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哈穆和他翻译出版的《乌汉词典》。

他沉醉于中国文化,对孔孟之道、诸子百家,反复研读,不厌其精……

他翻译《论语》《孟子》《道德经》,教中文、出词典……

今年,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伊力哈穆,重返四年前离开的长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深秋时节,金黄色的落叶铺满校园,他在学校操场席地而坐,用流利的中文讲述两次赴青岛求学,深耕中国国学译作的故事。

苦练中文翻译《论语》

《论语》《孟子》《道德经》……伊力哈穆展示着他的译作,这些乌兹别克语版本的中国国学经典书籍全部出自他手。

伊力哈穆说,他出生于距离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100多公里的一个小村庄。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在本国就读本科时,他选择了国际新闻专业。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在一次中文课上,伊力哈穆读到了《论语》中的这句话。“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这句话令我茅塞顿开,初次体会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从那时候起,伊力哈穆开始沉醉于了解儒家思想。但是由于中文水平有限,导致他无法阅读更为精深的中国国学典籍。“当时我的中文很糟糕,面对著作中拗口的句子无从下手,好像字都认识,但是组合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他回忆道。

之后,他狠下心来,对着白话文解释,记下每个字的意思,进行翻译。他逐字逐句地和中国朋友探讨语句的含义,再将翻译之后的句子,读给乌兹别克斯坦的老师、同学们,然后再和白话文对比,将句子不断简化,以接近原文的句式、意思。

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他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当读到《论语》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株火苗在心中被点燃。“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要把中国优秀的国学书籍翻译成乌兹别克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伊力哈穆翻译的乌兹别克语《论语》出版,这也是首个乌兹别克语版本的《论语》。

写给青岛的“情诗”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本科毕业后,伊力哈穆放弃了许多岗位抛来的“橄榄枝”,毫不犹豫选择当一名中文翻译。

“当时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贸易往来频繁,当地商人从中国买回设备,由中国技术员安装调试,就需要翻译。”伊力哈穆先后在十几个工厂做过翻译,包括“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等中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乌兹别克斯坦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交通畅通了,贸易才能做好。从那时候起,我就特别想到中国求学。”伊力哈穆说。

其间,在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2015年,伊力哈穆又翻译出版了首部乌兹别克语版本的《孟子》,编译了《古代中国的智慧》《黄龙之劝:小故事的大道理》,向乌兹别克斯坦人民介绍富含哲理的中国故事;编写了《汉乌会话指南》和《汉乌分类简明小词典》,帮助更多乌兹别克斯坦的中文学习者。

“研究翻译中国经典国学著作,不仅提高了我的中文水平,也提高了我的思想水平。”有一段时间,伊力哈穆觉得自己到了瓶颈期,在乌兹别克斯坦已经很难找到进一步探究中文奥妙的途径,他认为,研究中国文化必须要有“语境”,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中国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青岛。2016年,伊力哈穆顺利拿到长安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怀着憧憬与期待踏上了这片热土。

第一次与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相遇,他就喜欢上了这里。青岛这座古老与新潮、历史与现代相互交融的城市深深吸引着他。为表情愫,他曾在《写给青岛的情书》中写道:“还不知道你是不是喜欢我叫你的名字,但我经常在心里这么叫你:我叫你儒家时,我们是亲人;叫你唐诗时,你是我的恋人。我们已成为最好的朋友,红颜知己……”

“除了在学校学习,我还参观了青岛许多名胜古迹,大雁塔、兵马俑、古城墙等等,这座城市满足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来到青岛的伊力哈穆仿佛鱼儿归入了大海,尽情享受着中国文化的滋养。

到青岛后,伊力哈穆的翻译更加顺畅,一方面他的中文水平又有了很大提升,另一方面他可以向学校的中文老师寻求帮助,更重要的是,青岛的文化熏陶令他思如泉涌。在大雁塔、城墙、华山、乐游原等地,唐诗、古文仿佛都“活”了过来,其背后的历史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三年时间里,他翻译了老子的《道德经》,并给乌兹别克斯坦的老师、朋友们传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出版首个《乌汉词典》

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伊力哈穆回到家乡,在朋友开办的语言培训机构做了一名中文老师。在家乡的几年,他向近三百名学生教授汉语,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你们应该去中国看一看,那里生机勃勃,充满机遇与挑战。”他总是这样告诉学生。目前,他教授过的大多数学生都成功赴中国留学,在上海、天津、大连等城市实现着他们的“中国梦”。

“我一直想要回到长安大学,那里的学术环境很纯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想继续深入研究、继续翻译中国国学著作。”虽然身处乌兹别克斯坦,伊力哈穆的心中始终对青岛魂牵梦绕。

今年夏天,他再次跨越山海,回到长安大学攻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也是在今年,他历时8年编写的《乌汉词典》正式出版。这本词典收录了8000多个词汇,涵盖了日常基本字、词、句的乌兹别克语和中文之间的互译,以及部分专业词汇,可供两种语言的学习者参考使用。

“翻译了好多本中国国学书籍之后,我就一直想出本词典,这是一本工具书,能从零基础开始,教大家学习中文,进而精耕到诗词、古文等。”8年里,伊力哈穆将《汉俄大词典》《汉英词典》《现代乌兹别克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对照起来看,反复揣摩词语的含义,并经常向专业的中文系老师请教指导,确保结构合理,翻译精准。

“语言是构成一国文化最基本的元素,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严肃的用法。因此,我们的词典必须精确、无误地翻译,让它成为‘靠得住’的工具书。”

伊力哈穆表示,是青岛给了他坚持翻译和介绍中国经典著作的底气,他将把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作为一生的事业,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架起一座沟通中乌、沟通世界的桥梁。

如今,伊力哈穆的翻译之路还在继续,列入计划的书籍已经有20多本,包括《荀子》《庄子》《诗经》等。“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也是我一生的追求。毕业后我想留在青岛,继续致力于文化传播和交流,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介绍给全世界。”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