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国家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但目前在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教师自我发展时空有限、“同伴互助”方式形式化、师资培训同质化等困境。要实现突破,还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在师范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源头上增强教师的专业性,分清教师工作的边界,均衡校际发展,完备培训体系等。只有如此,方能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障,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入推进。

一、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忙碌的工作常态制约教师的自我发展

近些年,随着各类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软件的开发,教师的工作几乎完全被电脑所绑架:PPT的制作、微课的录制、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美篇的发送、各类电子表格和文档的填写等;而在电子阅卷系统普及后,学校更是普遍要求第一时间出成绩,于是,原来各类考试后的正常阅卷工作就完全转移到教师的私人时间。现在,由于周末不允许补课,很多学校又利用“遇见师者”等教学APP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要求教师在节假日完成批改。教师可以自由支配的属于自己的时间被挤压得基本所剩无几。

为促进教师的业务发展,一些学校专门为教师建立“教师资料室”,为教师提供相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报刊书籍等,但来借阅的教师却寥寥无几。因为他们忙得根本没有多余时间看书及专业报刊,更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专业提升路径。

(二)同学科教师的局限性制约教师发展的“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学推进“同伴互助”的主要措施,通常包括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以同一年级为单位的学科组备课活动、以“传帮带”为宗旨的对口帮扶活动等。但在实际操作中,除规模建制较大的中学外,普通学校主科教师同一年级通常能有两三位,其他学科基本上是一个人守一个年级。类似音乐、美术、心理这样的小学科,更有可能是一个人担任全校的教学工作,没有学科同行、没有教研活动、没有考试要求,怎么上课,全是自己说了算;个人怎么发展也是跟着感觉走。同课头或同学科教师的有限性决定了“同伴互助”在某种程度上的形式化和无效性。教研活动,常常由于大家分属不同的年级而流于形式:或教研组长安排布置学校相关工作,或不同年级轮流听评课,很难形成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层次交流与碰撞。

(三)师资培训中的“马太效应”制约普通教师的成长

师资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终身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长期以来,各种类别的师资培训,大都集中在学校的骨干教师、各级各类名师及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教师身上。那些真正需要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学科专业及教学基本功上培训提升的薄弱地区和学校,反倒常常没有机会。

广大普通教师是一线教学的中坚力量,但师资培训中的“马太效应”加剧教师队伍内部的分层与分化,让教师队伍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尴尬局面。师资培训中的不均衡一方面挫伤广大普通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不能有效保障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公平性。

(四)缺乏体系的“同质化”培训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每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的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有了制度保障,并逐步走向正轨。就目前中学一线教师所接触到的培训来说,主要包括校本培训、国培、省培、市级“名校+”、区级学科教研活动、公需课等类型。诸多培训中,除了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的专业培训、备考培训,其他类型的培训因面向全科教师,均以通识类培训为主要内容。于是,各个层级的培训普遍存在缺乏系统体系、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等同质化现象。有的时候,甚至出现参加不同层级的培训,却遇到相同的主讲教师讲述相同内容的事情。

一线教师参加培训,通常希望主讲教师能够立足教学实际,给予专业的理论指导和实实在在的帮助;希望主讲教师既是理论方面的专家,又是新理论、新方法的指导者和实践者;希望在培训中找到自己个性化发展的切入点和具体的方向……但缺乏体系的“同质化”培训,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培训的功能,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

(五)教师专业成长还需要做好经费方面的保障

鼓励教师海外研修访学、出国进修渠道畅通,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过出国进修,或在国内知名学校挂职锻炼,等等,这样的外出研修,对于普通学校、普通教师而言,基本难以企及。与笔者学校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的一所位于白水县的中学,因领导决定前往青岛听课交流,能够参与的教师兴奋不已,因为受学校经费所限,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外出听课的机会。

现如今,还让广大一线教师烦恼的是,很多培训常常在周末进行,学校将与培训有关的所有费用都承担了,但对教师没有任何形式的补助;而周内的培训活动,参加的教师往往需要调课前往,因为是在周内,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补助。教师的工作量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少,但是在经济上却没有什么补偿。

二、教师队伍建设在顶层设计上亟待实现的突破

(一)从源头(师范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近年来,由于参与过较多的学校招教、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面试工作,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准教师”,但总体感觉是堪忧的。学科专业基本功虚浮、知识碎片化、作为教师基本功的“两笔字”惨不忍睹、说不出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专业报刊、从未阅读过自己院系专业“大咖”的专业书籍、知识的获取完全依赖手机等,让人疑惑这些将要选择为师之路的“准教师”大学四年是怎么度过的。

专业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不可替代性。从讲授中学教材上的知识来说,接受过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人有能力胜任。但在实践中,即便是学识渊博,也不一定能够完全胜任中学教师的工作。常常见诸报道的师生矛盾、家校纷争,确实有不少是因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的态度过于随意、过于严苛、过于执拗,或者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方法不理性、不规范、不科学所带来的受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者的不理解、不接受和不认可。

正因如此,近年来,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界有一种声音:怀念过去的“老中师”,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界对“老中师”的怀念,折射出当下师范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包括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吸引力不足等。教师培养是师范院校的根本使命,师范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不仅要进行扎实的学科教学,更要联系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一线实际,重新规划和开发教学课程,才能从高等师范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源头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二)分清学校和教师工作边界,让学校回归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本质

被老教师们戏言的“只要有一个教务兼敲钟人,学校就能正常运转”的时代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学校,不仅要有服务于一线教学的行政教辅人员,甚至还要有专职开会、专职迎检、专职宣传等人员。校长不仅要抓教学,还要参加各类会议,从“烟头革命”到“垃圾分类”,从“春季预防传染病”到“暑期防溺水”,等等。学校里的教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每学期的工作,都是一种“起点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状态。

教师职业认同感下降和幸福感缺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教师工作边界的模糊。教师工作的时间边界在哪里?教师到底拥有哪些权利、要负哪些责任?中学一线教师是否需要达到专家、学者的水平?学校到底是不是服务部门?只有从顶层设计层面分清了这些边界,才有可能让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回归本质,让学校轻装上阵,让教师心无旁骛。

(三)减少“超级学校”,均衡学校发展

在示范高中和优质高中基础上、通过扩大招生而建立起来的大规模学校,扩大了高中优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覆盖率,在使更多学生接受到优质高中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不论是公办还是民营、抑或混合性质的“超级中学”,都在利用自己的特权或优势抢夺优质生源和优质师资,同时获取高额的择校费。普通中学因为生源和师资的双重流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被挤占,而超级学校和普通中学校际发展地位悬殊,教师队伍均衡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一个地区到底如何布局学校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所学校到底多大规模才最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如何从政策制度层面减少超级中学的负面影响?如何在资源配置上实现校际均衡?只有在顶层设计层面科学、理性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全社会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公平。

(四)探索培训机制,努力让培训制度化和体系化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贯穿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国内外学者就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已有了颇为丰硕的成果:福勒将教师发展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卡茨将教师发展分为存活、巩固、更新、成熟四个时期;美国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费斯勒,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提出教师生涯循环论,将教师发展分为职前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引导、能力建立、热心和成长、生涯挫折、稳定和停滞、生涯低落和生涯退出的八个阶段;等等。

结合已有的理论成果及基础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教师的实际需求,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教师培训,自上而下建立起完善的体系,才能使师资培训既有内容上的针对性,又有制度上的保障性及成果上的有效性。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上,不仅要有理念的更新,政策的跟进,制度的保障,更要有实践中扎扎实实的落实。尽管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一些一时难以破解的困局,但相信随着顶层设计的完善、制度政策的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就一定能实现质的突破,并最终满足国家建设现代化强国战略需求。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