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2022年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师发展重大课题“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师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建设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JSZDKT07)。


校本研修是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行政部门领导下,在教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研修基地,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由学校和教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方式等,解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一种教师学习方式。核心是通过教师进行不间断研修反思,与同伴共享经验、问题并协作进步,在区域名师、骨干与专家引领下,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与学校教师队伍质量的整体提升。新时代校本研修应充分借助互联网思维,突破学校层面优质研修资源匮乏、有效管理工具缺乏致使校本研修成为行政事务等困境。

一、研究层面的内容

(一)行政层面,研究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网络校本研修新模式

从2011年起,山东省把校本研修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举措组织实施。十年来,依托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执行办公室,山东省校本研修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在渭南市临渭区、大荔县等地取得较大成效,并总结了成功经验。目前校本研修工作已经进入深化阶段,接下来的十年,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办将进一步研究基于信息化、移动网络的校本研修新模式,解决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互助共通难、活动组织无序等问题,推动山东省校本研修向更全面、更深层发展。

(二)教师层面,研究教师利用网络校本研修实现专业发展新途径

2019年,山东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通过实施强师计划,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在实施全员素质提升计划中,明确要通过送教下乡、跨校交流、网络研修等形式,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在实施培训能力建设计划中,推动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和电教部门实质性整合,建立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逐步形成省市县校多级联动网格化教师培训体系。整合全省教师培训公共服务资源,构建一体化的“联网+教师培训”平台。 因此,研究并建设山东省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平台与管理机制,解决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考核问题,是深化山东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确立山东省校本研修第二个十年工作方向的重大课题。

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承担立德树人、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职责,如何实现“四有”好教师成长之路,在明晰教师、学校和行政教研机构等方面问题成因的前提下,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发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助推作用,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师校本研修新模式,开创教师个人学思、学伴协同、专业引领新通道,形成新时代山东省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师校本研修新机制,实现校本研修回归教师本位、回归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主场、回归自主成长目标。

(三)环境层面,研究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师网络校本研修新方式

校本研修的基础是教学反思。反思对任何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素养,对新教师尤其重要。但撰写教学反思最难之处在于坚持,需要新教师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同时也需要及时反馈,让新教师能够获得胜利者的效应。基于移动终端开展网络研修,利用其实时性、便捷性、成本低等优势,使教师个体研修体验与工作效益倍增。移动网络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片段类反思、分享原生质经验,实现时时处处灵活研修与分享。运用移动互联网专业极致思维、小众差异思维、粉丝思维与零星碎片思维,通过环境构建、结构维度构建、关系维度构建和认知维度构建等方面,研究基于教师移动终端的校本研修APP,搭建虚拟分享社区,配置学习者、协作者、助学者、引领者等不同角色类型,建立快速信任、制订奖惩规范和义务责任、培养共同愿景和共享知识、解决中小学教师的工学矛盾与研修方式单一等问题。

二、相关研究

当前校本研修存在内容随意化与关系等级化的两个典型倾向,深层缘由是因为缺失学校自我的概念丛林和偏离共同体文化的团队关系,明确提出利用信息化解决校本研修低效问题。信息化时代的校本研修应充分借助互联网思维,突破学校层面优质研修资源匮乏、有效管理工具缺乏导致校本研修成为行政事务等困境。 教师网络研修的研究,已经涉及网络研修活动、网络研修社区、网络研修评价、网络研修发展策略等方面,已有很多研究基于不同角度进行了关注和探讨。但目前无论是理论层面的学术研究,还是系统平台的应用管理,教师的网络研修都是围绕互联网与基于计算机桌面的研究与应用,而利用移动终端(手机)开展网络校本研修的相关研究比较少。

为了解APP在校本研修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校本研修”“研修”等关键词在手机端搜索APP应用,与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相关的有校本、校本通、手机研修、研修宝、研修掌上通等,对互联网搜索可得的现有移动终端校本研修APP分析如下:(1)校本,主要模块包括直播教研、课程学习、线下活动展示、圈子交流、教师个人研修资料等,以支持教师开展线上培训学习为主;(2)校本通,以优质学习资源(视频、文本类)、线下活动展示、研修活动与课程学习的学时记录、教师学情诊断为主,是一款支持校本研修业务的产品,主要立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行政部门、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学校等组织机构,领导教师开展研修活动的管理平台;(3)手机研修,主要是教师移动端的学习工具,实现实时查看学习进度信息、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课程、重要信息及时查看、海量教学资源下载等功能,以支持教师线上自主选学;(4)研修宝,主要是设定研修任务、记录学习积分、班级交流圈、线下活动签到等,支持教师线上选课学习、线下研修过程留痕,实现区域校本研修与学习积分认定等管理功能;(5)研修掌上通,该软件针对教师研修、集中培训、同步异步培训的相关需求,通过教师课程学习、直播、作业、简报、报到、签到等手段,实现研修及集中培训项目的组织管理、考核。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软件主要以支持教师开展线上培训学习、研修活动与课程学习的学时记录、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课程、实现研修及集中培训项目的组织管理、考核。软件大部分都围绕培训学习,不能很好地支持校本研修本质需求——教师反思、同伴协作与专家引领,且全部是面向注册用户,不对外开放与共享的封闭系统平台。综上所述,研究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APP成为可能与现实需求。

三、网络校本研修的理论基础

山东省目前以校为主、区域推进 的校本研修,无论是系统架构、技术服务、校际协作、教师互动等方面,都需要从典型到普遍、从区域到全省的全面推广。本研究立足个人反思与教学同伴的协作分享、学校组织或骨干体系的社群推进、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职能部门的行政激励三个层面,构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网络校本研修APP。

(一)教师自需与社群推进

教师网络研修的动力不能完全依靠外在力量的推动,还需要教师的自律性和创造性,用教师自我效能感激发其学习动力。有学者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不够良好。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归因,可以有效提高教师乐观状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超越自我,有效提升教师韧性水平。因此,本研究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开发一站式工具与服务,通过主动引导、积分激励、流程再造、线上线下互动等干预策略,实现融通线上和线下、自主研修协作共同体、专家—教师互动型的校本研修常态化模式,有效促进新手、熟练、成熟、卓越等不同生涯期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地域之间、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普通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实现区域教师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云计算、智能决策、动态数据模型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研修。通过方便、快捷、轻松的手机研修方式,教师在工作闲暇、课间课后、教研活动、学习培训等碎片化时间,利用手机即可进行教学反思实时记录、发表、分享。发挥社群作用。教师在网络虚拟专业社群中获得安全感和专业支持,系统弱化学校管理者或研修团队负责人身份,减少教师现实层级身份认同,实现多链接、松散管理结构。在交流、合作与分享过程中实现教师赋权增能的最终目标。再者,体现教师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建构。通过网络教师专业学术社区,不仅仅是骨干教师,普通教师也能够在公共平台上及时分享自己真实的教学反思与经验,让每一位教师能发声,想发声,发好声。凸显个人反思与团队研修的双主体地位。教师通过网络能够及时获得同伴支持,专家协助。尤其通过长效的激励机制,激活教师的自主性与原发性,实现自下而上的运营模式。最终凸显教师个体自主性、团队协作性,在专家的引领与修正下,实现研修成果的丰富性与可推广。

(二)激励机制与技术支持

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行政部门、教科研管理部门的行政推进与激励是网络校本研修必不可少的保障。首先行政授权。省级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行政部门与教科研机构根据网络校本研修特点,制定教师网络研修的原则、标准,根据阶段性研修数据,评估督导区域研修成效;其次校长赋权。校本研修的责任人是校长,结合学校实际推出校本方案,起草学校的校本研修激励措施,根据教师个体的研修数据考核奖惩,建立科学的、可量化的运营机制。最后教师自主。通过行政激励、校本制度,探究以群体为单元的网络校本研修全员参与、积极自主、成果共享模式,实现变行政推动为行政激励,变学校主体为教师主体。

有研究认为,教师网络学习社区是技术支持校本研修的新形式。网络学习社区中的发展动力来自群体动力学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网络学习社区中自组织学习的激励机制。通过移动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研修活动形式、拓宽教师研修渠道、增强教师研修互助,实现校本研修数字化、流程化、实时化。用数字支撑决策,用流程推动研修落地,为教师提供可实时进行研修的服务平台,推动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发展。

四、网络校本研修的构建

借助移动互联网多维网络生态思维,以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与去中心化神经网络算法为理论支撑,实现三级一校(三级三类骨干体系“站、坊、室”与学校)的跨时空链接,并通过人人参与的自主完善的项目研修制,实现全员提升。

(一)移动网络校本研修

由于移动网络终端的流动性,物理地点的不固定性,人的交往模式和信息沟通模式形成新的社会场景。社会场景化让朋友圈成为可见的秀场,公私空间信息传播公开化,借助移动互联网思维使节点彼此链接,形成大小不同的生态圈。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是去中心化与伙伴经济,所有的节点在生态圈中都是平等的,所有的节点、圈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都是伙伴,是一种互亲、互爱、互惠、互利的关系。

移动网络校本研修主要特征:扁平化运行,实现校本研修线上互动与线下联动相聚合。数据化分析,实现校本研修组织监督与决策执行相整合。智能化设计,实现校本研修流程化与系统化相融合。差异化布局,实现校本研修模块管理与梯次衔接相契合。个性化呈现,实现校本研修万人万面的个性化聚合。集中化管理,实现区域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与应用。

(二)教师的研修范式

校本研修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促进校本研修常态化、制度化、高效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从新手到熟手再到骨干、卓越教师的成长。一要因人研修。把甄别式评价与个体纵向发展式评价结合起来,借助诊断工具和实证数据,在社群化的组织中引导教师学会自我诊断和相互问诊,促进教师个体反思和主体发展。二要个性研修。促进校本研修个性化,研修路径与专业成长万人万面。立足教师个体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反思能力及实践经验,将个体教师工作实践中的一个个反思,一点点经验,一个个案例,积沙成丘,在大量实证中分析研修、提炼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手段及策略。

教师网络校本研修的三种研修范式:(1)学科组研修,以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为模型,改变过去任务驱动式的研修模式。(2)主题式研修,以循环神经网络算法为模型,将“萝卜炖萝卜”“白菜烩白菜”的浅层次、无效研修提升到更高的水平。(3)名师团研修,以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算法为模型,攻关校本研修模式,名徒与名徒对阵,破解名师成长困境,体现名师价值。

五、校本研修APP的内容与功能

为构建以手机端为主的开展个人研修、校本研修、区域研修的专业学术虚拟社区。设计开发教师校本研修APP,立足满足教师及时反思、支持同伴协作研修、实现专家即时引领三个核心功能,辅助教师交友与信息互动,记录教师个人研修数据档案,建立教师成长画像等功能。

(一)教学反思

采用轻应用形式,助力教师与自我对话,碎片化记录教师的个人反思记录。教师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随想、日志、反思的实时发布,记录教师的研修反思数据,建立基于教师校本研修的专业发展画像。在专业交流虚拟社区,所有教师可以自由参加各级发起的专项研修活动、组织培训等。

(二)互动空间

个人可以撰写研修日志,将个人岗位工作中的成果、心得及问题与他人分享、交流。浏览、点赞、评论其他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成果、研修问题。添加好友与收发私信,形成大小不同的研修生态圈。规划个人研修与协作研修不同的任务,收集研修数据,在数据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精准真实的教师成长画像,为管理部门的规划、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预测。

(三)同伴协助

支持教师协作组的建立与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好友分享、搜索、邀请、研讨活动等形式,建立跨校际、跨学科与无障碍的学科研修协作组。支持学科、学科团队开展基于本校、本学科的教研活动、教学研讨、听评课、说课、磨课活动。构建互联互通的线上合作,助力教师结对研究、在线沟通探讨,互助提升。教师可在线与其他教师针对疑难点、课题等进行讨论。学科组、教研组,以及自由组合成的兴趣小组共同研修成长。教师遇见研学障碍、教学困惑、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难题时,可以在线与同伴沟通交流。

(四)专家引领

支持教师研修提问与专家解答互联互通。实现数字智能与教师自主、实时分享与同步匹配的研修协调员功能,研修问题一键在线解决。通过APP、微信及线下活动帮助研修者开展学习活动。构建线上一对一的帮带关系,资深教师利用自己的经验助力新教师成长。构建线上培育基地,提升专家、名师的引流作用,助力新教师专业成长。

(五)成果分享

构建线上平台,收录教师研修成果。突出个人反思与团队研修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长效激励机制,激活教师自主性与原发性,实现自下而上的运营模式。实现教师研修成果的独特性、丰富性与可推广。

基于移动端的教师校本研修APP,就是将教师研修工具移动化,借助去中心化、云计算、智能决策、动态数据模型等新技术、新思维,在激励引导机制与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推动教师研修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构建便捷互通的研修网络,推动研修活动由单边交流向多边互动发展,打造山东省校本研修一体化平台,建立开放共享的“众筹”研修新模式。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