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29日,我们一行两人,参加了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课堂研讨会。这场教学的盛宴让清浅的时光充满芬芳,两天半的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秋日匠心独运的风景。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唤醒。以学生的角色去学习,我畅游在李芳老师以文化人,诗意的课堂,李老师带领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带领孩子们轻松走进文本,充分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了。李老师教学聚焦语言运用,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搭建教学支架,融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助力学生语言积累。我流连于吴琳老师的课,她的课从兴趣入手,行云流水,用统整的阅读策略,搭建多样的学习支架,将中国神话与国内国外其他神话互联互通,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神话的兴趣!我欣欣然跟随刘欣老师去探究《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道理,刘老师紧扣新课标要素,在思辨性任务阅读群中开展学习,注重朗读,让孩子们触摸人物对话,像小侦探一样阅读,在轻松玩乐间,知识便以一种神奇的方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脑子里。最后,在王林波老师的课堂里沉迷,王老师执教的《示儿》一课幽默中尽显智慧,让学生在欢笑中获得成长,展示陆游不同年龄的诗,可见诗人赤诚的爱国情结,为学这首诗做好了铺垫,他就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一道光。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洗礼。好的课堂总是相通的,名师专家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从课堂实践到专业讲座引领,智慧碰撞、相互启发,针对专家培训中的教学智慧,对新教学方式进行探究。纵观课堂,老师的点拨、拓展,恰到好处,深浅得当,给学生充分的方法引领。他们的课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以思维发展为重点,关注学生的认知发生起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真正的用脑思考,让思辨性阅读真正落地生花。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转化。培训中的启发性讲座和案例分享,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我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带来的乐趣,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充满好奇与想象、富有情感的儿童,语文的教学更应该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进而激发文化自信,热爱中国文化,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我坚信每一种热爱都值得全力以赴。木铎之心,素履之往。博观约取欲振翼,见贤思齐羽欲高飞。心有翼,境无止,教研路漫漫,我一直追梦的路上。

责任编辑:刘昕