“爱”字给了泉水和绿树以生命,初夏的美丽风光扑面而来,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诗词的后两句通过“露”“立”两个动词把小池的勃勃生机展现了出来。荷叶才刚刚露出个嫩角就马上有蜻蜓立在上面。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作者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将意境之美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此时,笔者紧抓诗眼引导学生感受意境,把小池的温馨、静谧、灵动与生机尽情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沉浸于美的意境之中。

4.品读感悟,感受情感之美

古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有赞美家乡的、歌颂友情的、托物言志的、立志报国的……学生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深刻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时,教师可抓住古诗词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古诗词蕴含的各种情感之美。

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了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讲授这首诗时,笔者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感受诗句蕴含的情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描写中秋夜景,表达了自己对故友无限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意境幽美,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委婉动人。在该诗教学中,笔者重点指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意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庭院内的月夜秋景、微冷的秋露和冷寂的桂花幽香。让学生试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想象面对一轮圆月诗人作何感想,对友人有怎样的思念之情。

《出塞》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与其他边塞诗中常见的边关萧条冷肃的情景不同,极力表现了作者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豪迈的英雄气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在讲授这首诗时,笔者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感受美的熏陶与洗礼,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素养。

5.发现挖掘,感受哲理之美

古诗词不仅具有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等特点,还有哲理美的特点,这种哲理美一般是以内隐的形式出现的,需要读者认真阅读才能发现。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蕴含的哲理美,引领学生赏析,让学生养成全面看待问题的好习惯。

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这首诗表面看写的是庐山的美丽景色,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揭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就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在教学后两句时,笔者让学生将前两句结合起来,并借助已有生活经验说说这一句中蕴含的道理。

此外,笔者认为,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搭建感受古诗词哲理之美的支架,让学生从中接受美的熏陶,提升审美素养。

四、在拓展积累中发展文化传承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首古诗词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拓展一些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及作者的了解,使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年级下册《夏日绝句》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后所写的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全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学生预习时,笔者要求学生了解诗中典故: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下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自觉羞愧难当,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而死。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诗的前两句掷地有声,直抒胸臆,提出人“生”要做“人杰”,要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要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最后两句,作者借咏史而讽世,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在字面上只是对千年前的英雄抒发感慨,但对时事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既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又不着痕迹地痛斥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

五年级下册《从军行》一诗通过描写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的征战生活,抒发了戍边将士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七个字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争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概括无遗。学习此诗时,学生只有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深刻领会身经百战的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之情。因此,在讲授这首古诗时,笔者为学生拓展了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盛唐时期,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将士们都渴望能够立下战功。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诵读与交流、想象与创作、理解与感悟、拓展与积累等多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能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   山东省榆林市绥德县逸夫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