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是学生研究历史和学习历史的重要依据。科学、客观的史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还能够使学生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因此,史料既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支架,又是教师教学的关键元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史料不仅能够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所蕴藏的价值。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初中历史教学经验,粗略谈一下自己对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几点看法。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引入史料,激发兴趣

学习要有兴趣的吸引才能保持长久动力,学习历史也一样,学生只有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从内心真正喜欢上历史,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证明,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颗好奇心,他们更喜欢接触和探索新鲜有趣的事物。此时,教师便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性,将史料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诸多有趣的历史事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很多史料比较直观、生动,若将其适当引入课堂会让课堂氛围更活跃,互动更频繁。

(二)引入史料,培养历史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为考试作准备,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探究习惯,教会学生从史料中搜集信息,分析、归纳、获取有效的历史知识。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部分内容涉及中国近代史中非常重要的几个事件,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新文化运动,教师可以就此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教师对史料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更为清晰地理解历史人物,以及事件的本质与内涵,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思维。

(三)引入史料,增强历史的真实性

历史是已消失不见、不可重现的内容,这也是历史学科的主要特性。在历史教学中,很多内容已成为过去,学生无法直接观察事件发生的一切细节,更无法验证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史料对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行还原与例证,以此提升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史料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快速走近历史,深刻认识历史,感悟历史,更深入地学习历史,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不断提升。

(四)引入史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历史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初中历史中的德育内容历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借助史料为学生剖析、解读。如讲授《戊戌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变法失败后人物的表现,并对其进行逐一评价,让学生相互讨论其中值得学习的优良品质。通过史料,学生对历史人物、戊戌变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提升了,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形成了,历史课程的育人作用也凸显了。   

二、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合理地利用史料对初中历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历史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将其与历史教学进行融合,以此提高历史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爱上历史。

(一)仔细研究教材,挖掘课本中的史料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仔细研究相关的史料,挖掘其内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教材中的史料内容非常多,且形式多样,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的这一特点,将史料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材每一单元的重难点内容都配备了史料,并针对史料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应结合实践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此外,教材中未提出问题的史料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

例如,《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出现的“相关史事”,讲述了此时期几个国家的兵力,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战国时期兵力的了解。首先,教材提供的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不难发现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大国吞并小国,也就是强国兼并弱国;各诸侯国相互攻占,为了争权夺利而斗争,民不聊生;北方不断遭受匈奴的侵扰,致使燕、赵、秦三国不得不修筑长城以抵御强敌。通过《史记》,学生了解了长平之战的历史故事,明白这次兼并战的特点主要是规模宏大、参与兵力较多、交战区域较广、战争持续时间长、伤亡人数非常多。其次,商鞅变法是此课的难点,教师要从经济、政治、军事三个方面为学生讲解变法的原因,让学生明白此次变法为秦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通过阅读材料《战国策·秦策一》,学生了解到商鞅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他不畏强权,坚持与旧势力进行抗争。通过教材提供的这些史料,学生了解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同时这些史料也是对连年战乱的解释与说明,也揭示了战国时期的重要特征,那就是连年战乱。此外,在分析与讲解史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论从史出”的观念,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如当时百姓的想法是什么?他们渴望怎样的生活?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它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及商鞅变法的整个过程,进而理解变法为秦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在不断的思考中,学生就会“走近”历史,对历史的残酷和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深度的。

(二)联系教材,适当补充史料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每一章都有一些历史资料,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功能就是辅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但是由于这些资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太多联系,学生理解起来相当困难。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历史知识。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课中关于安史之乱,教材中介绍了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高官掌控大权,但他们不注重人才且排斥贤人造成了政治上的腐败,中央和地方力量出现严重失衡现象,致使外重内轻。同时,各节度使的势力不断膨胀,朝廷重臣安禄山管理着三个边地,虽受唐政府管辖,但已拥有了自己的势力,于是形成了独立于中央政权的封建割据势力。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史料,学生了解了叛乱发生的原因是节度使为了夺取中央政权所导致的,这对于贫苦百姓而言无疑是一场大灾难,但学生从安史之乱的性质中发现这场战乱也是唐朝从繁盛走向衰败的重要转折点。此时,教师便可以选择有效的史料对教材进行补充,如可以将一些著名文人的身世及其撰写的诗词等引入课堂教学,这会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生动,学生学习、记忆知识更加容易。在这个历史时期,学生熟悉的文人大概就是杜甫了,他们通过史料内容发现,杜甫的很多诗作都写于安史之乱,如杜甫授官后回奉先县探亲时爆发了安史之乱,挥笔写下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最讽刺的便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诗词帮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带给百姓的灾难,以及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悲愤,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但要让学生明白,历史事件是客观的,诗人是在这些客观事件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选择贴近教学内容、符合学情的史料。具体来讲,教师在选择与引入史料时应紧扣教材,要选择与学生认知及情感相符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进行有效联系,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更为具象、直观,并在此基础上更为全面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掌握史料阅读方法,助力学生理解

初中历史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还是有些难度的,此阶段的学生还没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有些史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古代历史方面的内容多由古文所写,理解起来难度更大。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阅读和理解,如果只是简单阅读没有理解其真正意义,就不能了解其内在价值,便无法理解史料,特别是有些史料中未提示相关问题时,教师便要通过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拓宽学生史料学习途径,强化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与学习。

例如,在讲授《明朝的统治》一课时,笔者为学生补充了朱元璋的生平经历,讲述了他出身贫寒却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成为领导者、最终建立大明王朝、成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故事。还为学生补充了“胡惟庸事件”相关史料,并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思考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教材中给出的原因是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特此废除丞相制度,强化皇权,并进一步对官制进行了改革,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统一归整兵部,设立锦衣卫,自己掌握军事大权。同时,朱元璋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制度还提出“八股取士”,但“八股取士”的提出却禁锢了人才的思想,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对当时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文化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史料中还给出朱元璋手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学生对此并不理解,或对这一策略究竟有什么历史意义无法真正理解。此时,笔者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连续的,朱元璋能建立明朝是以反抗元朝统治阶级的压迫为基础的,所以就要采取策略储备力量。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朱元璋虽出身贫寒,但足智多谋,他的身世对统治明朝具有一定的影响。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史料虽然简短,但对于自己了解明朝的统治政权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能够加深自己对明朝历史的认识。

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依托史料,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愿意阅读的好习惯,使学生在阅读或探索过程中深化史料理解能力,全面提升自身历史学科素养。

(四)生动呈现史料,培养分析能力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够为学生生动、直观地呈现史料内容,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感知情境,使课堂更加完善、充实和多元。近年来,随着诸多的历史题材影音作品的出现,学生获取历史资料的途径更加广阔了。一些文献纪录片对于历史的再现、人物的刻画、事件的叙述等更为直观、生动,是教师可以应用于课堂的最佳资源。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史料,如兵马俑、敦煌壁画等,这样既可以展示历史的真实性,又能增加历史课程的趣味性。

例如,在《鸦片战争》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笔者先从背景分析入手,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再运用比较法从不同角度概括归纳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与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了电影《鸦片战争》的片段,并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这场战争难道真的是为了鸦片而发动的吗?为什么会有“虎门销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笔者的分析,对虎门销烟的原因及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充分认识了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此时,笔者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比较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以此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提高学生依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笔者让学生思考《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后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深重危害,客观上又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次战争的进程如何,结果怎么样等问题。在讲这些内容时,笔者为学生介绍了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状况,以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性质的理解。笔者还为学生补充了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等教材中没有叙述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资料了解战争的起止时间。对于战争过程,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地图,也可观看视频,如电影《火烧圆明园》。教材将战争结果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在小字部分,笔者让学生认真阅读,将其与《南京条约》进行对比,巩固所学。

史料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借助史料,带领学生走近历史,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总之,史料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人物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张川镇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